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登元提供
「定位」,是做所有事前的最基本基礎。
不了解定位,方向沒設定對,目標就會不對,路走起來就會像在繞迷宮,找不到出口。找不到出口有一部分很大的原因是沒有真正清楚自己或者公司的定位這件事。
定位是什麼?
定位是知道在哪個階段,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接受什麼樣的機會,該拒絕怎麼樣的機會。
就像一位創業者分享的,她在創業初期,拒絕了星巴克的合作,拒絕了通路的合作,因為她清楚知道自己的品牌定位,所以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人生也是如此,有時會想,其實能變現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我自己的身份,定位是什麼?要在哪個點上面去迭代。
練習寫文,拍照,做影片,演講,出書,這些的學習,一部分是因為熱愛學習,一部分是迭代自己的能力,因為在創業路上這些能力都用的上,但就不會拿專職或花太多時間去做某個部份變現的選擇。
在事業困難的時候,如果有另一項能力可以讓自己更快賺到錢,你會怎麼選擇?
我的思考是,這賺到的錢,是自己的錢,還是公司的錢?
雖然我自己是創辦人,能自由的去分配時間,但創辦公司的另一個解釋,也是把自己賣給了公司了。
公司的營運,公司財務的健康,公司的人員發展,一切都跟自己有關,這是選擇走這條路就應該要扛下來的責任。
即便我的業外可以快速讓我賺到更多個人的錢,但那是個人的錢,如果對公司的營運沒幫助,那這件事就只是滿足我個人的需求而已。
當發現時間開始被這樣瓜分時,占據太多我時間時,我回過頭思考自己的定位,我要怎麼走?要繼續接演講嗎?演講對我與公司的幫助是什麼?
講課最多的邀約,就是剛出書那時候,因為書賣得還不錯,關於開店的開課邀約也越來越多,為了備課,常要花很多時間做簡報,加上講課的車程,時間,常常就是一天過去了。
這是我要的嗎?
拉回來思考,對我來說,講課,主要不是為了那鐘點費,而是梳理自己的所學,把一段時間所累積的經驗,變成系統化的架構,透過要分享的機會,重新梳理一遍。
因為能清楚簡單地說出來,別人如果聽得懂,那也代表自己已經把方法論梳理出一套系統性的輸出方式,這才是練習輸出最主要的目的。
定位清楚了,現在就不接課程了,也不當什麼顧問,也不會是專職的知識輸出者。輸出,是為了讓自己梳理思考脈絡,整理成有用的方法論,與其花時間接對外演講,後來其實我花更多時間對內部做輸出,讓夥伴成長。
定位清楚了,就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該放棄。
一路上我們一直在轉變,但並沒有脫離本質與定位,依然在經營得來素這個品牌。扎根,挖深,所有的學習也都要回歸公司應用,迭代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