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實驗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的John List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Uri Gneezy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首先,他們招募了幾名29歲至45歲的參與者,這些人中有一半是身障者,另一半沒有身體障礙。不論是否身障,每一個參與者都會開車。
兩個經濟學家事先為每個人都預備好一台車子。其中身障者開的車有一些特殊的裝備:駕駛座有特殊的扶手,而且車上放置輪椅;其他人(非身障者)開的車則沒有這些裝配。不論身障與否,每個人開的車側面都刻意製造了一些明顯的刮痕,然後參與者就開著這些車去芝加哥各處的汽車修理廠修理。
修車跟超市購物不同,每個人修車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請車廠估價。這些實驗的參與者也是一樣,他們每到一個車廠就請技工檢查車子的刮痕,然後請車廠給一個估價。每個實驗的參與者造訪了很多車廠,每個車廠都現場給了一個估價,實驗過程就如此簡單。
▲圖一:身障者和非身障者取得的修車報價。
30%的差異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甚麼呢?顯然是要測試廠商是否會因為駕駛有身體障礙而給予不同的估價。兩位研究者將所有的估價拿來統計,發現一個令人吃驚的結果:車廠給身障者的平均報價比其他人高出了30%!如圖一的「左邊兩欄」所顯示,橘紅色代表身障者所得到的平均報價,顯然比綠色非身障者得到的平均報價高。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差異?作者認為這是車廠「差別取價」的結果,也就是在價格上歧視身障者。車廠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因為當他們看到身障者來詢價的時候,心裡認為身障者可能因為行動不便,因此讓他們難以開著車到不同的車廠詢價,所以他們無法「貨比三家不吃虧」,讓車廠有提高價格的動機。
這樣的結果無疑地令人感到沮喪,覺得車廠「吃人夠夠」,竟然為了賺錢不惜坑害身障者。但是沮喪之餘,這種價格歧視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另外一個值得問的問題是:除了修車之外,身障者是否在其他處境中也受到歧視呢?
欺負你沒商量?
針對第一個問題,兩位研究者在實驗的第二輪做了一個不同的設計:同樣的一批實驗參與者再度進行角色扮演去車廠詢價,當然他們選擇了跟第一次不同的車廠。
第二輪的實驗設計跟第一次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當實驗參與者詢價的時候,他們會先跟車廠說他們「目前已經取得了三份報價」。這個設計的用意當然是為了消除車廠對於身障者「行動不便所以資訊有限」的假設。
第二輪的實驗結果顯示,原本身障者跟非身障者之間的報價差異完全消失了,即圖一「右邊兩欄」所顯示橘色和綠色的報價高度沒有顯著差距。這顯示實驗者多加的那句話有著神奇的效果!顯然是因為那句話讓車廠知道眼前的客人是「內行人」,因此不敢刻意調高自己的報價。
「理性的」歧視
筆者過去曾經介紹過當經濟學家分析歧視行為時,通常將它們歸為以下兩類:第一種被稱為「偏好歧視」,也就是因為憎惡某些膚色、種族、性別而給予差別待遇的行為;第二種稱為「統計歧視」,它是根據群體相關的統計趨勢而推論出來的歧視。例如由於女性開車比較保守小心,因此是更安全的司機,所以保險公司給女性較低的汽車保費。第二種歧視屬於理性計算的結果,歧視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經濟利益。
顯然,車廠對於身障者的歧視屬於第二種:車廠不是歧視身體有障礙的人,而是理性計算的結果告訴他們可以透過提高報價來獲利。
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為身障者提供更友善的硬體環境,例如各類通道、交通運輸、電梯設施等,增加他們的活動能力以及蒐集資訊的能力,將有助減輕他們在社會上受到的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