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平民百姓,筆者不喜歡戰爭,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厭惡這種塗炭生靈的極端政治外交手段,包括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沒想到這場瘋狂燒錢的戰爭意外成為一契機,北約加強了與美國印太地區盟友軍事合作,日本、韓國關係出現轉機等,令美國的第一島鏈更易包圍和對抗中共。
現代燒錢運動——俄烏戰爭
除了政客和消息靈通人士之外,全球絕大多數人都不曾想過現代文明社會還會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年多,至今尚未有任何停戰和談的跡象,成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之一,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有數十萬人傷亡,也造成了二戰之後歐洲最大規模的難民潮。
現代戰爭有一個最具諷刺意味的綽號:燒錢運動,而且是徹頭徹尾的。若是戰爭說它燒錢第二,沒人敢說第一。這種燒錢運動連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看了帳單之後都會連連搖頭,他創辦的SpaceX公司所提供的星鏈(Starlink)互聯網服務,被認為是可以改變烏克蘭軍隊在俄烏戰爭中劣勢的通信來源。一台星鏈終端機每月通訊費用2,500美元,烏克蘭軍隊使用4,000多台星鏈終端機,這意味著一個月在人間蒸發了一個千萬富翁的家產。
近期,俄羅斯僱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猛攻烏克蘭鹽業中心巴赫姆特(Bakhmut),試圖不惜一切代價奪取這座烏克蘭東部城鎮來取得近半年來的第一場重要戰役勝利。巴赫姆特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其鹽礦,也是因為它的戰略意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對此毫不隱諱、更為直白,他說:「得到巴赫姆特後,他們(俄羅斯人)便可長驅直入。對俄軍來說,從巴赫姆特去烏東頓內茨克州(Donetsk)的其他城鎮,將輕而易舉。」對此,澤倫斯基宣布烏克蘭軍隊將堅守巴赫姆特。
為了抵抗俄羅斯軍隊的猛烈攻勢,烏克蘭軍隊軍事物資耗損日增,每天都要發射數千顆155mm砲彈,最終導致這種型號砲彈極為短缺。為此,歐盟成員國國防部長在瑞典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支援烏克蘭155mm砲彈。在會議期間,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表示,烏克蘭急需大量的砲彈,歐盟國家提供的10億歐元購買砲彈的款項不夠。他認為,烏克蘭需要100萬顆155mm砲彈,大約需要40億歐元來購買這些砲彈。
一名愛沙尼亞國防部高級官員對新聞媒體說:「根據烏克蘭需求,他們每個月至少需要35萬顆155mm砲彈,因此愛沙尼亞提出倡議,共同為烏克蘭採購至少100萬顆155mm砲彈,這絕對是烏克蘭最基本的需求。」
從這次會議中,我們從砲彈的消耗可以瞭解現代戰爭那種誇張的燒錢程度。依照上述新聞數據來推算,每顆155mm砲彈價格是4,000歐元(約合4,223.5美元),烏克蘭軍隊每月僅155mm砲彈就要燒掉14億歐元(約合14.8億美元)。40億歐元不到3個月就燒光,等同40名億萬富翁宣布破產,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黑洞!
2022年9月26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到2023年底,俄烏戰爭將導致全球經濟產出損失高達2.8兆美元。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以2022年全球各國GDP和全球《富比士》(Forbes)億萬富翁排名來參照的話,相當於英國人(2.67兆美元)、法國人(2.63兆美元)白幹一年還要倒貼1,300億至1,700億美元;或義大利1.89兆美元GDP加上馬斯克(2,190億美元)、貝佐斯(1,710億美元)、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家族(1,580億美元)、比爾.蓋茲(1,290億美元)、巴菲特(1,180億美元)的全部家產才能填補這一經濟損失。
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價格高漲,間接推動了食品價格、交通運輸費用的上漲,再加上戰爭前就存在的通貨膨脹,任你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等輪番上陣加息,至今依然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對平民百姓來說,以往的好日子沒了,縮衣節食、抱團取暖的日子則還不知道何時結束。
▲俄烏戰爭使第一島鏈國家: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越南等令美國更加容易包圍和孤立中共治下的北京當局。Adobe Stock
引發全球危機的俄烏戰爭卻促成一契機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類在俄烏戰爭中遭受了這麼嚴重的損失,承受了如此多的痛苦,會有什麼收穫呢?
不管是從成立的目的來說,還是從地緣政治來看,北約(NATO)這一地區性防衛協作組織基本沒有任何理由介入印太地區事務。然而,北約祕書長延斯.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今年1月底至2月初訪問韓國、日本,打破了北約過去地緣政治的格局。他說:「(北約)與世界各地的夥伴進行合作,尤其是在印太地區,是應對一個更加危險且不可預測世界的部分方案。」「烏克蘭戰爭顯示(全球)安全相互關聯的關係,並表明歐洲局勢對東亞會產生影響,而東亞局勢對歐洲來說也很重要。」「中國不重要的言論在北約行不通。」
在接受《韓聯社》專訪時,史托騰伯格強調了北約重視與印太地區美國盟邦的關係。他說:「我堅定認為我們必須強化韓國與北約的夥伴關係,因為安全(事務)變得愈來愈相互關聯。亞洲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區(Indo-Pacific)發生的事,關係到歐洲和北約,反之亦然。」對於北京的威脅,「我們必須因應這些全球性的威脅和挑戰,包括來自中國的挑戰,而方式之一當然就是跟這個區域的夥伴們進行更加密切地合作。」
俄烏戰爭週年之際,中共外交部發表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北約質疑其可信度,至少應該發表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聲明。更有諷刺意義的是俄羅斯、烏克蘭交戰雙方均以不具備和談的條件,拒絕了北京的建議。
由於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朝鮮日治時期歷史,日本與韓國兩國之間的關係一直緊張。除了出現2019年日韓貿易戰外,外交冷戰更是不在話下。兩國經濟都依賴中國大陸市場,2022年,韓國是北京第四大貿易夥伴,日本則是排名第五。
北京的反覆無常、食言而肥,韓國人也是點滴在心頭。前次南韓外長訪日為2017年4月,時隔4年7個月。2022年7月18日為朴振出任外長後首次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2022年8月15日,總統尹錫悅在韓國光復節致辭時宣稱願意改善與日本之間的關係。今年3月6日,韓國外交部舉行「關於強徵勞工案大法院判決的政府立場發布會」,推出了日本占領韓國期間日本公司強徵韓國勞工賠償解決方案。韓國主動改善與日本關係的努力,得到了日本與美國盟國的讚賞與認同。
過去,韓國的親北京立場一直是美國第一島鏈中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如今,因朝鮮核問題與人權狀況、台海局勢及俄烏戰爭等則完全改觀。同樣,更換總統之後的菲律賓,也改變了親北京立場,為了應對中共在南海的軍事擴張,不但2月2日宣布已經授權美國增加擴大使用該國境內4處軍事基地(總數為9個),而且正在與美國、澳洲和日本就有關南海聯合巡邏進行磋商。
第一島鏈戰略位置重要的國家地區:日本、韓國、中華民國(台灣)、菲律賓、越南等,目前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都令美國更加容易包圍和孤立中共統治下的北京當局。
對此,筆者不禁感嘆雖然「天意高難問」,在不經意之間出現了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轉載自《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