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牧民&賴佩芸 讓紀錄片巡迴全球四十餘國

「繆思」影像工作室創辦人蔡牧民(右)與賴佩芸(左)。
李唐峰
第142期
曾允盈
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大學,成立「繆思」影像工作室後回台發展,導演蔡牧民和創意總監賴佩芸,帶回舊金山的「設計思考」與「車庫精神」,用一台單眼相機「7D」拍出的紀錄長片,善用網路社群力量,影片巡迴播映四十餘國……

走進「繆思」影像,工作室布置簡約。導演蔡牧民和創意總監賴佩芸,剛結束第二部紀錄長片《Maker》長達40小時訪問的剪接工作。他們一派輕鬆坐在沙發上,聊著「繆思」完成的許多不可能的任務。

第一部《設計與思考》紀錄片,從未在電影院線上映,只用「數位發行」的方式,接受網路付費下載、企業團體購買內部組織的非公開版本以及不限觀眾的公開放映版本。透過網路販售,在四十多個國家播映的驚人紀錄,讓許多紀錄片望塵莫及。

蔡牧民和賴佩芸的工作室舒適簡約。繆思影像提供

蔡牧民和賴佩芸的工作室舒適簡約。繆思影像提供

 

關鍵選擇1》

舊金山學藝術 創立「繆思」後回台

蔡牧民從小嚮往影像創作,中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2008年前往舊金山藝術大學(AAU)念電影研究所(Master of Fine Art);資管系畢業的女友賴佩芸則到舊金山藝術大學念廣告。相偕前往美國,當時離開台灣,對他們倆而言是激盪、是火花,是選擇人生,也是為了再踏上這片土地做準備。

人生重要的記憶都與電影相關,2010年研究所課程結束後,蔡牧民決心要圓導演夢。為了在美國生存,他與賴佩芸把生活費壓到最低,住在最偏僻的地方,在幫老師企劃剪輯的同時,尋找著各種機會。2011年初,蔡牧民和賴佩芸決定在舊金山創業,用最少的資金,堅持自己的嚮往,用兩人英文名字「Mu」和「Iris」,成立「繆思Muris Media」影像工作室。

蔡牧民回憶第一次提案,寫了十多封信到舊金山灣區的設計公司毛遂自薦,只有一間工業設計公司回應。「我免費幫他們拍攝宣傳短片,先累積作品。當別人說『你可能不適合這個工作』時我不會先接受,而是更主動提出合作。」

舊金山藝術大學畢業後,必須實習(OPT)一年,美國政府再多給留學生二個月時間,十四個月就必須離開美國。兩人在美國待滿這十四個月,於2012年回到台灣。蔡牧民微笑說:「我在台灣土生土長,成長經驗是非常台灣的。另一個直接的理由,是台灣的生活環境比較好。有人問我為甚麼回來?我開玩笑地說:『你知道在美國洗牙要500美金嗎?』」自言立足台灣,喜歡在台灣工作,他們回到熟悉的原生地,繼續用影像述說創新的故事。

《設計與思考》由四個台灣青年楊育修、黃幼萱、蔡牧民與賴佩芸(由左至右)合作完成。繆思影像提供

《設計與思考》由四個台灣青年楊育修、黃幼萱、蔡牧民與賴佩芸(由左至右)合作完成。繆思影像提供

 

《設計與思考》紀錄片在世界公開播映。繆思影像提供

關鍵選擇2》

學到創業精神 台灣因不夠成熟機會更多

大學時就喜歡問各種問題,嘗試不同機會,蔡牧民與賴佩芸在舊金山的幾年,深感那是個獨具創意、多元包容的城市。「舊金山吸引非常多想從事創意工作的學生,那裡有一種甚麼都可能的感覺。回台灣大家都說我們好年輕,可是在矽谷,年紀從來不是重點。」73年次的蔡牧民侃侃而談自己的所見。

「我們學到最多的是創業精神,舊金山離矽谷很近,對我們影響很大。」賴佩芸直言道。為甚麼不留在美國拍電影?她笑著說:「說到電影大家都想到好萊塢,很多人問我們為甚麼不去?我們確實去了,那裡每個人都是電影工作者,招牌砸下來都會砸到一個導演。」

「好萊塢的體制非常健全,在那裡一定要從基層做起。相較之下台灣的電影、文創產業還在逐漸步入成熟階段,我身為年輕人反而覺得台灣機會多。攝影機拿起來,只要有自己的觀察和角度,就可以是導演。」蔡牧民樂觀笑談台灣不夠成熟的電影產業,才有打造與建立的機會。

說到台灣社會給年輕人的機會,他的想法十分積極:「我認同政府有再努力的空間,像穩定房價。可是如果要再多些甚麼,我會看成是多給我們的,自己的路還是要自己開創。」

紀錄片採訪、拍攝過程。楊育修提供

大量的訪談讓影片內容非常豐富。楊育修提供

關鍵選擇3》

紀錄片不上院線 靠數位方式發行全球

蔡牧民和賴佩芸在舊金山、紐約等地邊拍邊剪,2012年回台灣時,帶回第一部紀錄長片《設計與思考》(Design and Thinking)。他們在3至5坪空間,用二、三個月時間剪接完成。透過影像,呈現以「人」為中心,以設計為基礎的處事方式,如何讓設計師、創業家、企業家、政府和每一個人激盪成長。

除了蔡牧民與賴佩芸,楊育修、黃幼萱兩位夥伴一同完成了《設計與思考》。最初,蔡牧民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workshop拍攝短片,與當時駐地舊金山的楊育修合作相識,並有機會接觸提出「設計思考」概念的IDEO總裁Tim Brown,對當地豐沛的設計能量更感興趣。於是,他對楊育修提出拍攝長片的計畫,而當時,楊育修正巧看到了出自《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一書「Design Thinking is“Thinking by Doing”」(設計思考就是在實踐中找到靈感)這句話,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蔡牧民的影像技術,結合楊育修在設計產業的資源,與賴佩芸、黃幼萱的剪接創意,合作創造了第一部以「設計思考」為主題的電影。這部片的完成,正是設計思考的實踐。

《設計與思考》在國際獲得好評,美國平面設計師協會執行長形容是「設計領域的一大貢獻」。這部紀錄片在全世界超過四十個國家播映,放映場次近四百場,更曾在美國Google、Microsoft、Target等企業內部播映。2012上映後至今,不包含DVD或公播放映,單靠數位發行中個人的電子下載,累積收入約有50萬元。因為不受院線上映限制,數位發行收入非常長尾,可以持續幾年。

何以有如此前所未有的成功?原來,從拍攝器材、工作環境,到資金募集、行銷發售,都與傳統紀錄片的完成截然不同,創新的手法是蔡牧民口中「二十一世紀的做事方式」,更是他們從未擔心台灣的市場不夠大,可以毅然決然回到台灣的原因。 

關鍵選擇4》

拍電影不用密集勞力 單眼相機拍出長片

帶回舊金山的「設計思考」與「車庫精神」(在車庫製造手創,被形容為第三波工業革命),更重要的是,蔡牧民和賴佩芸打破了傳統電影產業勞力密集的工作方式。

「這是我看到年輕人難出頭的地方!」蔡牧民直言,電影作業靠勞力付出,應該要突破這樣的惡性循環。「矽谷有很多新創公司,用不一樣的方法做事。我回頭檢視自己念的電影系,發現這個產業非常傳統,和科技、創新沒有太多接觸。」

「拍電影為甚麼一定要爆肝?難道只能從攝影助理做起?我們徵夥伴時,開出的條件是絕對不能抽菸和嚼檳榔,有人回應我:『你們是在徵卡車司機嗎?一般人都符合這些條件吧!』其實這行業很難辦到,拍片的環境太疲憊了。」蔡牧民搖著頭說。

用一台單眼相機「7D」拍出長片《設計與思考》,器材非常簡單,人人都能取得,創作過程也不需太多人力,更拒絕熬夜剪片,這樣的拍片過程十分少見。蔡牧民分享道:「以前拍過膠卷,光攝影機就要用一台車載,扛一盞燈要三個人。出國拍攝的時候,我看到很多貴婦買一堆東西,一個行李箱根本裝不下。我們所有器材真的很簡單,只需要一個登機箱,現在可以節省很多成本。去片場確實是很好的磨練,但那不是成為導演的必經之路。」

在台灣,需要更多網路創業家如他們,可以用非常少的資源,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影響。或許最重要的就是卸下心防,接受改變。

全球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設計與思考》的募資成果。繆思影像提供

紀錄片公開播映近四百場次,蔡牧民與賴佩芸也常參與分享。繆思影像提供

關鍵選擇5》 「Kickstarter」平台成功募資市場無遠弗屆

沒有募款、不上院線,電影怎麼行銷販售?《設計與思考》是第一組在全球募資平台「Kickstarter」成功募資的台灣團隊。前導片放上網站後,短短二個月獲得全球三百多位網友支持,募得一萬八千美元(約五十三萬新台幣)拍片資金。

他們不上院線,只要在官方網站付費就能下載電子檔,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觀看。台灣目前就是缺乏數位發行的管道。蔡牧民堅定地說:「很多人問我們怕不怕被盜版?我認為身為一個發行者,最大的工作不應該是去防範盜版,而是去創造一個合法、價錢合理、方便購買的管道。這才是數位時代的思維。」身在台灣師大路的一間工作室,他們卻從未把自己的作品,侷限在任何一個地方。

因為數位發行,市場無遠弗屆。無需擔心台灣的市場太小,是他們無後顧之憂回台灣的原因。善用網路社群的力量,讓創意被看見,讓作品走上國際。這個來自台灣的影像創作團隊,分享了一個走進時代、創造時代的故事。

「我常給學生建議,找你的親戚或認識的店家,拿起單眼幫他拍攝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導演了。這是一個沒有藉口的年代,以前可以說別人的器材、資金勝過我們,現在不行。如果沒有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只是自己的原因。」

最後,他們倆聊著台灣的價值和競爭力。新世代的創意無限,不變的則是柔軟的心與藝術工作者的敏銳眼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反對復旦大學設校 布達佩斯現萬人示威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6月5日出現萬人示威遊行,抗議中央4月27日與中國政府簽訂協議,預備在布達佩斯建設上海復旦大學分校。…
薛永昌逆向思考 打造彪琥製鞋王國
1990年代前後,台灣傳統產業因為勞工短缺及成本高漲問題面臨抉擇的當口,台商流行一句充滿無奈的玩笑話:「是要在台灣等死,還是要去中國找死…
美債務上限難調 財政預算再現危機
10月1日是美國下個財政年度的開始。和去年一樣,白宮和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對財政預算各持己見,對抗激烈。國會今年的難題還涉及歐巴馬的健保法案…
邀舞
當你在雲端放眼海洋如鏡的含蓄是否聽見我無聲的衷曲 當你在海中央沉浸於孤獨的沁涼能否想起心的原鄉 …
綜觀古人發明的奧祕
中國古代許多發明往往位居世界的領導先趨,讓擁有強大實證科學的西方發明家望塵莫及、百思不解。何故呢?且來觀察咱們老祖先智慧的由來。 魯班…
魏寶生的金融海嘯危機管理
魏寶生小檔案 現職:     凱基證券董事長     政治大學商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EMBA班副教授 學歷:    …
古之伯嚭 今之雅虎 利與義之間的兩難?
2004年,湖南《當代商報》記者師濤,以署名電子郵件向各海外民運組織公開一份中國政府對六四事件15周年的報導禁令,…
主角都成長的《長歌行》
改編自漫畫家夏達同名作品的陸劇《長歌行》於2021年3月播出,故事以唐初「玄武門之變」為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