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愛子不教猶為不愛 教不以善猶為不教 - 古人教育以德為重
Getty Images
第71期
倪健哲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比教導知識更加重要。

隨著時代開放,教育也出現種種弊端,許多專家學者們發表各種研究或理論,或是提出法案想要補救,效果亦有限。然而翻開古書,卻能看見老祖宗們教育的智慧。

「程門立雪」──尊師重道的典範

身為學生,怎麼樣才是真正的求學精神?《宋史‧楊時傳》記載:「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宋朝人楊時,為了豐富自身的知識,放棄高官厚祿,來到河南穎昌拜當時有名的道學家程顥為師。之後,程顥死了,楊時也年屆四十,不過依然立志於學、刻苦研究學問,並且轉而向其弟程頤求學問。

楊時與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師,程頤明知他兩人前來,卻故意裝睡,不予理會。兩人看見程老先生正在休息,也不出聲打擾,就站在一旁等候。過了大半天,程老先生醒了,看見兩人還站在面前,便吃驚說道:「啊!你們兩位還沒走啊?」這時,門外的雪已積了一尺多深,可見時間之久,但是兩人卻沒有不耐煩或是疲倦的樣子。這就是有名的「程門立雪」的故事,也是尊師重道的典範。

韓愈〈師說〉:傳道、受業、解惑

學生尊師重道,前提是教師必須成為學生敬重之人,如何成為讓人敬重的教師?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師說〉,文章開頭便寫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人並非天生就擁有學識,自然會有許多疑問,有疑問不向老師求學,則不得解答。因此教師的責任,即為解惑。而在解惑之前,必須傳道、受(授)業,而傳道在前、授業在後,可見教授作人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比教導知識更加重要。

文章也說到:「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父母疼愛孩子,就會為其找好老師,然而如果只有教授詩書中的文章句子,而沒有學習其中的道理與深意,沒有「傳道、解惑」,那就不能算是師者了。

古人重家教,父母長輩要做得正

由以上兩段話得知,除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德育」,也就是所謂的「道」。古人認為,教育正確的道德觀,才能有用地學習知識。這一點即使由現代的觀點來看也是有道理的。

其實,教育的起頭並非從學校、老師開始,而是家庭。從哲人書中不難看出,古人相當重視家庭教育。《禮記‧大學》中寫道:「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總之,要安天下、做大事,一切皆從「家」開始。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而且看重的是整個家,不僅止於下一代,父母長輩都要做得正才行。

明代方孝孺說:「愛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疼愛孩子卻不教育他,等於不愛;如果不教導善念良知,等於沒有教育。這樣的觀念,現在來看也相當受用。

綜合以上幾點看來,教育的問題並非單方要求就可以解決,而是必須由教師、家長、學生互相配合,才能擁有完整並理想的教育環境。學生必須尊師、教師給予正確的道德教育、家長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如此可成為良性循環。

總而言之,教育不只是拿高分、考名校的工具,而是維持社會祥和與國家安定的根本正道。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常做這五件事 長壽如此簡單
 從古到今,世人都在追求「長壽」。問百歲老人,「長壽」有沒有祕訣?答案是有的,只不過每個人的「養生法寶」不盡相同。…
火焰山下稻米香
位於火焰山下的苑裡沖積扇平原,一眼望去青翠無邊。貫穿平原,源自大壩尖山、雪山和南湖大山的大安溪,…
古登美 俠骨柔腸的監察委員
一般台灣人對於萬國法律事務所的創辦人之一、司法院長賴浩敏的大名或許不陌生,但可能不知道,他的夫人古登美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法律界俠女。 不過…
戀愛關係的10大迷思
世間男女多期待完美的愛情,熱戀中的情人,尤其希望戀情能逐漸加溫、走得更親密、更長久。不過,用錯方法很可能反而適得其反,陷入更深的困擾和疑惑…
溫情滿人間
1. 封麥最後一夜 江蕙與前經紀人感動和解  台語天后江蕙9月13日在高雄為自己44年的藝界人生劃下終點。…
我錯故我在
凡人皆有錯,企業也一樣,只要是營運中的公司,裡裡外外,總是有大大小小的錯誤存在。我在上一期《看》雜誌專欄中探討企業定期推動的嘗試錯誤活動,…
淡淡藺草香 濃濃鄉土情
藺草編織是台灣傳統的手工技藝,早年用藺草編織成的草蓆、草帽或手提袋,是台灣一般家庭中實用的物品,尤其以西部的大甲和苑裡生產的最為有名。…
藉古董與古人交會
現在有些地方流行玩古董,不過所謂之玩,其實多半亦是為了錢。 三十年前初識古董 我對古董的認識,大約在三十年前。除了大清的銀圓、民國的銅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