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序已邁入21世紀,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人類社會。當然男女平權程度有很多衡量的方法,但最主要的一個指標之一應該是男女平均工資的差異程度。
在眾多的國家當中,北歐國家應該是大家的「人權模範生」。不論在家庭還是職場中,北歐國家都是對女性最友善的。確實,北歐國家不但社會觀念上非常支持男女平權,在職場上也提供很長的產假與育嬰假,以及提供育嬰假婦女慷慨的補貼,同時政府也提供高品質的托嬰服務。
不過,最近出爐的一篇經濟學研究卻讓不少人跌破眼鏡。這篇由Henrik Kleven、 Camille Landais以及Jakob Egholt Søgaard等三位經濟學家寫的論文利用丹麥政府行政資料來探究男女薪資差異的原因。他們發現即使在丹麥,男女平均薪資差異不但很大,而且「生育」是造成男女薪資差異最重要的因素。
▲甲圖:有生育與未生育婦女薪資比較。
▲乙圖:有生孩子與未生孩子男性之薪資比較。
驚人的兩張圖
經濟學專業研究常常很誨澀難懂,但是有些研究者懂得用圖形將複雜的故事簡化,就像該文作者用甲圖來呈現該篇論文的主要發現一樣。甲圖中的黑線呈現女性生第一胎之前五年與之後十年每年平均薪資的變化。很顯然女性生了第一胎之後,平均薪資立刻大幅下降。對照同年齡沒有生育的女性(圖中的灰線),這個降幅達到23%。而在生育前的五年,兩組人的平均薪資幾乎沒有差異。而且更驚人的是,生育造成的薪資差距在生育後的十年都沒有縮小的趨勢。換句話說,生育對女性薪資的負面影響不但重大,而且非常持久。作者們將這個負面影響稱做「育兒懲罰」。
生育對女性的懲罰如此顯著,那男性呢?乙圖呈現男性在生育第一胎前後平均薪資的變化(黑線),並且和沒有生育的同年齡男性(灰線)做比較。和甲圖截然不同的結果是,生育對於男性平均薪資幾乎沒有衝擊!
透過甲乙兩圖的比較可以想見,育兒懲罰必然是導致男女薪資差異的重大因素之一。
▲丙圖:有生育與未生育婦女的比較。左上角圖A為平均工資、右上角圖B為平均工時、左下角圖C為勞動參與率、右下角圖D為時薪。
故事還沒有結束
另外,甲圖顯示的只是女性生第一胎的育兒懲罰。除此之外,作者們還估計了第二胎與第三胎的影響程度。他們的估計結果顯示,愈高的胎次對女性薪資的育兒懲罰愈大。
作者們還發現,育兒懲罰不只是反應在平均工資上而已,如丙圖所示,生第一胎還會降低女性的平均工時(圖B)、勞動參與率(圖C)以及時薪(圖D)。
既然生育會降低女性20%的薪資,但不會降低男性的薪資,想必可以解釋男女薪資差異很大的一部分。的確,作者們透過長期的資料分析發現,在1980那個年代,生育的影響可以解釋男女薪資差異的40%;但到了2013年,生育已經可以解釋男女薪資差異的80%。
育兒懲罰竟然會「遺傳」
為何對女性的育兒懲罰可以延續這麼多年呢?尤其是從1980年代到現在,女性的社會地位經歷了一個巨大變化的過程: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社會對男女平權重視的程度增加、女性在職場的保護更加完善。在這些變化的同時,女性在育兒懲罰上卻歷久不變,這確實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
針對這個問題,三位作者嘗試提出一個解釋。他們發現在1960年代的夫婦,如果妻子相對丈夫在職場工作時間很短,他們的女兒到了生育年齡的時候就會面臨較大的生育懲罰,但是他們的媳婦卻不會。這暗示了生育懲罰竟然具有「遺傳性」,會遺傳給女兒但是比較不會遺傳給兒子(否則兒子會找比較傳統的女性)。
這個遺傳性的傳遞機制可能是因為如果父母比較重視傳統價值,認為女性應該負責養兒育女而不是發展自己的事業,這種觀念可能會在女兒從小的家庭教育就培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