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正確的金錢與理財觀念,又具備了錦囊祕笈──忍耐的工夫之後,首先應該談一談「食」這件事。
現代的女兒們從幼稚園就開始出門去上學,直到大學畢業,有很多人都只會讀書考試,生活也以學業為重心。有一手好廚藝的女兒越來越少,覺得自己應該要有一手好廚藝的女兒們更是少見。當然,那些讀餐飲科系的女兒們是例外。
以前的人結親,有一個程序是必要的──探廚房,行灶腳。為甚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從女方家的廚房可以看出女兒該有的訓練是否完備,舉凡衛生、美味、餐具的講究等等。有經驗的媒人瞄幾眼廚房的使用狀況,就可以知道個大概。
關於媒人的笑話很多,有個媒人向男方家誇讚女方有多麼能幹。「她只有二樣事情不會。」男方一聽,這麼好的對象當然要趕快娶回家。結果結婚之後才發現這個姑娘其實甚麼都不會。於是男方找媒人質問。媒人:「沒騙你啊,只有二樣不會。」男方:「哪二樣?」媒人:「『這個』不會,『那個』不會。」
現代的女兒們提到家事,很多都是這種「只有二樣事情不會」的姑娘。就算會做幾道菜也多半不樂意下廚,因為白天要上班,回到家還有家事甚至小孩要照顧,所以寧可外食或者外帶現成的食物。
循序漸進的餐飲教育
但外食既花錢又不健康,為了全家人的健康以及為自己的荷包著想,盡量自己開伙還是有必要的。那麼要如何解決煮飯的煩惱呢?婆婆與媽媽認為別無他法,只有從小接受足夠的廚務訓練,這樣才能快、狠、準,並且能夠從廚藝裡得到樂趣與滿足感。
受過嚴格廚務訓練的女兒們,應該可以一邊做菜一邊收拾廚房,當最後一道菜上桌時,廚房也已經收拾乾淨。由於家務經常是造成小夫妻磨擦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個有俐落廚藝而且不怕下廚的女兒,可以放心讓她出嫁,因為她已經清除了一大塊夫妻爭執的地雷區,創造了健康的飲食品質,同時節省了日常開支。
如果說金錢的教育是「餐桌上的教育」,學校和老師們沒有辦法教給學生甚麼,那純粹是家長的責任。當然也不排除有那種生而知之、自有天分的的生財高手,但那畢竟是人中罕見的天才。食的教育更是家長的責任,如果家裡沒有給予女兒們安排循序漸進的餐飲教育,那麼女兒們除了是餐飲專科的學生,很難有機會深入飲食的精髓。
古代的《女誡》裡講到飲食,只有「絜齊酒食」四個字。以供祖宗,就是做好祭祀的工作;以奉賓客,就是盡到婦人的責任。至於飲食要做到甚麼程度?《女兒經》裡面倒是多提了幾句:「整肴饌,求豐盛,著醬醋,要調勻,用器物,洗潔淨。」顯然又回到了量身裁衣的問題,嫁到甚麼樣的家庭,有甚麼樣的講究與要求,那就該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論。
大約三、四十年前,台灣出國的留學生或者移民海外的華人,廚房裡都必備一本《傅培梅食譜》。當人在海外的時候,解決思鄉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飲食。以前在西方國家不容易買到道地的中餐食材與醬料,做出來的東西經常少了點甚麼,如今華人超市林立,這樣的問題也就消失了。
買菜、處理、刀工 有學問
若讓婆婆與媽媽來擬定一個課表,想讓女兒們成為廚藝出眾的高手,首先要從上菜市場著手。如何挑對食材,判斷食材的新鮮度同時熟悉食材的價格,不買不對季節的食材並且善用當季的新鮮食材,這不是一天二天的工夫。大抵要利用週末女兒們不上課的時間,早上帶著她們一起上菜市場去買菜。如此走上幾年,便可讓女兒們單獨去買幾趟菜,回來再考校菜色的新鮮度以及價格是否合理,找零的時候是否正確。如果一切都妥當,那就通過第一課。
食材買回來第一件事是分類處理。有些要分袋冷藏,有些要立即清洗。尤其是蔬菜的清洗是否徹底,關係著廚務的根本。其實耐心清洗食材的過程,也是一個靜心的過程。在時間寶貴的現代,能夠做到速度與清潔度一樣高標,那才是頂極的要求。
接下來是刀工。有很多媽媽們做了一輩子的菜,也吃了數不清的大廚的菜,卻從不知刀工的基本要求。比如說切菜,大小應該是張口即能吃下的長度,超過這個長度,用刀叉吃飯的人自可以改小,但用筷子吃飯的人就窘了。刀工是長期練習的結果,從拿刀的姿勢與如何下刀,到甚麼食材要如何處理,這都是學問。家庭主婦一般不需要做到如同餐廚大廚那樣的程度,而且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工具可以方便切絲、切片與切花,既省時又省力,因此只要掌握大原則,基本上就可以過關。
飲食的上品要求 色香味俱全
飲食首先要求健康,其次要求美味。越上等新鮮的食材就越講求原味,其次的才會用在重口味的菜餚上,例如油炸、勾芡、醬味、乃至重辣的菜色。學會使用各種現成的醬料,例如芝麻醬、豆豉、紅麴、腐乳、豆瓣等等,就能在平常煎炒煮炸菜色上乘以倍數的變化。如果再學會西式的醬料,比如冷盤的各種醬汁,常見的有千島醬、日式和風醬等等,又或者是義大利麵的幾種番茄醬汁或青醬汁的做法,那就又多了許多老少咸宜而且極便利省事的菜色。到了這個程度,女兒們大概就出師了,應付一個小家庭的飲食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好還可以更好。飲食的上品要求是色香味俱全,不只是肚子要吃飽,精神層面也要吃飽。看過《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部電影的人,應該不會忘記那盤漂亮得如同一朵花的飯盒。奧運雙環選手的男主角,正為如何發揮身體最大的潛能而困擾痛苦,甚至惡夢連連。從那個飯盒上,男主角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只是囫圇吞棗,長這麼大卻從來沒有真正吃過一頓飯。在吃飯的時候,他的心思總在其他的地方,不曾領會食物的奧妙,那又如何借助飲食讓自己的體能得到最好的發揮呢?
擺盤與切工,那是廚師與用餐者的心靈互動。只有用愛心做成的飯菜,才能夠給用餐者帶來心靈的滋養。所以婆婆與媽媽一向主張,一個帶著怨恨與不平的人,不能進廚房。寧可吃垃圾食物或沒營養的速食,都比吃那些帶著怨念的食物好。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廚藝的進階也是如此。買菜的工夫、揀選與清理的工夫、做菜的工夫,這些都是基本功。具備了基本功,如果還行有餘力的話,就可以進一步講究點心、茶飲以及食器。
選購食器要考量安全
食器也要從安全開始考量。從鍋碗瓢盆到茶具咖啡杯,哪種鍋具與餐具不安全,必須與時俱進,經常注意相關報導。不要以為只要不是彩釉的碗盤,只要是純白的磁器就都是安全的磁器。中國的磁器不止一次被驗出結晶毒性驚人。瓷器中含鉛量超過許可標準60倍、含鎘量超過標準43倍並不是甚麼新鮮事。近年來有不少人迷信骨磁,認為骨磁比一般磁器精緻。一堆讚譽加上一些世界知名品牌被仕女們爭相收購,讓許多人以擁有一套上等骨磁餐具為榮。
但是磁器中為甚麼要加入動物性的骨粉呢?據真正的專家表示,並非是為了甚麼細緻與加強硬度,而是商業上的考量居多──加了骨粉可以降低燒磁溫度的要求,同時提高良率,減少失敗品。所以女兒們不要只想著流行就是好,或者昂貴就是好。千萬不要花了大錢講究餐具之後,反而為家人的健康帶來毒害。
家人的健康需要主婦的智慧把關。控管了餐具的安全之後,可以再進階搭配桌墊、插花甚至香氛。桌墊的材質千百種,從布料、植物素材乃至石材都有人使用。出外用餐的時候不妨留意學習餐廳的巧思,所費不多又可以變化家裡餐桌上的氣氛。
有關這些布置,更多的細節等談到「住」的時候再來細說。下一堂課,先讓婆婆與媽媽來談談「衣」,這個總是少一件又總是擠爆衣櫃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