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實際上可能恰好相反,因為有的植物也是有感情、有知覺的。古文人也說過「感時花濺淚」、「草木同悲」、「桃花依舊笑春風」等詩句,從現代科學的研究來看,其實還真有其事。
克利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是美國測謊儀專家、巴克斯特測謊儀學校的創建者。他在1966年發現並且記錄到植物也有似人一般的高級情感活動,試驗裡的植物,不但和人一樣可以感受到高興和害怕,感知環境和事物的變化,還可以跟其他的生物溝通。
巴克斯特將測謊儀接在植物上,當對植物澆水時,測謊儀竟畫出和人們興奮時一樣的曲線;當想像要燒掉植物的葉子時,還沒等燒它,就已經畫出「喊救命」的曲線;當小海蝦被投入沸水時,小海蝦死亡時的痛苦,竟能讓植物的情緒出現劇烈反應;當巴克斯特外出時,他所遇到的事物所引起的情緒變化,對照植物所畫出的線條,時間點和情緒表現竟然互相吻合,這似乎代表植物可以從遠處感受到他的情緒反應。
巴克斯特這項研究發表後舉世轟動,此後也有科學家開始對植物的知覺系統展開各項研究。
關於植物對周遭環境的回應,特別是遇到危險的反應,一直有不少科學家發表一些研究,包括植物會發出訊息(特定的化學物質)預知蟲害、寄生植物會與寄主植物溝通並使用寄主植物的溝通系統等。看來植物似乎也有特定的「語言」來對環境做溝通。
最近的一個研究顯示,當植物的葉子遭受病菌感染時,也會對根部發出求救訊號,而根部會因此回傳分泌對抗病菌的成分輸送到葉子。
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植物和土壤科學系的助理教授哈爾許.拜司(Harsh Bais)說:「植物其實遠比我們知道的聰明,人們可能會以為植物紮在土壤裡無法動彈,所以當植物遭受到病菌攻擊時,會無力反擊而坐以待斃。然而,事實上我們發現,植物有許多求援的方式。」
拜司與同事們做了一個實驗,讓一個小開花植物「擬南芥」的葉片感染了一種致病性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而在被感染前,這個擬南芥的根部已接種了抗菌能力強的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這種枯草芽孢桿菌通常農民會添加在土壤中,作為增強植物免疫力的一種有效添加物。
拜司他們利用分子生物儀器偵測到一個求援訊號,從受感染的葉子傳送到它的根部,不久,根部隨即分泌一種富含碳原子的化學成分──蘋果酸,來幫助治癒受感染的葉子。蘋果酸用途廣泛,除了人體上的眾多應用外,還可以用來驅蟲、抗菌以保護植物健康生長。在此,蘋果酸的功用是分泌後可以吸引枯草芽孢桿菌來抵禦病菌。
另外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學會也有一項研究成果。生物學家經過3年的研究發現,植物是有知覺的,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植物會做出積極而聰明的判斷和反應。它們不僅能夠把危險信息傳遞給身邊的同伴,還能夠向那些友好的動物尋求幫助。
究竟受到病菌攻擊這些訊息是如何正確地由葉子「傳譯」到根部,甚至在遇到危險時,如何能將訊息傳遞給其他植物和動物,甚至可以感受到其他生命的情緒反應,科學家們還在進一步研究。是不是它們之間存在著訊息資料庫或是真有某種溝通的語言?這還有待更多的研究來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