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職涯暸望台

你该考研究所吗?(之一)

你该考研究所吗?/文凭依旧是职场中筛选人力的重要依据
在今日社会,「文凭」依旧是职场中筛选人力的重要依据。(Getting Images)
第1期
刘孟奇(国立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副教授)

「我该考研究所吗?」这大概是许多大学生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面对未来的生涯发展,心中最常浮现的疑惑之一。身为教师,这也是我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

在接下来几篇文章,我将针对这个问题,试着提供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比较不是直接回答一个年轻人该不该考研究所、或者该考哪一个研究所,而是提供一个参考架构,希望能有助于正苦恼于这个问题的年轻人,能由此进行明智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张研究所文凭的确能产生一些明显的效益,这些效益包括:

一、讯号作用:不少人可能会说,「有学历并不代表有能力。」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当一个年轻人刚毕业的时候,有成千上万个年轻人也同时在寄履历表,任何一个工作职位都可能收到几十到上百封的新鲜人应征信,每一封信的履历表可能都大同小异,雇主要如何从这当中区别出「有能力」的年轻人?难道一个一个详细面试?别闹了,时间是有成本的。怎么办?找一些可靠的客观讯号吧。最简单,又最有公信力的讯号之一,就是学历。

是的,考试成绩或许不是个十全十美的讯号,会考试的年轻人不见得就会做事,但是如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筛选出一些应征候选人,缩小范围后再来逐一面试了解,「学历」显然是个成本低,有一定可靠性,虽然不完美但相当可以接受的讯号。

这就是学历在就业市场的「讯号作用说」,而这里面有两个明显意涵。首先,过去「大学毕业生」是个有用的讯号,但是现在大学就学率越来越高,「大学毕业」作为筛选讯号的作用越来越弱,研究所就成为新的筛选讯号。其次,如果自己不想追求研究所学历的话,没有关系,但是一个年轻人还是必须思考:在毕业以后,自己要如何在求职市场中显示关于自己能力的客观与有利讯息,例如亮眼的实务经验,还是重要的专业证照。

二、重新洗牌:

这跟前面的「讯号作用」有关。明白地说,平平都是大学毕业,如果一个年轻人就读的学校或系科排名比较不利,而又缺乏其他关于能力的有用讯号,在求职时就会处于不利地位。研究所等于是提供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当然,有些人的大学成绩可能不尽理想,对于他们在职场中释放讯号不利,研究所也提供这些人重要的重新洗牌机会。

三、能力训练:

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研究所训练的确能提升一些重要的就业能力。其中一个例子是「表达沟通的能力」。跟大学部以“Chalk & Board”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比起来,许多研究所的课程(因为人数少了)会比较偏向专题讨论的形式,以要求学生口头报告及讨论为主,这当然提供一些基础但重要的正式报告训练。「论文口试」是另一个重要的训练场合。(我猜想有很多人一直到论文口试的时候,才知道20分钟不可能报告30张投影片。)「毕业论文」恐怕也提供许多人首次「企画及完成一个完整专题」的实做经验。除此以外,许多人在读研究所时因为担任教学或研究助理,而有了比较近于职场情境的实务工作经验。在我的看法里,这些都能让研究所学生在初入职场时,有较佳的就业能力。

四、较高薪资:

在职场中,金钱报酬虽然不是衡量一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的唯一标准,但显然还是很重要的考虑。没有适当的金钱报酬,多少会打折工作所能带来的成就感。一般而言,读研究所会有利于以后的薪资水平──从起薪到调薪速度。虽然对于「为什么会如此」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研究所考试筛选出本来就比较有能力的年轻人(讯号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读研究所提升了年轻人的能力(能力训练说)—但是不管原因为何,这对于个人的决策意涵是相同的:平均而言,想在以后有较高薪资,有个研究所学历是不错的资本。

五、转换跑道:

我们有很多年轻人在中等教育阶段对于职涯规划懵懵懂懂,而不少人恐怕直到大学毕业时,才终于对自己的未来职涯发展方向有比较主体性的想法。不只于此,大学系科及课程的调整弹性及速度又远不如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所以到了大学毕业时,会有高达三到四成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读错了系。「考研究所」也因此成了重要的「转换跑道」机会。

六、身份标志:

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职场中多少会出现所谓的「圈圈」,或者说「俱乐部文化」。(比较理性的理由是:共通的经验、次文化或人际网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效率。)所谓的俱乐部文化就是:一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份标志,才能被「俱乐部成员」所认可及接纳。是的,在管理阶层中,「研究所学历」是个重要的身份标志。

看了上面这些效益,读者可能会想:「那这样还有什么好想的?不是去考就对了?」的确,如果上面提到的这些效益,有些对于一个年轻人的价值特别重大的话,考研究所,再花两到三年时间拿到文凭,很可能就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即使一个年轻人决定要念研究所,仍然有许多需要选择与考虑的。举例而言:要考哪一间研究所?非名校研究所不念吗?在读研究所之后的规划呢?需要大学一毕业马上接着考研究所吗?需要考虑读国外研究所吗?研究所录取率低,需不需要雨天备案?

要回答这些问题,一个年轻人要先清楚一件事情:「读研究所」不过就是职涯发展中的一环。而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涯发展没有比较清楚的想法及规划,这些随着「考研究所」而延伸的问题,事实上都会很难回答。

这一点,我们下一次再来讨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金改降息讓利 誰將受益?
在今年兩次削減存款準備金率後僅僅20天,中國人民銀行宣布6月8日分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25個基點:存款利率由3.50%下調到3.25%,…
EMBA風雲錄
EMBA畢業之後,非常懷念精采的演講或授課。可是往往橫下心來犧牲假日,自費參加一些課程的結果都與期望之間有巨大的落差。…
2012年台灣面臨劫難?
中國法學家袁紅冰教授遠從澳洲來到台灣發表他的最新力作《台灣大劫難》。由於我在所主持的廣播節目中採訪袁教授,…
假日追風去 鐵馬樂無窮
之前我介紹過出門運動兼社交的方式(跳舞),也介紹過在家一個人享受的休閒活動(當DJ、閱讀)。有沒有可以自己從事的戶外活動呢?以我來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經濟學證據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父母應該也普遍認為一個好的同儕組合(同學跟朋友),對於小孩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
2009年《台灣白皮書》重點摘錄
  工作的進展: 兩岸直航以及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政府採購協定〉。 台灣智慧財產權保護法令更加完善:…
中國「特色」智力測驗
中國網路流傳的「智力測驗」,媲美「腦筋急轉彎」,看後令人莞爾一笑。以下為幾題「範例」: 一、中國當官要精通哪四種語言? 考生:英語、法語、…
猝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
秋雨淅瀝,霧氣濛濛。雨夜讀書,也禁不住一絲淡淡的憂鬱湧上心頭。然而,當我偶然在書本上看到了「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句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