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指的是以生漆塗敷在器物胎體上,作為保護膜而製成的工藝品或生活用品。最早現世的漆器是1987年在浙江餘姚縣河姆度文化遺址中出土、塗上朱紅色料的木碗,距今已有六、七千年。
古代以漆塗物,謂之「髹」;用漆繪圖,謂之「飾」。最早的漆器技術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夏朝的木胎漆器已發展至日常生活和祭祀,當時最常用來髹塗的顏色為朱、黑二色。到殷商時代已有「石器雕琢,觴酌刻鏤」的漆藝技術,到了春秋、戰國時,由於漆器的木胎生產變得容易,漆器的應用也日趨廣泛,在造型上也加入雕刻的工法,使得作品變得更有立體感。
漆器在中國的工藝史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秦、漢是漆器工藝繁榮興盛的時期,當時漆器已是足以取代青銅器的貴重物品。西漢時,漆器已到達最鼎盛的時期,龐大的數量與規模顯示出當時人們對於漆器使用的普遍性。當時漆器的製造已有細緻的分工,有素工、髹工、上工、銅耳黃塗工、畫工、清工、造工等。漢代的漆器除了造型豐富,也有因應生活方便需求而製作,因此出現了多子盒──奩等器物。
每一次在歷史上最盛大的朝代裡,漆器的技術也同時在昇華著。西晉到南北朝的大型佛像、唐代的華麗風格、宋代的簡樸、元朝的雕漆、明代的漆器廠廣設於民間與官方,至明、清兩代,髹漆技法更高達14類。可惜到晚清時期,因政治腐敗,導致手工業也遭受影響,除少數地區外,大部分的漆器工業都走入了衰落時期。
漆器在唐代傳至日本,開啟日本漆器工藝的風潮,繼而發揚光大,多數人不知道,japan指的就是「漆器」。台灣的漆器早期則由福建過來,日據時代因漆器需求大,日人由越南取漆樹種子到埔里試種成功後,大量種植在苗栗銅鑼一帶,是為「安南漆」;同時積極推廣漆器製作、設立工藝傳習所,使得台灣漆器在當時蓬勃發展。
台灣光復之後,豐原地區漆器外銷日本曾盛極一時,1970年代為外銷的極盛時期;後因產業外移,造成台灣漆器生產日漸萎縮,加上塑膠及各式材質的生活製品興起,致使漆器逐漸消失於日常生活之中。
漆藝家黃麗淑長期致力於漆藝產品設計開發與推廣,她表示,漆器製作費工耗時,價格又高,屬於質精、量少、價高的工藝品,在古代是屬於貴族使用的器物。目前台灣漆藝發展最大的瓶頸,是民眾普遍對傳統工藝不瞭解,而缺少使用者及欣賞者。但是她認為漆藝是高級的產品塗裝技術,材質多樣,運用範圍相當廣泛,可運用於產品設計上,提高附加價值。而現代人講究生活品味,越來越多人捨得使用好器物,提升生活品質,前景相當看好。
黃麗淑退休後全心投入漆藝創作與推廣,她以生活周遭的自然景物作為創作題材,運用各種不同材質與技法,創作許多精緻華麗的作品,令人驚豔。2009年更接受國立台灣工藝所推動的「台灣工藝之家品牌形塑計畫」輔導,創設「游漆園」品牌,結合漆藝與台灣傳統喜宴儀式,推出相關產品,包括結婚證書、提籃、杯盤組、戒盒等器具,同時以手工彩繪象徵富貴的牡丹花,十分討喜,她希望民眾能夠從生活器具中享受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