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疫情剛發芽的1月份開始,台灣政府與民間都處在草木皆兵的狀態,政府的防疫團隊也是採取滴水不漏的防疫策略。
但3月份歐美疫情開始惡化時,我們卻觀察到很多國家似乎對武漢病毒不那麼緊張,防疫工作緩慢而且相對鬆散。這些政府的警覺心也不夠,多半都是等到社區感染發生了之後才開始積極防疫。
為甚麼這次台灣人警覺心這麼強?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對中共的不信任。另一種說法認為台灣人比較怕死,一點風吹草動就神經緊繃。從經濟學的觀念來講,就是台灣人比較「風險趨避」(risk-averse),為了降低風險願意付出比較高的代價。
但是,為甚麼台灣人比較風險趨避?這是民族特性還是環境因素使然?
被嚇大的台灣人?
經濟學有一個「背景風險理論」(background risks theory)。由於資訊有限或者各種不確定性,任何一個人在做決策時往往都需要承擔各種風險。風險可以分為內生與外生兩種。外生風險是那些個人無法控制的風險,例如天災;內生風險則是個人可以調節的風險,例如投資組合。
背景風險理論認為,當一個人面對的外生風險提高時,他會降低內生風險來因應,因此就表現得比較風險趨避。
跟一般的承平國家不同,台灣人長期受到中共的文攻武嚇,以及各種滲透、分化、統戰等威脅,等於全民都承擔著一個巨大的外生風險。2019年台灣人經歷了亡國感破表的一年,就是這個外生風險的體現。
所以台灣人不是天生就怕死,很可能是因為台灣長久以來面對中共這個外在風險,所以對其他風險比較在意,因而會採取行動降低可以掌握的風險。
▲亞洲四小龍地理位置都接近中國,也都跟中國有密切的經貿往來,其中台灣目前的防疫表現是最傑出的。Getty Images
台灣防疫的績效如何?
另外一個最近常被討論的問題是台灣政府防疫工作的績效。雖然可能多數人都覺得台灣算是當前防疫的模範生,但也有很多人持不同觀點。例如沈富雄就在臉書上主張:「台灣防疫成績亮麗,不過其他華人集結的地區如香港、澳門、新加坡也沒有大流行,而且他們並沒有大動干戈。」
沈富雄的意思應該是說:台灣的防疫成績很好,但付出的成本太大,還不如星港等地有效率。
台灣人常常會評估政治人物的「政績」,覺得某某市長做得好、某某委員表現差。但大多數這些評價常常都是意識形態的反應,例如多半藍營的支持者覺得馬英九的政績好,蔡英文則很差;綠營支持者則相反。
任何的評價都需要一個比較的基準(benchmark),基準不同,評價的結果就會不同。例如你將某個女性的外表跟林志玲比,應該很難比,但如果將基準換成如花,評價會完全不同。
教授的實驗
然而,好的比較基準應該如何選擇呢?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選擇這樣的比較基準,以致於我們不會總陷於主觀上的爭辯?
哈佛大學教授Gary King曾經用了一個「麥片粥」的實驗對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答案。他問學生:「大家早餐吃的麥片粥裡面的鐵質,跟一根鐵釘裡的鐵質是否一樣?」許多學生覺得「不一樣」,但也有很多人「不太肯定」。
他於是打開一包「營養成分表」上面標示含有鐵質的麥片粥,給每位學生發一撮,然後叫學生磨碎。之後給每位學生發一片磁鐵,讓大家試試看能不能從磨碎的麥片粥吸上甚麼東西。結果每個人的磁鐵都吸上了一些碎屑,大家於是都認為麥片粥裡的鐵質跟一般的鐵無異。
但實驗還沒有結束,事實上重點才要開始。教授接著問學生:「你們怎麼能確定那些被吸起的碎屑是鐵呢?也許是其他物質,或者是靜電造成的附著也說不定?」問題一出,學生愕然。
為了提供解答,教授拿出了一包同廠牌做的麥片粥,這款營養成分跟第一包完全一樣,但是不含鐵質。教授將這第二包也分給同學磨碎,然後用磁鐵測試,結果甚麼都吸不上來。
控制組很重要
第一包跟第二包麥片粥分別是「實驗組」與「控制組」。一個好的控制組應該跟實驗組完全一樣,除了那個我們想要評價的因素(鐵質)之外。
現在回到防疫這個問題上來,要評價台灣的防疫表現,必須要有一個控制組。然而,像麥片粥那樣的理想控制組是不存在的,退而求其次應該是找跟台灣「接近的」國家。一個次佳的選擇是亞洲四小龍,因為地理位置都接近中國,都跟中國有密切經貿往來,而且所得水準沒有相差太遠。
截至3月21日下午,台灣確診153個病例,香港273,新加坡385,南韓8,799。既使不考慮人口比例,台灣目前的表現都是最傑出的。
至於防疫成本,這很難估算,但台灣直到目前沒有關閉學校、沒有關閉工廠、也沒有封城,這些措施目前已經廣泛在歐美實施,並對經濟造成巨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