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時至8月22日,天津大爆炸已過十天,然起因仍被遮掩。此次第一時間前去現場救火的消防隊員傷亡慘重,無疑成為這場災難的炮灰。近日,外媒BBC一篇專訪倖存消防員的報導,泄漏了此次爆炸的某些真相。
“誰都不知道是什麼着火了”
BBC於8月19日刊登一篇名為《受傷消防員談天津爆炸現場經歷》的文章稱,BBC記者在醫院找到一名當時在現場被炸傷的消防隊員,天津港消防隊4中隊通訊班班長全力。他說,“以往發生火災時,消防隊通常先問清燃燒物是什麼,然後決定如何滅火。這次不一樣,誰都不知道是什麼着火了”。
被問到個人損失時,他說就是家毀了,房間里什麼都沒了,妻子也死了,自己一身的傷。他還提到好多兄弟現在仍沒有下落。
新唐人時政評論員石濤對此提出幾點質疑:第一,通常都有人告知這些消防員着火的東西是什麼,消防員會根據着火的東西準備自己的裝備,比如木材和油着火滅火的東西就不同,油着火就不能用水。我相信這是基本常識,而卻沒人告知這些消防員這個基本信息。接受採訪的全力是通訊班的班長,也就是他要通知一線消防員着火的詳情。而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着火。我認為,通常向通訓班長下命令的人沒有告訴他。沒有告訴他可能是故意隱瞞或工作疏忽,或者其他的原因。
第二,我們現在都在關注的氰化鈉,這種物質遇水爆炸還會產生有毒物質,但還有2千多噸的硝酸銨硝酸鉀,據我所知,這是製造炸彈的原料。遇火會爆炸,這是常識。我們現在知道700噸的氰化鈉是有主的,是河北一個公司。而2千多噸的硝酸銨硝酸鉀我們沒有看到貨主。
據報,天津爆炸現場有700噸的氰化鈉之外,還有2千多噸的硝酸銨和硝酸鉀。石濤認為,這點被人們忽視了。這麼多的硝酸銨和硝酸鉀就是炸彈,而消防員們沒有被通知救什麼火。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博客文章引述日本消防員分析,從網友拍攝的爆炸瞬間的視頻來看,第二次爆炸的火焰高達100米以上,而且衝擊波擊破2公里以外的門窗,除非是大型彈藥庫發生爆炸,一般的化學品爆炸不應該有如此巨大規模。
津爆調查組換人原因“令人不寒而慄”
8月18日上午,中共國務院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組成立,中共公安部常務副部長楊煥寧任組長。同日下午,中紀委發布消息: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樑涉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這讓媒體記者們非常詫異。不僅因為調查組長突然換人,更因為,過去的安全事故,都是由安監總局局長擔任調查組長,公安部官員有時連組員都不是。
香港《東方日報》對此認為:這一消息引起的震蕩,絲毫不亞於一次危化品倉庫的“大爆炸”,至少在天津官場是如此。在此關鍵時刻,將一個處理重大事故的重要官員突然帶走,非常罕見。
據報,由於楊棟樑出身石油行業,長期在石油系統工作,與同在石油行業工作過、被判無期徒刑的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可能有交集,因此也有人懷疑,楊可能是周石油系時期的“餘黨”,楊被查可能仍是由周永康案牽出。
《東方日報》質疑:作為偵查機關的公安部門高級官員牽頭來調查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和責任事故,原因何在?如果真的涉及刑事案件,比如恐怖襲擊,那真會令人不寒而慄。
驚天陰謀 百姓遭殃
新唐人時政評論員石濤認為,習近平調動北京軍區控制天津市委,完全把天津市公安局,囯安局廢掉。由國家常務副部長負責,所有原來天津市的官員都處於被管制之下。瑞海集團的10個大頭,在事故發生后的一小時內全都被抓了。我認為其中的陰謀就是有人沖著習近平和李克強去的,爆炸發生時,7個政治局常委是否在濱海新區開會?
此前香港媒體《動向》曾報道,北戴河會議期間,一部分高規格、保密性極強的會議可能會在天津濱海新區召開。
海外有消息指,天津爆炸系暗殺中共領導人失手以後,選擇性引爆庫存火工品。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次引爆這座倉庫使用的是一輛裝載引爆物的卡車。當天深夜,乘值班人員疲憊交困的時候,卡車很準確地停靠在相對倉庫內存放火工物品最近的位置,人員迅速離開現場,大約十幾分鐘以後引爆卡車,導致倉庫發生連環爆炸。”
“引爆的目的是銷毀庫存物。”知情者稱:“原計劃在等待中共北戴河會議結束高官返程時,引爆津冀路火車鐵軌。但是,不知何原因中共高官突然改變行程,導致不慎走漏消息,只能做善後處理,銷毀證據”。
據報,中共國家領導人經常在每年的北戴河會議結束以後,短暫繞道天津考察並以談話的形式發布北戴河會議精神。
專欄作家,政治分析人士陳破空在《美國之音》焦點對話節目表示:天津大爆炸,地動山搖,死傷枕籍,據說是高危化學品起火,發生爆炸。全部原因是否如此?還無法得出最後的結論。但就像前段時間的股災一樣,不排除背後有政治原因,比如,圍繞今夏的北戴河,有會、無會,信息雜亂,傳言紛紛。習近平與江澤民兩派,正拉高鬥爭調門。會不會有人為放火、製造爆炸與混亂,轉移視線?值得懷疑。
陳破空說,這次天津大爆炸,災難是綜合性的,既有慘重的人員死傷,又有嚴重的空氣污染,還有災難背後的重重黑幕。然而,但凡中國發生這類災難,當局都會施展諸如隱瞞真相、低報死傷人數、輿論導向等故技,讓災難、人禍消化於無形。
來源: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