提起「管家」,一般人總是將之和美麗莊園裡的富豪、富家千金,或是跟高級飯店內的總統套房、大明星聯想在一起;對管家本身的想像,亦不出沉穩老練、帥氣貼心等形象。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家中有位「賽巴斯汀」(日本卡通中的管家代稱)隨侍在側,可以說是一種夢幻的想像。
但是大家或許不知道,針對個人財務狀況,即使是一般民眾也能夠聘請「專業級的管家」來替我們把關審視,提早達成財務目標。
走進「巴菲特財務管家派遣中心」創辦人盧鏡仁的會客室,空間不大,少了一般企業老闆氣派的排場與鋪張,卻多了股親切與體貼的氛圍,讓人迅速對眼前這位看來年紀頗輕的創辦人產生好感。
盧鏡仁曾位居大型行庫總行財富管理部決策核心,也擔任過理財規劃顧問公司的副總經理,並同時擁有兩岸「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證照,可說是理財規劃界菁英中的菁英。對盧鏡仁而言,坐領高薪可謂輕鬆不過,但他卻選擇離開現有體系轉而自創品牌,成立「巴菲特財務管家派遣中心」,企圖以更簡單專精的「財務管家」模式,走出理財服務產業的另一條新興道路。
其原因何在?
驚覺「國際資本家」的陰謀
根據多年實務經驗以及為了尋找更好的投資理財方式而做各種研究,盧鏡仁逐漸發現一件令人驚訝的事實:那些真正能在理財投資領域獲得勝利的人,居然就是在幕後掌握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歐洲中央銀行,實力足以決定美國總統人選的神祕聯盟,而非外界所知的彭博資訊(Bloomberg),也不是現在最夯的高盛銀行(Goldman Sachs)等金融機構。
這樣一個躲在幕後操控全球經濟的神祕聯盟,有十數個百年歷史以上的猶太家族共同參與,盧鏡仁稱其為「國際資本家」。他認為,國際資本家近百年來不斷地運用其龐大的政治、資本勢力,制定有利於己的投資遊戲規則,在全球化、全民理財浪潮之下,操弄全球人民的投資資產及銀行存款,逐步侵吞世人的財富。
「如果你選擇目前主流的理財方式,管理自己的財富,有朝一日終會發現,自己一輩子都在為這些國際資本家保管錢財!」
這個答案或許讓人一時之間無法置信,但是盧鏡仁認為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許多知名財經部落客在文章中,亦都有大略提到此勢力之存在。
在這資訊爆炸時代,擁有最多資訊的人才能保護自己不被大鯨魚吞食。可惜的是,一般民眾仍屬於資訊不對稱中的弱勢群體。盧鏡仁說:「現今的世代,知識的落差即為財富的落差,能率先掌握重要的資訊,可以越早讓自己越變越富有。」基於這樣一個想法,盧鏡仁決定離開現有金融體制,盡量不被既有的規則制約,以自身專業和知識全力服務客戶,讓越來越多人有能力去抗衡「國際資本家」。簡言之,也就是為客戶量身打造「財務管家」。
甚麼是財務管家?
所謂的「財務管家」的主要工作,簡單說就是將客戶的資產公司化。因此財務管家就像一個家庭的財務長。盧鏡仁說道:「客戶就像是董事長,我們就從執行長的角度去把這家公司(家庭)管好,我們不是要跟其他的投資哲學去對抗,我們是比較包容性的,是站在一個總經理、執行長的角度去幫董事長(客戶)思考問題。」
這也就是盧鏡仁為何要將公司名稱定為財務「管家」的原因。因為財務管家並不是顧問、理專,其角色應該是員工、專業經理人,負責管理家庭財務狀況。通常一個財務管家本身須具備稅務、法律、保險及投資等專業素養,隨時幫雇主檢視每次所使用的財稅決策、管道及Know-How(方法、原則、程序)是否受到情緒及外界的干擾,或是可以提供雇主更好的選擇。
由於每一個財務管家的定位是客戶的執行長或專業經理人,考量目前台灣環境,盧鏡仁認為以人力派遣公司形式運作是最適合的。因此他預定在三年內訓練至少一百位儲備財務管家,並協助每位儲備財務管家透過自己的派遣公司,幫助更多雇主處理各種財稅需求。
事實上,財務管家在歐美已經是個普遍的服務行業。在台灣,由於金融體系文化、儲蓄率及理財價值觀與歐美國家不大相同,使得獨立理財規劃師行業一直無法迅速發展起來。如今台灣的財務管家模式正處於萌芽階段,盧鏡仁希望能夠結合更多有志一同的理財規劃顧問或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員,一同來建立完善的理財服務產業,發展適合國人的服務模式。
「財務是一種藝術,財務管家就是妝扮人生,讓人生更豐富、更開心的財稅藝術家。」短短一句說明,盧鏡仁將財務管家做了一個非常具有文藝氣息的比喻。
財務管家≠理財規劃人員
或許一般人又會有疑問:究竟財務管家和一般金控集團或財務顧問公司的理財規劃人員有何不同呢?盧鏡仁簡單說明兩者不同之處:
一、財務管家重視現金布署;理財規劃人員則認為資產配置最重要,現金無法對抗通膨,不主張將現金納入配置。
二、財務管家強調「減法」,不夠好的時機、投資標的或價位,以不參與為原則;理財規劃人員運用「加法」,認為只要分散買進時點及產品,就可以納入資產配置。
三、財務管家重視基金及投資型保單以外的可能性;理財規劃人員大多認為只有基金、投資型保單比較好,對其他的東西並不推薦。
四、財務管家不販售、代理任何境內與境外金融商品,只領雇主(即客戶)給予的薪水,雇主利益至上;理財規劃人員受僱於金融機構或財務顧問公司,雇主與客戶利益要同時兼顧。另外,財務管家更重視理財目標達成率,如果未達到目標績效則減少收取費用,同時提供資產報表、財務預測與投資諮詢的服務。
雖然認為財務管家和理財規劃人員有以上的區別,盧鏡仁強調,他並非特意要和理財規劃人員對立:「我認為一個好的東西應該是把舊的東西整合起來,並想辦法把舊的東西變得更好,不是去把它打破並且不要了,應該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盧鏡仁認為,同業間除了彼此依自身條件發展多元模式,同時也應繼續維持互動合作的關係,才能為整體業界製造雙贏。
穩賺安全的十大法則
「有句話說:『你一理財,財就離開你。』這聽起來很讓人驚訝吧,但事實上就是真的。」談及現今全民最夯的理財,盧鏡仁深深覺得相對於專業人士,一般民眾由於在資訊上有非常嚴重的落差,每每導致「不進場比進場贏得還多」。無怪乎常常有人說:「不賠錢,怎能叫散戶?」
針對這樣的情形,盧鏡仁憑藉著其長期研究、教學及輔導理財規劃人員等紮實的資歷,整理了世界投資大師的致富過程,加上自身從客戶身上學得的經驗,歸納出十個穩賺且安全的法則。透過這十大法則,即使是非專業人士,也可以用來判斷各種金融投資機會或其決策是否可靠、安全。
這十大法則有些很容易理解,有些尚需一點意會。簡單說明如下:
一、財源法則: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錢是怎麼來的」?投資人應徹底瞭解自己的每一項投資,其現金流的走向、來源,知道「我為何會賺到錢」?而非純粹買低賣高賺其差價這樣單純的過程。
二、交換法則:利用市場上的供需狀況或是統計數據,判斷現在場內、外投資者情緒的高低程度,以研判未來的市場供需狀況,較能精確預測進出場的時機,而盡量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三、十月法則:每年10月1號到隔年3月31號,歷年的平均投資報酬率會比每年的4月1日到當年的9月30日多8%;意思是說若是4月1日去買,9月30日賣掉的話會比另外一個半年(10月1號到隔年3月31號)少掉8%。
四、指數法則:狹義的指數法則即是指近來出現的指數型基金概念。買指數型基金的好處就是整個投資標的是一籃子的標的,較能平衡和抵消掉當中有幾家公司出狀況的風險;而廣義的定義就是指較不會被個別標的物所傷到的產品,或是說這產品是一個全世界都通行的東西,例如黃金、白銀。
五、簡單法則:投資標的應該簡單易操作,才有辦法深入瞭解所謂風險在甚麼地方,亦較好掌握情況。
六、開心法則:要時常保持開心,心境一開闊,好人緣、好運、好的賺錢機會自然就會跟著來。若是投資一個標的會提心吊膽、讓人睡不著覺,那麼這樣的投資也不太有機會賺到錢。
七、負相關法則:透過兩個標的在同一事件發生的時候是一漲一跌的關係,讓短期的風吹草動對整個資金的影響達到最低,雖然短期來講兩者的漲跌關係呈現反比,可是長期經營下來兩者都是屬於會上漲的產品,從而提高報酬率。
八、大數法則:就是說不見得每一次投資一定要賺錢,才能出手。可以利用九成的機率賺九次錢,以彌補一次的虧損,這樣長期累積下來仍然是賺錢。
九、儲蓄分配法則:所謂的儲蓄分配就是指投資者願意把錢投資在哪一種商品上,當未來儲蓄分配慢慢移動到集中到一種產品上的時候,那它價格就會上漲,因此可以透過觀察大眾在儲蓄分配的趨勢去預測未來哪個東西是有潛力或危險的。
十、總市值法則:總市值就是價格跟數量相乘的結果。所以我們看一個投資標的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或該資產是否泡沫化,應該要考慮其總市值而非價格;也就是判斷一個商品時,必須同時考慮其數量,即存量、總數量是多少。如果數量沒有被考慮進來,就很容易被誤判產品未來的走勢,忽略了未來商品泡沫化的可能性。
盧鏡仁特別提到,這十大法則看似簡單,但仍視運用者的經驗和專業度高低決定其效益。這就是所謂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何充分運用這十大法則以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是一門需要長期且深入研究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