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拚量子霸權 新晶片Willow可平行宇宙運算

▲Google推出新量子晶片Willow。Adobe Stock
第263期
路克編譯

據紐約媒體Futurism報導,谷歌(Google)於2024年12月初發布一款名為Willow的新型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晶片,並聲稱其性能在特定基準測試中,超越了全球任何超級電腦。

「Willow在此基準上的表現令人嘆為觀止。」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創始人哈特穆特‧尼文(Hartmut Neven)在宣布這款晶片的文章中表示,「它在不到5分鐘內完成了一項計算,而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之一需要1,025年或10億年才能完成同樣的任務。」

「這個驚人的計算數字遠超過物理學中已知的時間尺度,甚至遠遠超過宇宙的年齡。」尼文說,「這使得量子計算可能在許多平行宇宙中並行運作的理論變得可信,與物理學家戴維‧多伊奇(David Deutsch)首次提出的多元宇宙理論不謀而合。」

英國物理學家、量子計算領域的開創者多伊奇,在其1997年出版的著作《現實的構造》(The Fabric of Reality)中,首次提出了多元宇宙假說。他認為,量子電腦的計算可以在多個宇宙中同時進行。

Willow的應用價值遭質疑

換句話說,谷歌認為Willow的計算速度之快,或許可以依賴於平行宇宙的協同工作。然而,這種誇張的說法自然引發了網路上的廣泛質疑。

首先,Willow被用於解決的計算任務本身,對實際應用並無意義。「所討論的計算任務是生成隨機分布。」德國物理學家兼科學傳播者薩賓‧霍森費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在回應谷歌聲明的推文中指出,「這項計算的結果沒有任何實際用途。」她補充:「谷歌選擇這一任務,是因為它已被證明在傳統電腦上運算的難度極高(主要由於大量使用量子糾纏),這讓他們可以宣稱傳統電腦需要數億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此任務。」

Willow晶片包含100個量子位元,大約是谷歌先前Sycamore晶片數量的兩倍。與傳統電腦依賴二進位系統的「0」和「1」不同,量子電腦依賴量子位元,其狀態可以是「開」、「關」或令人費解的「兩者兼有」,這得益於量子糾纏現象。這種現象允許粒子在相隔很遠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影響彼此的狀態。

若是將半導體比喻為一種樂器,量子電腦就像是交響樂團,其一次運算可以處理多種不同狀況,所以一部40位元的量子電腦,就能在更短時間解開1,024位元電腦花費幾十年才能解決的問題。

重複的歷史

霍森費爾德指出,Willow的計算任務與谷歌在2019年利用約50量子位元晶片完成Sycamore的任務如出一轍。當時谷歌聲稱實現了「量子霸權」,即量子電腦完成了傳統電腦無法完成的任務,無論這些任務是否實際有用。

這一聲明引發了爭議,尤其是面臨量子計算競爭對手IBM的激烈批評。IBM研究人員認為,谷歌解決的問題在經典電腦上其實可以在2.5天之內完成,並且準確度更高。

減少錯誤率

讓Willow顯得更加重要的是其解決量子運算最持久的挑戰之一:錯誤率,也就是在擴展量子位元時能夠減少錯誤的能力,該領域稱之為「低於閾值」(below threshold),這是自1995年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挑戰。

近30年來量子運算的基本障礙之一是可靠性,所以真正的重點並非量子位元的數量,而是品質。因為隨著量子系統增加更多量子位元,往往更容易出錯。Willow的設計改變了遊戲規則,當它擴增量子位元時,會成倍地減少錯誤,亦即Willow增加了更多的量子位元,還可以使它們更可靠,這是以前任何系統無法完成的事。若要用量子電腦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這是重要的一部分。

Willow的量子位元保留時間(稱為T1時間)也大幅提高,比以前的晶片增加約5倍,保存資訊時間能夠再延長,這是確保準確性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

未來的挑戰

從科學角度來看,Willow的性能提升令人印象深刻,但實際應用仍需要等待。霍森費爾德指出,量子計算要真正實際應用,可能需要多達100萬個量子位元。目前Willow的量子位元數量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她認為谷歌的說法最終可能會被證明是誇大其詞,因為其他研究團隊可能會在傳統電腦上找到更加高效率的解決方案。

不過,谷歌仍然對Willow的未來充滿信心,並承諾將繼續擴大規模,使其真正具備實際廣泛應用的價值。「這是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可擴展邏輯量子位元原型。」尼文寫道,「它有力地證明了實用的超大規模量子電腦是可以實現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信報》為何封殺「香江第一健筆」?
7月31日,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練乙錚在《信報》發表了〈別了《信報》〉,記述他被《信報》停筆的經過,…
台灣童謠之父-施福珍的傳奇故事
1964年的一天下午,施福珍正在睡午覺,忽然聽到窗外傳來學生因為玩瀝青被黏到腳的抱怨聲:「點仔膠黏到腳。」此時,他的創作靈感湧現,當下寫了…
美國公務人員工作最幸福
每當經濟不景氣,被譽為「鐵飯碗」的公家機關工作就特別吃香。據台灣考選部的統計顯示,2011年高普考報考人數創下新高,達到135,004人,…
中國網路革命的發酵:從尋找領袖到尋找階級
海外中文世界裡,中國革命的腳步聲越來越響。如果說2017年3至10月中國流亡富商、國安部線人郭文貴發動的「郭氏推特革命」…
看到嬰兒潮退休問題的一道曙光
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問題,大約從2005年起就有大量的文章和研究,不斷提出警告要大家早做準備,而關心這個議題的讀者也越來越多,…
媒體大亨梅鐸的20年中國情緣
2010年8月9日,世界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決定出讓其在中國的主要資產,將麾下的三家華語頻道(…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西班牙風力發電成績佳 占全國四成電力
當世界大多數國家面臨能源危機之際,多年來提倡風力發電的西班牙卻得以避免高油價的困境,維持相對穩定的能源價格。西班牙3月底的風勢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