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之後,才真正理解「孟母三遷」的心情,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忽視,孩子上學後,會開始有一些超出想像的行為表現,有好有壞。加以現代孩子,接觸3C產品、電視機會大增,他們往往像海綿一樣,無形中吸收很多新聞訊息,內容不乏負面新聞。
也因此只要有機會帶孩子去看些什麼,博物館與美術館往往是我的第一選擇,特別是空間大或是可以動手摸摸看的博物館,無形之中,或許一些「什麼」可能會掉進他的小腦袋中。
爸媽先學會問對問題
倫敦知名博物館很多,而這些知名博物館每天除了大批遊客,也是學校校外教學的好場所,常常在博物館晃來晃去,跟著一群又一群的小朋友一起參觀,聽聽導覽人員的介紹,有一天,我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逛博物館不需要想著要把知識裝入腦袋裡。
比如在肖像博物館中,導覽人員對於不同年齡的小朋友,會問許多深淺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多是作品內容感覺之類的開放式問題,且多數問題沒有所謂標準答案。回顧自己成長經驗中,面對畫作,大人第一個都會告訴我們作者是誰,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年代的作品,恨不得把這些檔案烙在我的腦袋裡。學習畫畫,老師總喜歡我們把圖畫紙裝得滿滿的,最好是能夠畫什麼像什麼。記憶中,不曾有大人問過我你喜歡牆上的這幅畫作嗎? 畫作裡的人在做甚麼? 畫作裡的天氣如何?
站在博物館裡,自己的腦袋像是水龍頭被打開一樣,剎那間我突然找到自己缺乏創造力的原因,或許是來自於探索空間被大人們用力塞入的知識阻斷了。倫敦兒童從小到大,透過許多校外教學會拜訪不同博物館與美術館,在不同年齡、有不同層次的引導與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們觀察與感受的能力,孩子文化養分的累積,也就在這樣日積月累的薰陶下,慢慢養成。
在台灣也有許多很棒的藝文場所與博物館,雖然目前博物館界的引導式幼兒活動較不成熟;但若是爸媽學會問對問題,面對自己也不了解的展覽內容;仍然可以跟孩子一起探索,一起發想,比如說,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疑問拿來問小孩,比如說我們在博物館內看到一尊約三、四千年前的塑像,展品名稱為母親與小孩,我問了孩子:「怎麼看得出來這是母親跟小孩?」,孩子用了他自己的認知與觀察來告訴你他的答案。科學與知識都是研究與探索後的綜合結論,許多事情似乎不一定有一個標準答案。
重要的是孩子看到了什麼,而不是孩子學會了什麼知識。
一去再去的博物館/美術館
而博物館/美術館是一個去過一次就不會再去的旅遊景點嗎?
很多博物館或美術館去過一次就認為自己去過了;但事實上,也很少能把所有展示內容看完;孩子們的專注力更短暫,每次的參觀最多大概也只能進行1-2小時,其餘的時間必須安排遊戲及點心活動。我偏好尋找幾個離自己交通最方便,孩子喜歡或不排斥的博物館/美術館,有空時就帶孩子去「走走」,每次帶他去深入看幾個不同展品,或是每次問他幾個問題,或許關於顏色、或許關於觸感,年紀大一點,或許可以帶著孩子看懂展品的標示方法等等。也或許喜歡畫畫的孩子,就拿個畫本讓他在博物館裡面畫畫。
倫敦的知名博物館,多會提供家庭親子活動,活動設計方式各有不同,有些是自導式活動,有些則是由定時專人操作的親子活動。以倫敦V&A博物館為例,該博物館每天提供約十個主題的自導式的背包足跡活動供孩子選擇,每一個主題只針對一個展館或幾個展品,進行自導式活動。因此孩子進行完一個主題的背包足跡的小活動後,大概耐性也用光了。也因此,想要玩遍V&A的背包足跡,至少得拜訪個十幾次。
這些針對十歲以下兒童活動包,內容大多是引導孩子觀察與表達自己活動設計。該博物館也有設計一套尋找圖騰的小卡,試圖讓孩子尋找各式圖騰,可能是在樓梯上、牆壁上、天花板上或作品中,相當具有創意。
在台灣,我喜歡帶孩子拜訪接近大眾運輸工具的二二八公園台灣博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與剝皮寮的鄉土教育館。每一次的參觀除了可以讓孩子動動手之外,也會發現,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相同展覽內容的觀察也會有改變;但專注力的進步在低年級之前仍然很有限。另一個非常推薦的是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該博物館是北部少數有專職幼教人員設計兒童活動的博物館,加上陶瓷公園空間開闊,是可以重複參觀的好地方。
與孩子一起成長
跟著孩子一起在博物館與美術館間探索,像是尋找自己小時候遺失的拼圖;或許因為自己已被制約的習慣,讓我經常不自覺的想去記住到底地球是何時誕生、恐龍是甚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滅絕;然而這些硬梆梆的東西,卻總是很難停留在我的腦海中。這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總是吸收得很快,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索。
若有人問:「博物館與美術館,到底應該怎麼逛呢?」
孩子會找出自己與博物館/美術館互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