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北京政局:兩個中共中央在角力

第113期
何清漣

從2012年4月下旬陳光誠出奔美國駐華大使館事件出現後,有關薄熙來家族腐敗的放風戛然而止,此後圍繞陳光誠事件,明顯出現兩個「中共中央」在角力的詭祕現象,令人聯想到:北京胡、溫等人在倒薄事件上,遇到的抵制遠比他們預期的要強烈。

「如有神助」解釋不了陳光誠出逃

目前,有關陳光誠出逃的過程被說成「如有神助」。據陳光誠自述:在至少60個看守人員的眼皮底下,他突破7個關卡,一步一步逃出了東師古村。他堅決否定了所謂「良心看守暗中幫助」之說。到京後,他並未直接進入美國駐京使館,至於是何人與美國大使館「接頭」,他不願多談。營救陳光誠的珍珠(何培蓉)數次補充豐富這個救人過程,最後定格如下:當她收到陳光誠發出的「鳥已出籠」暗語,得知陳已成功出逃並前去救他,整個過程「出奇地順利」,是她聯絡了美國大使館官員。

我不相信神話。最開始有一些據稱是營救者放出來的消息,如「陳光誠以盲人之身,利用看守不在的十秒鐘翻牆,摸黑過河,跋涉數十里」的故事,比金庸武俠小說的頂級輕功高手翻牆更為神奇。目前也許還未到陳光誠等人披露真相的時候,我對此只做善意的存疑。這一存疑,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人間,而非金庸先生虛構的武俠世界。

美國官員的敘述則將陳出逃的故事拉回到人間。《紐約時報》5月3日載文,其中提到營救者與美使館官員在北京某條小巷交接陳光誠時,有兩輛國安的車在分別跟蹤他們。美國使館在安頓陳光誠入住美國海軍陸戰隊宿舍後,於4月27日由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M. Campbell)通知在華盛頓的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有關陳光誠的行蹤,張大使深感震驚。

從以上消息可以得知,陳光誠是在中國國安的近身監控下進入美駐京使館。這些國安並未在陳進入美使館這一消息及時通報中國外交部。據此,可以判定這些國安的目的只是要確定陳光誠已經順利進入美國駐華大使館,他們並非奉胡溫一系之命在行動。

中央A與中央B圍繞陳光誠事件的角力

在如何對待陳光誠的問題上,外界至少看到有兩個「中共中央」在互鬥。以下戲以「中央A」指代公開化的、人們可見的中共中央,以「中央B」指代在暗中起作用、但其骨幹與主要人物是誰,人們卻只能猜測的中共高層人物,比如周永康。以下是兩個中央之間在陳光誠事件上演繹的故事:

中央A正要與美國進行「戰略對話」之際,陳光誠在中央B的眼線監控之下進入了美領館;此後,中央A與美方根據陳光誠意願簽訂好協議,中央A向美方保證陳光誠的自由與安全,同意他離開臨沂,在國內選一城市攜全家生活讀書並由政府提供生活保障。陳光誠走出美使館之後,中央B卻讓陳感到安全深受威脅,迫使陳改變主意,引發了美國國務院面臨一場短暫的公關危機。

此後,美中兩國政府又圍繞陳光誠達成新的協議,中央A同意陳光誠攜妻子及子女赴美,去紐約大學做訪問學者,美方也做好一切準備迎接。中央A還派官員持鮮花去看望陳光誠,並答應調查臨沂對陳光誠超強維穩黑幕,盡快為陳辦理好護照等。然而5月4日《北京日報》、《京華時報》、《新京報》、《北京青年報》四大媒體就陳光誠進入美駐京使館一事發表四篇評論,同聲合奏「反美批陳」交響曲。由於這幾家報紙均由北京市主管,外界均猜想北京市是中央B的重要堡壘。

美官員放話:「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

可以說,今年通過「倒薄事件」與「陳光誠事件」,北京向世界清晰地展現了自身內部的嚴重分裂。陳光誠事件發生於中美戰略對話前夕,時值高層權鬥方酣。人們可以就中央A與中央B的爭鬥充分發揮想像。

接納陳光誠入館,是由國務卿希拉蕊所做的決定。經過數天艱難的談判,美國按陳光誠的心意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但因陳進入醫院後改變心意,向各國媒體指責美國誘使他作出離開大使館的決定,並表示不再信任美國政府,導致美國政府一度陷入了公關危機。雖然由郭玉閃在5月3日代替陳光誠擬聲明道歉,但在受援者與媒體高調批評之下,一位資深的美國政府官員無奈地表示:「我們一時沒有緩過勁來——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

《紐約時報》4號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沒有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這個「完整的詳細的保證」,其實是指在處理陳光誠事件上,外交部(胡錦濤領導的中央A)與國安部(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操控的中央B)有不同的立場。《紐約時報》在9日的報導中說,在美方看來,陳光誠事件更加突顯了強硬派與改革派之間的激烈鬥爭。在談判的過程中,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Harold H. Koh見到中國國家安全部官員在走廊上與外交部官員爭吵,國安部官員說陳光誠應該被嚴懲,而不是被美國人所嬌慣。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在中國花力氣最大的人道救援案,如此結局,令人扼腕。

對美國來說,更難辦的是已看到美國駐華使館有成為「中國訪民接訪處」的可能性,如河南省襄城縣村民聶木妮夫婦5月8日雙雙闖館事件發生。次日,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的傑弗裡貝德(Jeffrey Bader)對外公開說,美中雙方都希望確保陳光誠事件不要成為未來企圖在美國大使館尋求庇護的模式。

作者簡介: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昆明血案發酵 恐怖疑雲籠罩兩會
雲南昆明火車站3月1日發生震驚中外的砍人血案,其影響持續發酵。官方二天後宣布破案,但民間質疑的案件疑點不斷曝光,令血案變得迷霧重重。…
美國總統大選被「偷竊」了嗎?
全球唯一超強的美國是自由世界的旗手,是全球第一個、也是除印度之外按人口計最大的民主國家。這個國家的選舉居然出現問題,當然舉世矚目。…
溫情滿人間
1.    淡水警察請失業男用餐 男感動落淚新北市員警賴欽文3月15日在淡水執行勤務時,…
逛市場
對很多人來說,市場是個吵鬧髒亂的地方,加上各種味道雜陳,令人不免望而卻步。不過對於掌理一家大小溫飽的媽媽大廚來說,市場可是淘寶地,…
認識消費者重新定位產品 「水根肉乾」再創新買氣
成立將近一甲子,彰化「水根肉乾」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品牌。 1959年,創辦人邱水根為了要給家人安穩的生活,於823炮戰後由金門遷台落腳彰化…
「釘子戶遊戲」爆紅網路
據報載,中國江西宜黃縣一戶人家,為了房子不被強拆,三人自焚、一人不幸去世。這不是第一起拆遷導致的自焚案。由此類事件引發的網路小遊戲「…
27歲女孩設陷阱 王文政看到大陸人會抖
1998年,「無名子清粥小菜」創辦人王文政搭上西進投資列車。投資大陸8年期間,歷經被有心人坑害、被員工企圖綁架小孩加以勒索、被員工背叛、…
專家論點之三:蔡英文總統的真正難題
綠營以壓倒性勝利贏得總統大選和立法院多數後,很多台海問題專家,包括北京方面,都擔憂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可能回到陳水扁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