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选出「史上最经典的百部推理小说」。第一名无庸置疑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二名是本格派的经典《马耳他之鹰》,第三名《艾伦坡短篇小说选》,不看推理小说也要看。而第四名,就是《时间的女儿》,这部很「硬」的小说,不断再版,还可以嚼出什么滋味?
这部经典有两件事吸引我:第一个是关于「时间」的讨论,第二个是翻案的历史证据和「小说」之间的关连。此外,无论古今,不分中外,铁伊的精神──寻找真相的精神,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
《时间的女儿》是「英国推理三女杰」之一的约瑟芬.铁伊(Josephine Tey),于1951年发表的小说。讲一位警探在住院静养期间,看到一张「理查德三世」的肖像画,最后为历史翻案的故事。小说中的警探凭着警察的直觉,相信那张脸绝对不是历史上传言,杀了自己侄儿争夺王位的人,于是展开一连串的历史追索,侦破悬案,还给历史人物清白。
以英国历史为背景的推理小说,不容易进入,必须对历史有基本的认识,或愿意耐着性子一边对照前页的年表,不然恐怕会迷失在理查德查理亨利爱德华之中。贵族喜欢延用有名祖辈的名字,许多国王和王子的名字因此相同,只能用哪一世来区分,姓和名又可能彼此交迭,读起来颇为吃力。
再者,虽为推理小说,侦探却一开场就受伤了,而且自始至终都住在病院,只能不断找一名在大英博物馆从事研究地年轻学者,以警察办案的逻辑,加上学者研读的丰厚知识,依据数据推理并反驳。大量的文献让读者必须聚精会神才能进入状况,读者阅读那些侦探读的历史资料,也学习在过程中,不要全盘接受,而是穿梭其间。
都是莎翁惹的祸
这位十五世纪下半的英国国王「理查德三世」,是历史上典型的「邪恶」代表。谈到理查德三世,就联想到他所哀求的「一匹马」、与谋杀两个侄儿的罪孽。他会如此恶名昭彰,当然是拜莎士比亚《理查德三世》一剧所赐。剧中他是个「身心畸形,右肩高于左肩」的人物。
该剧演出,爱德华四世驾崩后,原本王位继承人是爱德华12岁的长子爱德华五世与9岁的次子理查德为第一与第二顺位。理查德三世却将爱德华五世的监护人监禁,最后处死。而如今,伦敦塔据说是玫瑰战争时期,他为了谋得王位,将两个幼年的侄子杀害埋在楼梯里的地方。而最知名的一句话,是理查德三世与亨利‧都铎的势力交战后兵败之际,绝望呼喊︰「一匹马,一匹马!我用我的王国换一匹马。」(A horse, a horse! My kingdom for a horse!)。
《理查德三世》是莎翁最精采的历史剧之一,写活了这个「史上最出名的坏叔叔」。从理查德三世的自述,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他的细腻塑造:「说实话,在这软绵绵的歌舞升平的年代,我找不到半点赏心乐事以消磨岁月,无非背着阳光窥看自己的阴影,口中念念有词,埋怨自己这残形。」通过戏剧,理查德三世成为一个心理复杂的悲剧人物,最后,欲望把他撕裂得身败名裂。
甚么是历史真实?
而铁伊要问的是,理查德三世是不是真的派人杀了他的两个侄儿?
这是个千古之谜,是一桩历史悬案。除了铁伊之外,近年来也有理查德三世的支持者,指出他是遭政敌都铎王朝抹黑,一力为他翻案。
2013年2月,英国考古专家公布,从中部城市莱斯特一停车场中出土的骸骨,经考据及基因鉴定后,相信正是15世纪理查德三世。这是英国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理查德三世更被制成3D模型,复原了容貌。关于他的争议很多,但人们对他的印象几乎仅限于《时间的女儿》封面那张消瘦且愁容的肖像画。
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一件事情不会改变,那就是「真相,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来自于权威。书名《时间的女儿》正来自这一句古谚: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这本书最迷人之处,就在于反复思考「时间」的意义,并且渴求真相。
真相是时间的女儿
对文化研究或历史事件有兴趣的读者,必然十分着迷「时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原以为的过往真实,太多时候是被塑造出来的,历史原就充满了糟糠糟粕。如何不断在历史中探寻真相,正是《时间的女儿》带来的启示。
《庄子‧天道》有一则「寓言」讲轮扁──一个擅长制造车轮的人的故事。轮扁看到齐桓公在读古人书,对他说:「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轮扁是砍制车轮的高手,但是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单靠语言却不能传授,所以自己七十岁了还在砍制车轮。他说,古人和不可言传的语言都已死了,那么齐桓公所读的,不是古人的糟粕又是甚么?
庄子早就告诉世人,多数认知的历史,是如何被窃占。并不是要我们全盘否认历史,也非全部接受,如何辨别其中的价值,格外重要。
解谜的过程,除了大量数据有待解析,其实更重要的,是破除人们既定的观念。铁伊提出了一种观点,他认为人往往都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过去,当有人说出事实并非如此,人们通常选择怀疑,并拒绝相信。
故事里警探葛兰特写给表妹的信这么说:「奇怪的是,当你告诉某人一个真相时,他们都会生你的气,而不是生故事者的气。他们不想违背原先的想法,这会让他们心中有一种隐约的不舒服。我想,他们很不喜欢,所以排斥而且拒绝去想,如果他们只是漠不关心那倒很自然。但是这种感觉却非常强烈,他们是深恶痛绝。很奇怪,是不是?」
或许也提醒了你我,面对历史、面对真相,是不是不愿相信自己曾被蒙在鼓里,是不是来到眼前却容易错过?反而我们终其一生求索的,却从来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价值。
唐诺在导读里写道:「《时间的女儿》无疑是密度太高、太严重的作品,它不像坊间日式推理,只要求读者几小时无所事事的时间而已,还包括谦逊的阅读态度、细腻的思维、高度的文学鉴赏力以及基本的英国历史认识。作者约瑟芬.铁伊不是会讨好读者、侍候读者的写作者,《时间的女儿》尤其个中之最。」至于铁伊最后如何解放理查德三世于历史之中,就有待大家去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