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文化遺跡 澎湖海上項鍊「石滬群」

浪漫又美麗的「雙心石滬」,位在澎湖南海的七美嶼。龔安妮
第194期
曾允盈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系列

佇立在海上的澎湖大型地景「雙心石滬」,雙層愛心妝點著澎湖群島的沿海。每一塊就地取材的石滬都來自漁民心血的堆積,是他們一生的命脈。然而年復一年,靠石滬養家的曾經已是回不去的從前,石滬逐漸成為文化遺跡,觀光的重要景點。

許多人對澎湖的第一印象,是那座佇立在海上的大型地景──「雙心石滬」,雙層愛心的形狀,妝點著澎湖群島的沿海。

進一步了解石滬的由來,才發現原來它訴說著人與海洋的歷史關係,見證了討海人與海長年來深切的依存。然而在捕魚方式不斷更迭的今日,石滬的歷史意義已大於生存意義,「澎湖石滬群」則成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吉貝嶼的雙滬房石滬。

 


▲「澎湖生活博物館」展示澎湖人善用石滬的面貌。


 

海上的財富來源

早在百年前,那是還沒有機動船的年代,「以海為田」的澎湖先民會由幾個家庭一起搭建一座大型石滬,互相分配漁獲資源,維持生計。

石滬位於潮間帶上,用石塊推砌而成,漲潮時帶進魚群,退潮時則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群圍困在石堤內。石滬就是澎湖先民的冰箱,也是海上的財富來源,想吃甚麼就拿起漁具走向潮間帶,在不同季節使用不同工具,就可以捕捉到不同尺寸的魚種。

那麼怎麼在石滬捕魚?有些漁民會拿竹篙把魚趕進「滬房」,再拿大小不同的網子到滬房裡抓魚,抓到一些後先放進石滬上的小洞「魚井」,等要回去時再一起帶走。抓魚的時機大潮比小潮好,冬季又比夏季好,因為澎湖地勢低平,秋冬時東北季風強,魚群會被大風浪推進滬裡。

全世界的石滬不到六百口,其中五百多口集中在澎湖,吉貝島就占了八十八口,可以說是石滬的故鄉。除了位於七美島最知名的雙心石滬,澎湖本島西嶼鄉的「池西虎目滬」從日治時期建造至今,是池西保存最完整的石滬,形狀也很引人注目。
 


▲石滬因為地形、方向、潮流等因素的不同,其形狀也不盡相同,圖為弧形石滬。



▲「澎湖生活博物館」將澎湖的居民生活、環境生態、歷史文化做最佳的展現。

池西虎目滬讓人聯想到孫悟空的緊箍咒,一端連結礁岸,方便漁民走過去。石滬搭建得非常紮實,走在石滬上就像在陸地上行走一般。雖然沒有親眼看到漁民捕魚的過程,遊客卻可以踩踏感受這門傳統技藝的智慧,低迴不已。

虎目滬上白白的點綴是野生石蚵,石滬搭建一段時間後,附生貝殼類就會在石滬上繁衍,鑲嵌在玄武岩裡,剛巧可以增加結構的強度,也因此石滬並未使用任何人工黏著劑,卻鑲嵌得頗為牢固。由於有穩定的食物與孔隙,石滬也變成稚魚成長的最佳場所。

 

 

就地取材的智慧

石滬捕魚是澎湖先民的生存法則,在「澎湖生活博物館」裡有清楚的解析。博物館內透過石滬造景的展示,演繹先民就地取材的生活方式。

「就地取材」的材料其實選擇性不多,在工法設計上,就必須讓大自然的力量與天然的材料緊密結合。石滬是以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塊堆砌而成,利用各種形狀鑲嵌、堆疊出最密合又穩固的角度,形成具有抗壓力的整體,讓每顆石頭平均承受同樣的壓力。

石材包括當地「黑石」玄武岩,還有「白石」硓--石。玄武岩覆蓋在外,硓--石包覆在內。硓--石是珊瑚礁石灰岩,富含碳酸鈣,遇到酸雨便會分解為碳酸氫鈣留在岩縫內,碳酸氫鈣還原時,就可固結黑石,讓石滬堅固不已,不畏風雨。


 

石滬的每一方組合都來自漁民心血的堆積,漁民從決定共同搭建石滬開始,選定股東、滬位、取得石材、載運石材、施工、維護到漁獲分配,都需要緊密的溝通和彼此的信任,有的石滬甚至歷經十幾年才可以完工。

「澎湖生活博物館」裡還有歷史數據的整理展示,作為早年的經濟來源,1950年澎湖全縣的漁獲量,石滬的產值就占了77%,相當驚人。當時的石滬與田、厝一樣是不動產,可以抵押、買賣,甚至做為遺產分家或嫁娶的基準。因此,石滬連結起的不只是人與海,更是人與人的情感。

許多在地漁民住在澎湖一輩子,石滬就是他們一生的命脈。然而年復一年,看盡石滬的盛與衰,如今靠石滬養活一家大小的曾經,已是回不去的從前。繁華落盡之後,得力於許多文史工作者的努力,石滬逐漸成為文化遺跡被修復保存下來,成為今日觀光的重要景點。

如今,俯瞰這些彷彿海上項鍊的美麗身影,不知它們是否也在海域中輕輕嘆息?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CEO 印度裔為何完勝華裔?
他們有搞笑的口音,在電影、電視劇裡常常被模仿;他們吃辛辣食物,不辣不爽;男人戴著大大的包頭,女人穿著鮮豔的紗麗。他們,…
南橫公路頂端的人間仙境
想體驗漫步在雲端,和雲霧攜手共譜森林舞曲的夢幻滋味,海拔2,320公尺的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步道,應該是最佳的選擇了!…
江鳳英背後生生不息的愛
楓樹社區的靈魂人物江鳳英常說,自己只是一根繩子,把願意付出的人串在一起,就像樂曲演奏,只要起個音,把各種音符串起來,…
三國戰將趙子龍勇冠三軍的奧祕
古代的三國雖然是動亂的時代,但在這個時代中出現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感動了後世許多人。尤其是現代的商人更看出其中的商機,推出了許多電玩遊戲,…
補助托育政策是不是政策買票?
二十多年來我國出生率逐年下降,少子化問題嚴重,但政府一直拿不出有效的對策,近年來甚至連百萬徵求一句口號這種方法都弄過而沒有甚麼效果。…
外界對中國的三大誤判
過往國內外對中國的觀察經常是「中共團結穩固、中國經濟崛起、中國社會穩定」等樂觀說法,可是事實上,早已有所轉變。…
透視四大奧運女將關鍵成功特質
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激烈地競賽,體能與技巧表現得好或壞,完全反應出競技場外辛勤付出的多寡。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運動員的汗水背後,…
暌違兩年 中美重啟人權對話
中斷了兩年多的中美人權對話於5月13日和1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是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雙方首次舉行人權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