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寇母死後還教育兒子成偉大宰相

寇母死後還教育兒子成偉大宰相
圖:玉霞
第11期
蘇省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為人母親最大的願望。
當孩子不在身邊,怎麼教育孩子?
且看千年前寇準的母親竟然在死後還能成功地教育寇準,
終使他成為一代名相……

 

人類帶來光明的白熾燈、電視機、收錄音機、電影等等,都是由發明大王愛迪生所發明的,但愛迪生的求學生活只有三個月,原因是學校的老師覺得愛迪生智力有問題,無法跟上同學的進度。雖然,周遭的人都覺得愛迪生就像個傻瓜,但愛迪生的母親堅信自己的孩子絕非如此,仍然耐心地對愛迪生進行著細緻的教育,並對他說:「你肯定要比別人聰明,這一點我是確信不疑的。」而愛迪生在母親的鼓勵及支持下,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

一位三歲才學會叫媽媽、五歲話還說不清楚,因為語言發展遲緩,小時候總被周遭的人認為是笨蛋的孩子,卻有一個知子莫若母的母親總為他辯解:「他是沉靜的,因為他在思索。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教授!」這個旁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孩子就是舉世公認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而日後正如母親所言,愛因斯坦建立了《相對論》並提出光的量子概念,成為一位教授,更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成功的媽媽會看到孩子的優點進而發揚光大。不過,就算母親一輩子都跟在孩子的身邊,隨時隨地提醒、教育著孩子,但母親總會年華老去,通常會比孩子先走一步,不可能永遠都在孩子身邊糾正孩子的缺失。但是,在歷史上有一位媽媽做到了,那就是寇準的母親。寇準的母親異於常人,死後仍然教育著孩子。

北宋名相寇準

奠定北宋一百多年和平基礎

北宋真宗在位時,契丹人南侵,宋朝上下人心惶惶,宰相寇準力勸皇帝御駕親征,真宗採納,果然在澶淵打了勝仗,這就是史稱的「澶淵之盟」,使宋朝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寇準雖然功在朝廷,但他自奉清正廉潔,做了幾十年的官,還沒有自己的房舍。他的好友魏野為此吟詩道:「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意思是他官做得很大,可是卻沒有地可以建房子住。寇準稱得上是北宋最有名的賢相名臣。

是怎樣的家庭可以教育出這樣傑出的人才呢?

知子莫若母

寇母臨終授僕錦囊

寇準小時家境清貧,自幼喪父,全靠母親織布度日。他的母親很疼他,他也很愛母親。不過寇準小時候並不是一個很乖、很聽話的孩子,整天在外面遊蕩,喜歡和朋友帶著飛鷹、獵狗去打獵。母親希望他多讀一點書,因為有了學問,才會有好的前途,可是寇準總是讓母親失望。

有一天,住在同村莊的莊稼人怒氣沖沖的來到寇家投訴:寇準打獵時,踏壞了他剛種的莊稼,而且這種情況不止一次。寇母則是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和鄰居賠不是,並拿出辛苦掙來的銀子賠償鄰居的損失。

寇母這次下定決心要好好教訓寇準。當寇準回來後,寇母立刻將寇準叫過去數落他的不是之處。沒想到教訓時,寇準臉上仍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寇母傷心之餘,便將秤錘向寇準投去,打在寇準的腳上,流了血。看到平日如此溫和、諄諄教誨自己的慈母,竟然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表現出傷心欲絕的神態,寇準大驚之餘才幡然醒悟,認識到過去種種的不是,並下定決心好好讀書,求取功名。

十九歲時,寇準進京趕考,高中進士。消息傳回村莊之時,寇母已身患重病在床。寇母聽到兒子高中的消息,除了感到無比欣慰之外,也深深擔心:兒子少年得志位居高位養尊處優之下,會淡忘兒時的教訓,會失去匡國濟民的志向。深思熟慮之後,寇母臨終之前將老僕劉媽叫了過去,細細地交待了一些事。

抓準時機

老僕代母教育寇準

後來,寇準做了北宋宰相。在某次壽誕之前,寇準正準備大肆慶祝一番,擺擺排場,讓九泉之下的父親、母親及祖先感到光榮。寇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劉媽看在眼裏,心中掛念著寇母的死前的一番交代,心想:是時候了。

於是她回房拿出了一幅畫,將這一幅畫交給了寇準。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幅《寒窗課子圖》,圖上還有寇準母親親手題詩:

孤燈課讀苦含辛,

望爾修身為萬民,

勤儉家風慈母訓,

他年富貴莫忘貧。

一看此畫,寇準立刻回想起兒時孤兒寡母的淒涼景象,想起了母親是如何辛苦地將他撫養長大、如何鼓勵他上進。寇準心想:我自幼失怙,和母親相依為命,全靠母親織布維持生計,而且母親沒有因為家計困難,就要我中斷學業,反而常常深夜一邊織布、一邊督促我讀書,我才能有今天……想到此,寇準淚如雨下、心如潮湧。

寇準突然想起劉媽在旁,立刻轉頭問道:「如此重要的遺物,為何現在才交給我?妳是家中的老僕,是慈母最信任的人,快告訴我母親如此做是何用意?」

看到主人如此激動,劉媽也一邊流淚、一邊述說著這幅畫的由來。原來寇母深知她的兒子雖然天資聰明,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但性喜浮華,喜歡排場、喜歡熱鬧,於是寇母就親手繪製這幅畫並提了這首詩,要劉媽日後在寇準做官出現偏差時,及時的糾正他。

聽到此處,寇準已悲傷得不能自己,立刻辭去戲班,撤去壽筵……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世局喜憂參半
新的一年開始,世界更平安,還是更多災難?從政治和安全角度,全球可能更趨穩定,或者說危機爆發點減少,可控性增高。但從經濟角度,…
我們曾經是另一個人
人有「輪迴轉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另一個人,也會再次成為另一個人。值得思考的是,究竟是誰抹去了我們前世的記憶?…
總感覺有甚麼人正在那兒看著我
英國34歲男子科林‧福斯特(Colin Foster)旅遊時拍到了鬼影,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實拍到鬼影並不是甚麼新鮮事,這類報導已經很多,…
春運一票難求 「實名制」開跑
2012年新年伊始,中國全面實行火車票「實名制」。旅客自1月1日起購買火車票,均須憑「本人有效身分證件」購票,…
眼神炯炯
二千年前老祖宗就認為「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又說肝開竅於目,肝藏魂,所以說眼睛是靈魂之窗。 眼睛保養首重肝經。《內經》說:「…
你Hungry嗎?你Foolish嗎?
蘋果電腦教主、一代科技創新天才賈柏斯(Steve Jobs)去世的消息於日前傳出後,掀起一波討論風潮,…
企業充電站
2024TiBE出版人才培訓 AI、Z世代讀者、IP轉譯     「TiBE法蘭克福出版人才培訓課程」針對眼下熱門議題與新科技,…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 人類召喚的惡魔?
人工智慧(AI)正以超出我們想像的速度發展。從生活到藝術,從政治到軍事,幾乎無處不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或將全面顛覆人類生活並逐步取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