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從著名的媽祖朝聖寶地北港鎮轉進水林鄉,再向前轉至蔦松國中,幾乎是一條寬廣筆直的大道,放眼望去盡是農田。這一段心無旁騖的路程,沒有林立的大樓百貨、紛雜的人群牽絆,只是一心一意朝向一處奔去。或許,這正是古典藝術教育的寫照。
雲林縣西南方、北港溪畔的水林鄉,明朝先賢顏思齊曾經率領漢人在此開墾,因而有「開台第一鄉」之稱。如今,不讓先賢專美於前,在水林鄉松北村的稻田間,誕生了全台第一所公辦民營藝術中學――蔦松國中。
走進校門,馬上發現學生自然散發出一股超凡優雅的氣質,讓人為之驚豔。短短幾年間,蔦松學生不僅是縣內比賽的常勝軍,更在全國性比賽中屢占鰲頭。以公辦民營第一年的102學年度為例,共奪得雲林縣51人次、全國25人次獎項,更受邀表演17場次。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優異的藝術展演英才,可以猜出師資是這所特色學校的一大亮點,許多家長不諱言是奔著老師將孩子送來。古代求名師是多麼可貴,許多時候入得一門就能立命安身。
蔦松國中舞蹈班老師鄭有志曾是紐約神韻藝術團舞蹈演員,深諳中國古典舞精髓。王正宗攝影
舞蹈班
亮點1:中國古典舞熔煉武術與戲曲精髓
2010年開始在蔦松執教的鄭有志,曾經是紐約神韻藝術團舞蹈演員,深諳中國古典舞精髓。他提及在強調多元發展的台灣,學舞甚麼都要學,其實很難專精,「西方國家學習芭蕾就從幼稚園開始,大學畢業再參加比賽或進入舞團,學習超過十五年的時間。在台灣幾乎不可能只學一種舞。」
中國古典舞有其歷史淵源。舞、武同源,千年來在中國民間、宮廷和戲劇中相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舞蹈體系之一。古典舞有一部分是從武術中提煉精髓,「武術有一套完整的套路、身法,可以在舞蹈中表現,比如把拳變成掌,再把動作拉長,配合音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舞蹈的韻味就出來了。」鄭有志提及,有意思的是,許多事物會經過「成住壞滅」的過程,武術卻沒有走向敗壞,千年後還能保留下來。因為武術沒辦法改變,如果改動動作,實戰中可能就會遭遇生命危險。
當今中國仍有許多古典舞好手,基本功扎實,但是可惜的是,在無神論的學習環境下,編劇走向黑暗、孤獨,也會參雜現代舞,表演也就不純粹了。
蔦松國中的中國古典舞表現出高超的身韻、技巧要求。王修攝影
亮點2:學生六年畢業就是中國古典舞專家
「我們有完整一套六年的培育計畫,每天都有基本功訓練課程。」鄭有志說。下課後晚上七點到八點、八點半,都會搭配課程練習。「國中生每天有腰腿功、拉筋、腹肌背肌練習,再穿插毯子功、民間舞、身韻課程等。」
專業訓練單一舞種的成效很顯著,鄭有志自信地說:「許多孩子在零基礎、身體沒有開發的情況下,從國一進來到出去參加比賽拿獎,大約三、四年就會有非常好的成績。去年學生參加台灣體院的中國古典舞技巧比賽『飛舞獎』,拿了第一名和第二名。他們才念三年,在台灣應該出不了幾個。」又如中國古典舞裡的技巧跨腿轉,「台灣能轉三圈以上的舞者非常少,我們要求基本就是三圈起跳。」
任職於屏東里港國小的校長楊秋南,女兒是國三舞蹈班的學生,因為看了神韻晚會對中國古典舞心生嚮往,進入蔦松就讀。楊秋南說:「孩子回來告訴我,以前小時候在舞蹈班學了幾年都是點到為止,現在才開始有扎實的訓練。」
開胯、拉筋非常辛苦,學生必須承受疼痛,強迫自己達到老師的要求。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靠個人自練不可能。楊秋南表示,當然孩子要能自我要求,把練好舞作為興趣和目標,所以不管是離家的辛苦或者術班練習的辛苦就有辦法承受。
由於台灣的大學沒有單一專崇中國古典舞的舞蹈科系,「因此,我們必須在這六年內讓你『出師』。」鄭有志強調:「從這邊六年畢業之後,就是中國古典舞的專家了。因為古典舞身韻、技巧的要求很高,畢業後照理說所有舞種都難不倒你。學生可以大聲跟別人說我是中國古典舞科班出身,日後再學習其他舞種,掌握更多武器。」
蔦松國中駐校畫家、雲林縣政府文化藝術顧問李園,是第一屆全球華人人物油畫寫實大賽金獎得主。王正宗攝影
在蔦松國中的「飛天藝廊」中展示著歷年美術班學生的精彩畫作。王正宗攝影
美術班
亮點1:再現「文藝復興」傳統寫實之美
「美術是人類掌握世界精神層面的重要方式。」蔦松國中的駐校畫家、第一屆全球華人人物油畫寫實大賽金獎得主李園如此表示。
新建的「藝廊別館」展示著李園和學生的複製畫。複製畫可供收藏,是應用美術新的嘗試。畫中人物的笑容栩栩如生,如在眼前。這種傳統寫實的手法奠基於正統藝術,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婓爾等在繪畫史上歷久不衰的藝術表現。
美術班集中傳授「傳統寫實」手法,目標是再現「文藝復興」。李園提及:「傳統寫實的內涵最初就是讚美神,到了近代開始表現人的生活,現代就是表現自我,從神性到人性甚至魔性,內涵和精神已經下滑,憂鬱、孤獨、無望等負面情緒,某種程度反映著現代人的精神徵兆。」
蔦松國中美術班學生一入學就要清一色接受一整年有系統的素描基本功訓練。丹尼爾攝影
牆上掛著國中學生的靜物畫,比真實還要真實,很難想像學生僅學了一、二年。王正宗攝影
亮點2:大量基本功捶打術德兼備的藝術家
「在台灣懂得傳統寫實技法和教學方法的人很少。」李園感到十分可惜,「近幾年因為後工業文化衝擊,依賴科技作畫,但是手繪的造型技術,對審美的意識不足,到一定的高度就上不去,社會明顯就是要失衡。」
現在社會不斷想要找回職人、達人,因為重新發現「傳統工藝」鑽研某種技術幾十年精神的可貴。傳統美術講究的造型技巧和涵養修為是珍貴的手工業,唯有傳承自學院派的嚴格訓練,才能夠淬鍊出來。
然而,溫文儒雅的李園笑著說,教學需要經過一段艱苦的梳理過程。「大部分學生都嚮往美術,但是在才藝班學得不扎實。所以一入學就要清一色的素描基本功訓練,一整年有系統地學,成長非常快。素描是基本的造型能力,沒有造型能力先學其他的等於是浪費時間。」
牆上掛著國中學生的靜物畫,水果的陰影、形狀除了顏色是黑白,比真實還要真實,很難想像學生僅學了一、二年。國一密集練習素描,還有美術史、鑑賞課程。國二加上水彩、速寫、結構解剖等。高中還是需要大量基本功捶打,同時可以選擇油畫、雕塑、3D、服裝等專業選項。
因為教學方法不同,最初有些學校的老師感到些許憂心,李園卻很有自信:「他們覺得課程不多元,我說:『你等等看,學生把根扎住了就會開花。』過了幾年台灣各地的美術老師發現我們學生成長得很快,作品很厲害。」
李園對於幾年來學生的表現頗為滿意,他以去年畢業於藝術實驗班的沈同學為例,「來學校不到六年時間,高中選修3D課程,升上長榮大學後是班上能力最突出的。」
任何藝術都不可能脫離歷史,就像捷克文學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所說:「只有放在歷史的情境中,一個作品的價值才能為人所識,為人所欣賞。」在紛雜的當代社會中,發掘並懂得感受古典藝術是十分可貴的一件事。蔦松國中暨高中藝術實驗班堅持走自己的路,走得有聲有色、有理有據。一路上他們重新界定「美」的價值,重新找回藝術家的天職。
音樂班老師廖秀梅強調蔦松國中的音樂班以浪漫主義時期以前的曲目為主。王正宗攝影
范詠喨畢業於世界頂尖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在蔦松國中教授小提琴課程。蔦松國中提供
音樂班
亮點1:追尋巴洛克、古典時期音樂的和諧純正
此時,聽到琴房傳來樂音,讓人心情平和,原來是音樂班學生空堂的術科自練。巴洛克時期的旋律讓和諧的氛圍瀰漫校園。
蔦松國中的音樂班,主要教授中西合璧的交響樂團器樂,以浪漫主義時期以前的曲目為主。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的音樂,創作中心多在宮廷與教會,歌頌神是主要的內涵,與現代音樂的感受完全不同。
蔦松國中音樂班主要教授中西合璧的交響樂團器樂。丹尼爾攝影
音樂和教育的關係,無論中西方都有久遠的歷史。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雅樂」,就是指收集周天子所在地的音樂,有「正統」的意思。因此音樂是否正、雅一直都是有標準的。教授樂理的音樂班老師廖秀梅說:「日本小提琴博士鈴木正一曾說音樂可以救國,絕不是想像而已。」
除獨奏和管絃樂團大合奏外,蔦松國中音樂班安排室內樂練習,演奏、聆聽的過程除了不斷精進技術,更要內化精神(上下圖)。丹尼爾攝影
畢業於世界頂尖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的范詠喨,出生音樂世家,在蔦松國中教授小提琴課程。他以自身經歷談道:「不管在美國或台灣開音樂會,都需要演奏古典和現代音樂,我和我的朋友在拉貝多芬或莫札特曲目時心情很開朗,一碰到節奏亂七八糟的音樂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真正好的音樂可以提升心靈,演奏者絕對可以感受到。」
提及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巴哈音樂的神性,范詠喨眼神一亮,煥發光采:「巴哈存在的意義和其他作曲家不相同,他的曲子音樂結構非常平衡,可以說是黃金比例。每次拉奏巴哈,我的頭腦就會非常清醒,跟現代音樂很不同。」巴哈一生寫過那麼多曲子,每一首都是經典,他是怎麼辦到的?因為他的天賦是上帝賜予的禮物,也是能夠流傳百年的原因。
亮點2:在獨奏與室內樂、樂團合奏中修練
「有人說巴哈的音樂就像一本經書。」每次的演奏都是不斷內化且提升的過程,范詠喨笑著說:「就是一種修練。」
「我鼓勵他們多聽,製造一個藝術的環境。多聽好音樂,自然能分辨甚麼是優美的曲調、對的音準、好的音色,聽覺上適應之後自然會朝這個方向練習。」蔦松音樂班的孩子不一定都有音樂基礎,范詠喨在課堂上會盡量示範給學生聽,並把音樂錄下來,學生下課後還能反覆聆聽。
除獨奏和管絃樂團大合奏外,蔦松國中音樂班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為學生安排室內樂練習,有八重奏、三重奏、二重奏等,要求和其他人互相包容,耳朵要非常敏銳。獨奏要能表現自己的特色;樂團更要每個人協心協力。演奏、聆聽的過程除了不斷精進技術,更要內化精神。
一個好的音樂家在演奏的時候是很透明的,個性秉性、品格修為,就算想藏也藏不起來。蔦松國中十分強調學生的品德要求,因為這對於增進藝術能力有很大的助益。正如范詠喨所言:「到了某種藝術層級,實際上已經超出技巧。有些人聽音樂會聽到掉眼淚,還覺得被淨化心靈了,就是因為音樂家在道德上有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