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觀點

惠風文集 - 放電視一馬

放電視一馬
Getty Images
第73期
劉惠宜

有一陣子很迷古文,現在想想是因為少看電視,才有了學習文言文的機會。有些人沒有電視好像很難過日子,將自己的精神交付電視託管,這的確是老少咸宜、打發時間的「良方」。

根據今年3月時代兒童網站的報導,美國2歲到5歲的孩子,每週看電視超過32小時,6歲到11歲的孩童每週看電視28小時。不可否認,電視的確是管用的褓姆,不過這位褓姆灌輸的內容,卻不盡然在家長的掌控範圍。小孩與電視變成密友,跟大人早已向電視宣示忠誠有關。據紐西蘭媒體報導,2008年紐西蘭人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是188分鐘,而在每晚黃金時段觀看電視節目的5歲以上觀眾比2007年增加4.7%。看電視一向是全家吃完晚餐後最常見的消遣。

我並不是反對看電視,而是務必要節制、選擇。家人相聚也有更能談心的方式,而不是每個人的眼睛都盯著電視機。電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發明之一,爭議也最大。現在的人一天花3小時看電視其來有自:早在二十幾年前,電視已成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Models for Writers》這本書在1986年收錄了電視新聞主播Robert MacNeil寫的一篇文章:〈電視帶來的問題〉(The Trouble with Television)。根據MacNeil的說法,在那個年代,一個人到了20歲,看電視至少就花了20,000小時。而5,000小時可以念完一般大學;10,000個小時的努力可以成為太空人或工程師。這個時間也夠你用希臘原文閱讀荷馬(Homer)的作品,或是以俄文讀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yevsky)的小說了。

如果除了看電視不知道做甚麼,我極力推薦養成閱讀的習慣,因我自己從中受益良多。清朝的筆記小品《幽夢影》中說:「創新菴不若修古廟,讀生書不若溫舊業。」閒暇時,我重讀了一些人文方面的中英文書籍,生活真是感到有滋有味!

傅佩榮教授說:「閱讀人文書籍,最難的是入門。天下並沒有甚麼一看就懂的入門手冊。人的理解力其實並非直線發展,而是以螺旋狀逐漸上升,因此閱讀時不宜排斥已經念過的書。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故』是早已看過的舊資料,『新』是個人配合生命歷程所得的體會。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閱讀時,要為『經典作品』保留一個特殊位置。經典能夠成為經典,必有一些道理。只要突破了文字的隔閡,就可以享受上千年以來偉大心靈的共同資産,這其中隱含的價值,是不可言喻的。」

文字的隔閡的確是一大障礙,因此在選擇書籍時,如果需要譯文,譯文的好壞是我最大的考量,但是印刷的良窳、字體大小、排版是否便於閱讀、還有美編設計,也都決定了我會不會買這本書。因此精挑細選後買到中意的書籍,就像相親數十次之後終於成功,帶回家之後必定萬分珍惜。

閱讀古文我是從商周出版的《中文經典100句》系列入門的,其中幾本,例如《史記》、《古文觀止》,是不錯的基本書籍;台灣書房出版、由沙靈娜譯詩的《唐詩三百首》,以及書林出版、譯者是傅一勤的《漂鳥集》等,都值得一讀。這些書籍對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美感的培養都大有助益。

知識本身就帶來很大的喜悅,我認為不宜從功利性的角度出發。《荀子‧勸學篇》中敘述著兩種不同的心態:「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我也非常欣賞《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所言:「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

每每讀到好文,總是捧著書,沉浸在滿滿的謝意裡。一篇經典往往是一個生命千錘百鍊後方能造就,是多少淚水與人生憂喜經驗的交織,非僅僅是漂亮的文字遊戲。後人那麼輕易地就可品嘗到這無價的精神饗宴,怎能不感激?我並非是唯一有此感覺的人。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人是為了旁人而活著〉(Man is here for the sake of other men)這篇文章中的觀點,更讓我感到閱讀無遠弗屆的能耐,透過文字記錄,看似迥異的生命間起了聯繫,性靈超越時空地迴響。人,原來可以不孤獨。愛因斯坦說:

「我要提醒自己,無論我的精神生活或物質生活都是建立在他人勞動的基礎上的,包括那些已經謝世以及如今尚在人間的人們,因此,我必須竭盡全力去奉獻,以此回報我所享有的一切。」(I remind myself that my inner and outer life depend on the labor of other men, living and dead, and that I must exert myself in order to give the same measure as I have received.)

「沒有羅幔迷迭香,只有書香沁心房。沒有才子佳人畫,只有窗外青山崗。」這是我書房的寫照。安定、安靜、豐富、專注……閱讀好好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展不是硬道理
5月26號,澳大利亞政壇爆出一個轟動性消息:塔斯曼尼亞省省長雷龍(Paul Lennon)突然宣布辭職;同時他的繼任巴特雷特(David…
當風吹起之時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最後作品《風起》,講述一位懷抱著設計飛機夢想的崛越二郎,在實現夢想的堅持過程中,與妻子菜穗子相遇、相愛的人生故事。…
情義無法權衡 《瑯琊榜》中的義與不義(一)
《瑯琊榜》,2015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做為權謀劇的經典之作,該劇有著緊湊的情節。雖為時代架空的古裝劇,但其服裝、道具、儀典均有講究,…
悲劇之超越 評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
1995年,由周星馳領銜主演的《齊天大聖東遊記》、《齊天大聖西遊記》兩部系列電影出品,電影劇情是藉托《西遊記》裡既有的角色所新創的故事,…
水果西進 果農有話說
「馬上任」後,水果銷陸在媒體打得火熱,令民眾相當期待,尤其被選為京奧選手村指定的F4水果(楊桃、鳳梨、芒果、芭樂),經農委會廣為宣傳,…
《紐約時報》為何衰落
《紐約時報》是美國、也是世界知名的大報;但這家被視為「左派旗艦」的報紙,正走向窮途末路。美國知名的保守派雜誌《NewsMax》…
青海爆發肺鼠疫 疫區民眾倉皇逃亡
大陸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子科灘鎮近日爆發肺鼠疫,官方報導稱,截至8月3日,已死亡3人,9名患者隔離治療。法新社報導說,…
走進千年古都 聆賞一季風情
京都的多樣、悠久,她的變與不變,在在令人震懾、臣服,印象美好且深刻。 走進古都,要有思想準備,因為「啊!」「哇!」「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