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中國企業高管及西方經濟學家們表示,中國地方和省級官員偽造經濟統計數據以掩蓋中國經濟減速的現象十分嚴重。中國目前經濟發展停滯、電力需求下跌、過剩燃煤堆積創下紀錄。為應付因經濟放緩而出現的財政困難,地方政府不得不開始拍賣官員們的豪華公家轎車。
官方掩藏經濟放緩嚴重性
很多經濟指標均顯示,今年春天中國的經濟成長已經放緩,固定資產投資成長率達到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工業生產年均成長率低於10%,5月份的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僅成長了3.2%,4月份較去年同期僅增加1.5%。《紐約時報》報導說,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經濟的實際成長衰退比這些指標所顯示的更為糟糕。
對於中國經濟數據準確性的質疑由來已久。高盛和其他機構多年來的研究都明顯表明,中國的統計員們對季度性的成長數據做過處理,在經濟繁榮期低報實際成長率,在經濟衰退期則誇大經濟成長率。在過去,中國官員們也曾對中國經濟統計數據的可靠度提出過質疑。維基解密公布的一份美國外交電報顯示,中國副總理李克強在2007年說,他認為中國經濟成長的數據是「人為製造的」,因此不可靠。
今年是自1989年以來,中國經濟首次急劇放緩,恰好又碰上十年一次的最高領導層換屆,各級政府的官員都面臨壓力,要向北京彙報良好的經濟效益,因為這涉及到他們的晉升、降職和調動。因此,官員們就對下降的或看起來暗淡的經濟活動數據進行偽造。
中國企業高管和經濟學家們表示,事實上,一些城市和省分的官員也在拔高經濟產出、企業收入、企業利潤和稅收。那些官員要求企業採用不同的帳目,以展示企業的業績及納稅在提升,事實上,這些均不存在。據企業高管和經濟學家們粗略估計,這些不準確的統計數據造成了各種經濟指標被虛假誇大了至少1或2個百分點。這足以使非常糟糕的經濟消息看上去僅僅是個壞消息。這些企業高管及經濟學家們受訪時均要求匿名,因為擔心會危害到他們與中國當局的關係,以影響到他們的生意。
用電下降 燃煤過剩
發電量及電力消費被視作反映多種經濟活動真實情況的晴雨表,被外國投資者、甚至是一些中國官員普遍視為衡量中國經濟真實情況的黃金標準。一名能接觸到華東重工業中心──山東、江蘇兩省電力數據的企業高管表示,今年5月,這兩省的電力消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在中國西部一些地區,耗電量也出現下滑。
面對下跌的電力需求,發電廠用煤量減少,過剩的煤堆積在中國最大的儲煤區,數量創下紀錄。全球能源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的亞洲煤炭資深分析師Rohan Kendall表示,在秦皇島港口煤炭庫存,本月達到了950萬噸,火車運來的燃煤超過華南各電廠的需求。這比2008年11月930萬噸的庫存紀錄還要高,當時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的谷底。中國一名高管表示,中國其他三個最大的煤炭儲存地──天津、曹妃甸和連雲港,庫存也創新高。
不過,和其他統計數據可被人為操作一樣,電力消費量是否屬實也同樣是個問題。電力業高管們表示,地方和省級政府官員迫使電廠經理們不要向北京報告電力生產放緩的真實程度。一名電力部門的高管說:「政府官員不希望看到負面數據」,因此他們告訴電廠管理人員要將用電量下降改為沒有變化。一名與統計機構有聯繫的經濟學家表示,全國各省市報告說,耗電量持平或略有上升。
勞動力短缺加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作為中國「世界工廠」縮影、全球性加工製造業大型基地的珠三角地區,中國的企業主不得不為勞動力短缺而發愁。一年一度的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珠三角經營環境問卷調查」表明,中國南方的缺工狀況較去年變得更糟。勞工短缺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從回應調查的企業的出口訂單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個月,86%的企業認為訂單數量減少或者基本與之前持平,而這一數字在去年則是72%。
在勞工短缺情況的調查中,90%以上的企業都表示因勞工短缺問題感到困擾,且正想盡一切辦法聘用足夠的工人。其中,38.3%的企業表示短缺工人的比例在10%或以下,另有43.8%企業的缺工率在10%至30%之間。平均下來,仍有14%的工人缺口無法滿足,對比去年這一數字是11%,反映「珠三角」勞工短缺問題仍然嚴峻。
調查報告認為,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教育程度不高卻又想脫離貧苦農村的各地年輕人大量湧入廣東省,以求在中國待遇最好的那些工廠裡謀得一份工作。但隨著中國內陸的相對發展,很多人開始選擇在離家近的地方尋找工作。而且,廣東的生活成本已經躋身於全國最高之列。2010年廣東政府曾頒令將最低工資強制上漲了21.2%,使得很多企業主疲於應付。去年12月,廣東決定暫緩實施原定的增加最低工資的政策。現在幾乎沒有農民工覺得在廣東工作是件值得的事情,「民工荒」問題越來越嚴重。對很多中小型工廠來說,在廣東繼續發展的前景越來越悲觀,而遷廠的成本又讓人望而卻步。
地方政府賣車
據《金融時報》報導,因為經濟放緩、收入大減,地方政府開始感到阮囊羞澀。房地產市場冷卻已經剝奪了出售土地的收入,這本來是他們現金的關鍵來源,政府財政收入成長比去年下降了近20%。
報導說,溫州市政府新近出售了215輛轎車,籌得1,060萬人民幣(計170萬美元)。市政府計畫到年底前要出售共1,300輛轎車,這些車80%來自市政府公務車隊。溫州不是唯一出售官員豪華轎車的城市。從南方的昆明到北方的大同,官員們都削減宴會、減少旅行、減少安裝了茶色玻璃的豪華車隊。
根據行業內估計,中國大約五分之一的奧迪車是由政府所擁有。中國是這家德國汽車公司的最大市場。更令人震驚的例子是,警察開著保時捷,甚至是防彈的瑪莎拉蒂(Maserati),這些掀起中國民眾對官員腐敗的憤怒,他們把這些豪華車的照片放到網上。通過公布拍賣消息,政府試圖平息公眾的憤怒,這在今年中國最高領導層交接的時間點尤其顯得重要。
然而,當地官員的拍賣行為並不是因為出於對豪華作風的反省,而是因為經濟下滑造成的困境。中國官每年花費國庫1,000億元在使用轎車上,拍賣豪華車隊便成了當下填補當地財政虧空的便利手段。中國人民大學地方政府專家陶然教授說:「這無關改革。許多人只是因為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