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階段的艱苦未曾動搖其堅毅的心,五年後,他膺選十大青農。
消費者的鼓勵,是他持之以恆的動力。
幾次拜訪宜蘭縣壯圍鄉「綠園有機蔬菜農場」,總見主人黃王杰忙忙碌碌。等待的同時,隨意走走逛逛,只見清澈見底的農田排水溝,魚蝦優遊、螃蟹爭相橫走;鳥兒輕快穿梭菜園中。
「農藥不普及的年代,在田裏看到鱔魚與泥鰍是稀鬆平常的事。」黃王杰說,有機農業是生態環境的指標,它們之間相輔相成。整個昆蟲、食物鏈的面相豐富了,生態就會更平衡,有機農業也會更好做。
不畏寒風、烈日14年如一日
清晨4、5點鐘,大家好夢正酣時,黃王杰一家人已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午休的短暫閒暇,有人喝杯咖啡、有人小憩片刻,為下午的工作蓄積體力。此時黃王杰可沒時間打盹兒,他正將一包包分裝好的有機蔬菜放上車。除了外地的宅配服務,下午時段是黃王杰的送貨時間。黃王杰說,送貨過程與消費者的互動,是一個良好的溝通管道。
拔草、採收、理菜分裝、送貨,加上觀察、實驗與研究,黃王杰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5個小時。到晚上8、9點鐘以後,他才能鬆口氣。
14年來,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多,甚至在凜冽的寒風與烈日下作業的辛苦,都未曾阻擋黃王杰努力的腳步。遇到颱風肆虐,網室倒塌損失慘重時,萌生退意的念頭也只是在腦海中短暫停留。不為別的,他說:「消費者的鼓勵與督促,就是我持之以恆的最大動力。」
想吃無農藥蔬菜 同理心打造綠園
如同許多年輕人不寄望農業一般,黃王杰於宜蘭農工畢業後,前往桃園的電子公司工作,尋求發展機會。然而始料未及,一樁農藥事件竟成為其人生的重大轉折,由此他成了一名道道地地的農夫。
那天,黃王杰看到一則「某某蔬菜殘留農藥過量」的新聞,當天他逛超市時發現該種蔬菜嚴重滯銷,證明人人聞「農藥」色變。「自己想吃無農藥蔬菜,市場必有一定需求。」此事讓黃王杰興起了種植有機蔬菜的念頭。1994年,他返鄉踏進了有機蔬菜領域,完全無農藥、無化肥的「綠園有機蔬菜農場」於焉誕生。
在那個農業沒前途、鄉村青年人口外流的年代,沒人看好年方27歲的黃王杰回鄉下種菜。「農夫實在太辛苦了,少年人要永久務農是不可能的事,做一段時間吃不了苦就會放棄。如果投資搭建網室,到時候只好你老人家自己種。」來自親朋好友的意見讓黃爸爸好生猶豫,而黃王杰堅定的態度,最終獲得了父親的支持。父親勉勵他,既然要做,就要認真打拚。
汲取老農民智慧觀察實驗精益求精
在沒有生產技術、沒有通路的情況下,初期的摸索階段困難重重。黃爸爸覺得自然農法太辛苦了,不忍心看兒子受苦,有一天將農藥攪拌好了,背起農藥桶欲前往菜園。黃王杰告訴父親:「如果您一定要噴灑農藥,這片菜園以後就讓您種吧,我不種。」雖然備嚐艱辛,黃王杰堅毅的心未曾動搖。受到感動的黃爸爸,決定全力支持。
繼之而來的是雜草叢生;病蟲害嚴重,蔬菜種不起來;颱風肆虐網室倒塌,銀行赤字愈來愈高等種種考驗。「不能看到菜蟲吃菜,就想對牠怎麼樣,要想辦法克服。客戶催貨時,沒有菜可以賣,不可以拿別人種的菜充數。」黃王杰強調,有機農業是個良心事業,這一切除了忍耐,還是忍耐,絕不可以有投機取巧的想法!
忍耐的同時,黃王杰力求突破,他汲取老農民的智慧,多方觀察與不斷地實驗,逐漸了解菜蟲的習性。過程中,他發現青蔥裏的甜菜夜蛾性喜夜間出沒、討厭水,下雨天活動力會降低。於是他在田裏營造夜間下雨,由上往下灑水法取代一般挖水溝把水放進田裏的方法。一段時間後,菜蟲在不喜歡的環境下密度自然下降。
「植物為何會得病?植株的間隔要多寬?何時灑水?各種植物的特性等問題都是學問。一定要持續研究、不斷進步,才能突破瓶頸。」除了觀察與實驗,黃王杰經常參加農業研究機構及改良場的課程、看書與觀摩學習同業,努力吸取新知識,精益求精。
膺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
病蟲害漸漸減少了,黃王杰開始研究有機肥的製作與使用方式,以種出鮮美的蔬菜。
製作堆肥是一門學問,比起市面上販售的有機肥料,自製堆肥既麻煩成本又高,黃王杰為了掌握肥料的特性,並且考量到安全問題,除了偶爾搭配使用市面上現成的有機肥料外,依然堅持自己製作堆肥。
「葉菜類需要較多的氮素,而瓜果類就需要多一點的磷肥。市面上現成的配方較難滿足各種植物的需求。」黃王杰購買稻殼、米糠、木屑、豆粕等天然肥料,先做好共同資材的有機堆肥。
初步完成共同資材後,再根據各種植物需要的養分,加入必須加強的成分,做成適合各種植物的有機肥。例如,需要磷肥比較多的植物,就取用共同資材再加上一些磷肥成分比較高的魚粉、高麗菜葉等。
由於用心,「綠園」有機蔬菜愈種愈好。黃王杰的努力獲得肯定,1999年,他膺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如此殊榮,黃王杰覺得自己只是在認真做事,不足掛齒。「名利如浮雲,如果不會因為收入差而煩惱,日子就好過。」
嚴選品質蔬菜至少可以存放5天
送貨的工作告畢,回到家約莫已是傍晚時分,黃王杰沒有時間休息,馬上和家人忙著採收與理菜分裝。
「生意人不能只想要降低成本。如果產品的價位和別人一樣高,品質至少得和別人一樣好,甚至更好。」因著這樣的理念,黃王杰在理菜分裝時,會以「至少可以存放5天」為原則,摘掉品質較差的菜葉。消費者買菜回家不用再挑揀,洗洗就可以了。
黃王杰說,信譽最重要,不能讓消費者對「綠園」有不好的口碑。他把摘下來的次級菜葉留著自家吃,吃不完的就拿來餵雞或當肥料,並且開導餐飲業者,拒絕他們購買次級蔬菜的訂單。
以道德心規範自己是黃王杰立足自然農法的基點,而其重信譽、輕名利的行銷理念,則是消費者不斷增加,市場愈來愈大的關鍵所在。目前「綠園」由初期35坪的小面積種植,已擴增至1.7公頃的大規模作業。
沒有聘僱員工,黃媽媽和黃太太不但是黃王杰的得力助手,也是他的精神支柱。「現在爸爸比我還會推廣有機農業,他會告訴大家如何利用天然資源,達到防治有害生物的效果。」一輩子都是慣行農法實踐者的黃爸爸如今也成為黃王杰的好幫手。
年檢達百件讓出土地隔離農藥
黃王杰說,除了每年固定的泥土、水質檢測,「綠園」因經由「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認證為MOA自然農法實施者,並且是「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示範農場之一,被抽驗的機率相當高。「總合各個稽核單位,『綠園』一年至少要被抽檢120件以上。」
黃王杰認為,既然參加有機驗證,就不可以使用農藥。農民必須以道德心規範自己的行為,如果告訴大家蔬菜沒有農藥,又偷偷噴灑,那就是做壞事。他說:「社會上有許多人救濟貧困,樂捐行善。我雖然沒有能力捐錢,但是可以安守本分,這就是作善事。」
對於台灣的有機農業偶爾還會驗出農藥殘留,黃王杰認為除了嚴以律己外,和左鄰右舍菜園的隔離也要作好。「土地不會不見了,讓一點,就不會有糾紛。」黃王杰留了2米寬的農地與鄰居的菜園間隔,一來方便路人行走,再則也不用擔心植栽的根莖吸收到鄰田的農藥,並且可以阻隔鄰田噴灑農藥的影響。
期待人人做有機農業 家家看到螢火蟲
宜蘭成為有機農業縣是黃王杰的心願。要實現這個理想,首先必須有更多的從業人員。「綠園有機蔬菜農場」提供輕度身心障礙者、中高齡失業勞工與單親媽媽一個學習的環境。
黃王杰說,身心障礙者在學習的過程動動手、動動腦,收到了復健的效果。而受訓者在「綠園」接觸到自然農法,了解有機農業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後,就會建立摒棄農藥的觀念,對有機農業的推廣裨益甚大。
他說:「如果人人都來做有機農業,小朋友很快就可以看到螢火蟲。我種植有機蔬菜後,家裏附近的生態逐年改變,愈來愈豐富,現在我們家後面已經可以看到螢火蟲了。」
或許,邀請螢火蟲提燈相伴來夜遊的那天,就在不遠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