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問題通常錯綜複雜難以理解,更不要說如何預測或因應了。但有一類的經濟問題,我們很早就能夠察覺,並及早準備(如果有解決辦法的話):與人口有關的議題。人口統計學上的問題,通常頑固且長期存在,除非出現新科技、大型流行病或戰爭等。
另一方面,和人口統計學有關的問題,通常已經被徹底研究過了,一般市井小民都可以倒背如流,就算是專業人士也很難提出更高明的見解。因此,有志之士避之惟恐不及,而聰明的讀者更是自動忽略這方面的文章。既然大家都知道了,還有甚麼好介紹的?
因此,和人口有關的問題,找出新觀點最重要。美國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今年9月25日的《經濟通訊》(Economic Letter)就有一篇文章〈人口轉型與美國的低利率〉(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Low U.S. Interest Rates),三位研究學者提出初步的理論模型和數據,主張人口老化造成美國的低利率,同時,世界上諸多先進國家也有類似現象。
全球低利率為如何形成?
這篇文章認為,全球利率已經持續下降超過二十年了,顯然不是經濟風暴之後政府採行寬鬆政策的結果。一個可能的因素是全球人口結構的巨大轉變:預期壽命持續增加,且人口成長率持續下降。尤其是美國預期壽命不斷增加,在1990到2016期間,對利率有顯著的壓制效果。
由於壽命延長,在退休年齡固定不變之下,一般人的退休歲月越來越長,因此退休金的財務壓力也就越來越大。於是人們傾向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以因應未來不可知的歲月。尤其當人們覺得政府所提供的退休金專戶不足以保障時,更會增加儲蓄動力。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利率(natural rate of interest, R*)就跟著下降。而人口成長率的下降,也會減緩經濟成長力道,從而使得自然利率下降。
自然利率是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實質利率,而且在此利率環境下,經濟資源充分使用,價格可依供需關係有效調整。一般來說,相當於通膨穩定,沒有劇烈景氣波動時的實質聯邦基金利率。
當然,這個理論還有待更多的檢驗。但人們因為壽命延長、退休歲月增加而普遍提高儲蓄的論點,似乎符合一般的觀察。而且,我認為,低利率和長壽退休問題會進一步交雜在一起,形成共伴效應。
試想,如果退休年齡不變,現代人一方面壽命越來越長,一方面讀書受教育的期間不斷拉長,於是人的一生,進職場工作的歲月,相對於沒有工作的期間,就越來越短了。大家只好努力工作,拼命存錢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世界上的先進國家都有這個問題,大家都在拼命存錢。於是,按照這篇文章的理論,實質利率就會下降。實質利率下降,就相當於資本市場的無風險報酬率下降,資產的預期報酬率也跟著下降。於是乎,進一步形成低利率的循環:由於利率太低,存款孳息和投資收益不足以支撐預計的退休生活,只好提高儲蓄,或是投入更多金額去購買資產。而儲蓄越多,利率便越加走低;資產的預期報酬率隨著也變低,於是存款孳息和投資收益又不足以支應預計的退休生活,只好存更多錢,或買入更多的股票或房產等資產。
這循環一直要到利率等於零為止,但對於資產的投資,卻未必有個終點。資產價格不斷上漲,雖然就未來配息或租金收益的現金流去換算,預期報酬率是越來越低,但價格不斷上漲,投資者卻會覺得賺到了價差,值得繼續投資。所以在資產方面,投資人並不會在利率等於零時就跳出這個惡性循環。
台股走向符合大趨勢
最近台股創27年來的新高,美股也不斷上漲,似乎符合這個模型的預測。我不敢說將來一定發展成一個泡沫,但利率要反轉向上,成為一個新趨勢的可能性似乎很低。而在低利率之下,人們走投無路,只好一直投入資產,緊緊抓住所有可能的救命繩索。
但金融市場的價格波動通常只是浮現問題的表象,除非針對核心,否則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本質還是世人越來越長壽。就單一個人來說,我們可以存多一點錢以作為將來的準備,但「整個世界多存一些錢」是否就解決退休問題?我不認為。現在所存的錢,當然是等到未來花用,購買未來的商品和勞務。也就是說,必須等待未來世代的人來生產、來服務。只有當未來實體面的供給能力足以應付龐大的長壽退休族,問題才算真正解決,而這需要新科技或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創新。如果未來實體面的供給不足,背負不了全球這麼龐大的退休族,到時候,我們手上的資產還有用嗎?會不會泡沫化?實在難以想像。
我把這個問題拿來和幾個朋友討論,答案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簡單:船到橋頭自然直,因為沒有錢的人活不久,會活很久的都是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