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作者王伯達,認為台灣經濟停滯的主因就是政府透過水、電、油、匯率、利率、土地等方式,大量補貼電子製造業,造成低毛利的業者充斥,擷取了社會中多數的資源,導致台灣其他的新興產業無法出現,而電子製造業者也無法升級或轉型。
王伯達更認為貶值救經濟、降息救經濟的作法,導致新台幣資金浮濫。在實體產業投資報酬率不高的情況下,資金全面轉往房地產,導致台灣房市泡沫化。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所長楊家彥認為,王伯達在複雜的問題中,能抓到關鍵因素,並用簡單明瞭、出色的論述能力引發市場熱烈討論,是很難得的貢獻,他因而願意撰文推薦這一本書。不過,楊家彥說:「伯達兄的許多觀點我並不認同。」
那麼,楊家彥是怎麼看待「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呢?
診斷1》 兩岸產業分工 輕易丟棄傳產價值
楊家彥認為一直到1980年代後期之前,台灣經濟都沒有太大問題。但1980年代後期,台幣跟著日幣大幅升值,自此產生重大變化,台灣傳統產業的下游開始大量移往中國大陸生產。
當時許多學者稱呼這個現象叫「兩岸產業分工」。楊家彥解釋,那時候在中國生產很便宜,訂單增加,可是當時在中國,「要甚麼料沒甚麼料,所以只好回台採購。所以雖然當時下游跑掉,可是在1990年代那十年,台灣的中、上游產業快速地發展起來,包括機械、化學材料製造、電子業等。」
但這樣的黃金蜜月期,卻意外地短暫,幾乎沒有人料到短短十年間,中國大陸在1990年代末期已經成為世界工廠。「這時候到中國大陸去,你會發現在那邊投資要甚麼有甚麼,已經不太需要回台灣來採購了。因此台灣當初靠海外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就一直在弱化。」
楊家彥分析,因為當時台灣還是以中、上游產業為主,所以民進黨執政的時候,才會提倡發展知識經濟,發展中、上游關鍵零組件,「2002年時的兩兆雙星就是這麼來的,希望把面板、半導體當作重點產業在扶植。」
而在台灣內需市場的部分,「1990年代我們蓋了超過一百萬的空屋,當時金錢遊戲泛濫、股市上萬點的紀錄到現在都沒破,導致1998年台灣本土的金融風暴。」楊家彥描述,從1990年代末期開始、到2000年科技泡沫、一直到2003年SARS為止,不管從外貿或內需,台灣經濟都很孱弱。
「我認為當情況很惡劣的時候,為了讓企業的經營壓力不要那麼大,以至於造成太多的裁員,央行總裁彭淮南的寬鬆貨幣政策是沒有問題。到2008年之後又面臨金融海嘯,這時的寬鬆我也認為適當。」
所以,楊家彥覺得央行匯率政策背負了過度的罵名,他認為「發展中上游製造,捨棄傳統產業」這樣的結構是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就慢慢建立的,要改變都得花上十幾年。因此,「台幣有條件走強的時間只有2004年到2007年間,這短短幾年,不可能單靠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就轉變這樣的基礎。」
楊家彥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最開始的時候,「台灣太輕易地就讓傳統產業流失。」他舉法國、義大利為例,這些國家的時尚名牌都是所謂的傳統產業,像是包包、衣服、皮鞋。
「我們在美國訂單的餵養之中,重新發展出了新產業──資訊業、電子業,雖然表現也不錯,但那是沒有根基的產業,那個根基在國外,是移植過來的。我們自己的傳統產業反而養了三、四十年以上,為甚麼輕易丟掉了呢?」
診斷2》 太過忽略中小企業與服務業
為甚麼輕易丟掉傳統產業?回首歷史,楊家彥認為並沒有誰可以責怪,「沒有人能夠事先預見這些,也沒人料想到中國靠低成本勞動力、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所營造的世界工廠崛起得這麼快。當初日本Number 1、東協通通沒料到。」
時至今日,在這樣的結構下,台灣經濟要怎麼走?
楊家彥認為政府過去的一些優惠或補貼的確有所傾斜。以租稅優惠來講,大部分都是針對「研發」或「投資」,獲益的都是製造業,太過忽略了中小企業與服務業,因為這些產業的創新不是靠研發或投資、不是靠實驗室或設備,而是靠內部的腦力激盪,重要的是人力資源與管理制度。而以房價高漲來講,楊家彥也認為台灣不動產的課稅過低,導致不動產的預期報酬超高。
「其實台灣在2000年時,創投還滿發達的,那時候就是有租稅優惠,後來取消後,創投一路一直往下走。為甚麼?因為我不如去炒房地產,躺在家裡賺,尤其2008年後遺贈稅大幅降低,很多以前台灣外流的錢又流回來。大家都去玩金錢遊戲,誰要進來做實際的、苦哈哈的投資跟生產?」楊家彥生動地描繪政府補貼所起的作用。
楊家彥認為整個社會的經營環境應該是一整套的,如果今天的稅制有利於有錢人,而且難以改變,那麼在產業政策上就應該要多有利於中小企業。楊家彥更認為,以台灣目前的模式,發展中小企業是可以讓財富均衡的方式,不僅多元化發展讓整個經濟體穩定、促進經濟成長,也能縮短貧富差距。
他認為台灣如果現在走自由經濟的話,贏家跟輸家的落差會很大,社會將兩極化,或是一個社會兩個世界,那樣不是一個和諧的世界,像香港、菲律賓的貧富差距就非常大。
楊家彥舉韓國為例,新任總統朴槿惠上任後就強調「平衡」,不僅是外貿、內需並重,也要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一起發展。「他們希望發展經濟活動與地方、文化的連結性,追求的是一個更平衡的價值。」
楊家彥認為,當台灣創造出來的利益是比較平均分散的,政府在「所得分配」上就不必太辛苦。「政府其實只要照顧特別弱勢的人,讓弱勢者有翻身、促進社會流動的機會就足夠了。」
診斷3》 台灣法規環境最需改善
不過,要辦到這些,楊家彥認為政府還是需要動個大手術。他拿新加坡、香港、台灣作比較,「我們的內需市場、產業技術、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其實都沒有輸,但輸最多的是在法規環境。」
楊家彥舉例,以電子支付系統來說,如便利超商的ATM系統,日本超商業者可以有很大的自主權設計ATM功能,而在台灣卻不行。「其實台灣便利商店在行銷方面,比日本還進步,但是一些創新卻被法規綁住,反而慢了人家大概十年以上。」
他苦笑著描述:「開個全國發展會議,業者十幾年前講過的問題,現在一點都沒改。」楊家彥認為,不是政府不願意,而是太多的問題需要跨部會協調,而且多元、複雜的中小企業與服務業的問題,政府幾乎沒有概念。
「政府累積了半世紀以上都是在幫製造業,所以他們懂製造業,但是他們不懂服務業,他們也不曉得中小企業在哪裡。」
當然,楊家彥不認為所有法規都要鬆綁。以時下最夯的淘寶網為例,他發現很多東西實在太便宜了,如一個平底鍋、煎鍋竟然只要台幣24元。「如果有中間商把它買下來,賣到其他通路或網拍,消費者根本不知道這是哪裡來的,那麼你說政府該不該做產品來源的標示與區隔呢?」他認為適度的政府管理當然是必需的。
歸根究柢,楊家彥認為政府太擅長於服務大企業,根本沒有服務中小企業、服務業及新興產業,「那個預算的比例實在差太多了!」
楊家彥舉例道:「政府能不能在無形資產上給予中小企業優惠?能不能鼓勵更安全、健康、無毒的商品?能不能獎勵更有美感、有更多文化內涵的產品?有沒有辦法協助追求公益、環保的產品?能不能幫助一些服務或商品更加智慧、更加高效能?能不能提供信保基金?能不能協調工研院、學校育成中心更大力地協助中小企業?」
楊家彥表示,中小企業的問題本來就很多元、不同類型都有,政府需要掌握,也需要跨部會的整合。他認為跨部會的政務委員們應該擔負起這個角色。
楊家彥認為,如果台灣營造出一個可以多元化發展的產業、市場,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機會去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再加上一些重要生活物資上的穩定,比如對小孩重要的教育、對老人重要的醫療、對家庭重要的居住,「我相信,台灣人生活不會太差,我們應該是一個人家願意移民進來的國家。」
楊家彥小檔案
現任:
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所長
專長:
總體經濟
學歷:
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 經濟學博士
經歷:
實踐大學會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