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地釋放壓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境。
失敗與成功只是一時,重要的是過程中培養正面的態度。
我是一名土木工程師,擁有「土木技師」和「工學博士」的頭銜。回想起來,成就今日的我,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記得當年從淡江大學土木研究所畢業時,雖然取得了也算令人羨慕的碩士學位,可是如果從高中唸建國中學,大學唸國立中央大學,研究所卻唸私立學校來看,這段唸書過程是每況愈下。這期間,總覺得自己人生節節敗退,加上感受到家人的失望,我喪失了年輕人的朝氣和信心。
重拾信心
研究所畢業後服完預官役,先後在一家小型及中型工程顧問公司服務。偶然機會中,我進入了國內工程界首區一指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對於大學以後成績一向不亮眼的我而言,內心感到十分慶幸,卻也不免戰戰兢兢……
果不其然,進公司第一次開會,組長就提到:「我們這組實力不錯,六個人有五張牌……」所謂的「牌」就是指技師執照。對工程師來說,技師執照相當於是對專業能力的肯定,在當時是非常難考的。這個會議我可說是如坐針氈,因為我就是那個唯一沒有牌的人。
難得的是,在中興這樣歷史悠久的大公司裏,許多資深且優秀的同事都願意無私地將經驗傾囊相授,傳承新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發現自己的專業能力日漸提升。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也幸運地考上土木技師。
說實話,我考上技師連家人都感到意外,但是這樣的結果,漸漸地讓我重拾學生時代喪失的信心。在這過程中,我體會到堅持的重要性。套句俗話:「努力不一定成功,可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後來我才知道,那激勵我考上技師的「六個人有五張牌」,其實有三張牌是同一個人的,並不是除了我之外每個人都有。而這樣的誤解,卻陰錯陽差地成了我向前推進的動力。
如果說考上技師讓我揮別了學生時代的陰影,那麼拿到博士學位就是讓我成為一個嚴謹的工程師的關鍵助力。
工地的試煉
進公司的第二年,我被調到北二高木柵工地,負責處理工地的工作,這是工程師另一面向的能力養成。在這裏,我見識到傳統土木人的工程倫理。我的長官行事正直、清廉,謹守監造單位的份際,盡心盡力為業主服務,讓我去除長久以來對於工地的刻板印象,也為我培養了工程師的價值和道德觀。
工地工作快結束時,基於求知的熱念,我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對我而言,這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半工半讀。然而,幾年工作下來,加上考技師的經驗,我已經能夠按部就班地朝自己的目標前進。終於,我如願考上了國內知名的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
工作多年後重回校園,對於學業與研究,剛開始不太有信心。我向我的指導老師表示自己並不是很聰明的學生,老師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他幽默地說:「很好啊!不聰明的人更適合唸博士。」後來,我體會到從事科學研究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需要的是一份執著、踏實的態度,而聰明、反應快的學生往往在第一時間會主觀地判斷認定,這樣的特質反而不利於研究。
我的指導教授很嚴格,他是連論文標點符號都會要求精準的人。在老師的影響下,我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當老師給一個問題,我不會在第一時間主觀反應,而是先收集資料,思考過、分析過、整理過,才會回答老師。
博士的訓練,讓我跳脫從小到大填鴨式的教育,改變只會回答是或非的僵化思想。在博士班的研究學習中,老師教導我重視過程,他不只希望我告訴他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必須清楚描述這個結果是如何得到的。這樣過程慢慢磨練出我嚴謹的態度。
博士班的挑戰
課業與工作的兼顧,是一場腦力、體力與時間的角力戰。博士班四年級時,我的身體出現警訊,肝功能指數偏高。我意識到自己需要調整,應該尋求一個平衡點,不能只憑一股傻勁往前衝。博士班六年級時,我申請到國科會獎助博士生獎學金,辦理留職停薪赴德國研究一年。在這一年,我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安排,一方面向老外取經,另一方面完成了論文的大部份。第二年回國後,順利通過口試拿到學位。
當我拿到畢業證書時,心中百感交集,感慨這薄薄一張紙竟然花了我近七年的時間;也深感在博士的光環下,外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成功,而造就我態度嚴謹、意志堅定的養成過程,才是我真正珍惜的。經過了這段紮實的訓練,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純熟,思考問題的面向也更為廣泛。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回顧以往,我從一個注重技術和研發的土木工程師,到近年來轉而成為傳承經驗與對社會付出責任和關懷的大學教授。的確,我們不能將人生的點點滴滴預先串在一起,但是多年後回首來時路,一切就豁然開朗。人生際遇不管是順境或逆境,只要能夠正面去面對,適當地釋放壓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境。失敗與成功只是一時,重要的是過程中培養正面的態度,學會如何面對危機以及解決問題,才是我們人生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