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帶主義的好處與壞處

▲根據研究,英國皇家海軍在1690年至1849年間因為裙帶關係晉升的艦長顯然比「沒關係」的艦長表現優異。圖為1780年皇家海軍一艘護衛艦。Getty Images
第216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台灣國民似乎非常痛恨裙帶關係,尤其是官員晉用私人。但另一方面台灣人自己又熱愛關說、走後門,彷彿台灣全民運動。姑且不論台灣人是不是內建了「雙標」的基因,我們今天來談一談裙帶主義的好處與壞處。

你可能會想說:「什麼?裙帶主義還有好處嗎?你們經濟學家腦洞果然比平常人大,而且常常美其名曰批判性思考,或者研究想像力。」

理論上,人事晉用最好的結果當然就是「人盡其才」,也就是找到對的人去坐對的位置。但這種成功的配對在經濟學理論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是訊息不對稱──老闆難以全面得知應徵者的能力與條件,所以很難選出人才。

換句話說,在勞動市場上獲得訊息的成本往往很昂貴。因此,如果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訊息成本,讓真實的訊息更容易流通,就能使配對的結果更好。私人的關係或情誼在這裡也就有可能發揮正面的作用,因為選才的人可以透過私人關係更加了解不同的候選人。

英國皇家海軍的裙帶

蘇黎世大學的經濟史學家Joachim Voth在最近的一篇論文裡仔細研究了英國皇家海軍在1690年至1849年歷史,他的研究重點放在海軍軍官的晉用管道上。

他蒐集了在這段時間內服役的 5,800名海軍軍官的晉升紀錄,他們曾在不同的時間分別被分配到3,904艘戰艦上服役。重點是,Voth教授可以觀察到每個軍官的家庭背景,並且區分出那些跟兩位最高的海軍長官(海軍第一上將和艦隊上將)有親戚關係的軍官。這兩位上將主宰著艦長的任命權。

海軍軍官的一個重要職位是小軍艦的艦長(post-captain),艦長的指揮與作戰能力關係著整艘戰艦的作戰表現。有能力的艦長往往戰功彪炳,跟無能力艦長的表現會有明顯差距。比艦長層級低的軍官所服役的軍艦影響力就沒有那麼大了,因此能力上的差距也不會導致該軍艦在戰功上太大的差異。

Voth教授就是利用這樣的特點來衡量一個軍官的能力,他的假設是:一個能力強的軍官在晉升艦長之後,其所服役的軍艦表現會進步,而能力差的軍官所服役的軍艦則無此進步。

Voth教授用一個戰艦俘虜敵人的數量、執行任務的成功次數以及摧毀敵艦的數目來衡量該戰艦的表現。他的主要發現可以用圖一來表示:

 

圖一:英國皇家海軍「有關係」與「沒關係」軍官的戰功比較。樊家忠提供

▲圖一:英國皇家海軍「有關係」與「沒關係」軍官的戰功比較。樊家忠提供

 

圖一中的黑線是「有裙帶關係」的軍官在晉升艦長之前(0之前的X軸)與之後(0之後的X軸)其所服役軍艦的戰功表現,而灰線則是「沒有裙帶關係」的軍官在晉升前後的表現。

在晉升之前因為都是小咖,兩種軍官都不會對軍艦表現有太大影響,因此兩者的表現差異不大。但在晉升之後,「有關係」的艦長顯然比「沒關係」的艦長表現優異。

如何解釋這個差異?

有人會認為,「有關係」的艦長表現較優異未必是因為能力,有可能是因為受到上面的照應,得到了更好的資源等等原因。

針對這種質疑,Voth教授用實證數據做了更多的檢測。他發現兩種艦長不論在任務指派、團隊素質,還有裝備上都很類似。

另外,有些海軍上將特別喜歡晉用自己家族的人,提拔的自己人特別多。Voth教授針對這些上將提拔的艦長重新進行比較,發現受晉升的「有關係」艦長與「沒關係」艦長的差異更大。

因此,「有關係」艦長表現好,不太可能是因為得到禮遇,比較有可能是因為能力更強所致。

好的裙帶關係

Voth教授認為當年皇家海軍的上將們發展出了一種好的裙帶主義:他們利用私人關係增加對軍官們的了解,幫助他們在晉升艦長時做出更好的選擇。

在不同的環境裡,裙帶關係可以產生好的作用或者壞的作用。何者會出現,取決於該環境中決策者的動機。他認為皇家海軍上將善用私人關係,是因為他們有強烈的動機要選出能幹的艦長,因為卓越的艦長可以為整個艦隊帶來顯著的貢獻,並且能彰顯自己的戰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