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立在海上的澎湖大型地景「雙心石滬」,雙層愛心妝點著澎湖群島的沿海。每一塊就地取材的石滬都來自漁民心血的堆積,是他們一生的命脈。然而年復一年,靠石滬養家的曾經已是回不去的從前,石滬逐漸成為文化遺跡,觀光的重要景點。
許多人對澎湖的第一印象,是那座佇立在海上的大型地景──「雙心石滬」,雙層愛心的形狀,妝點著澎湖群島的沿海。
進一步了解石滬的由來,才發現原來它訴說著人與海洋的歷史關係,見證了討海人與海長年來深切的依存。然而在捕魚方式不斷更迭的今日,石滬的歷史意義已大於生存意義,「澎湖石滬群」則成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吉貝嶼的雙滬房石滬。
▲「澎湖生活博物館」展示澎湖人善用石滬的面貌。
海上的財富來源
早在百年前,那是還沒有機動船的年代,「以海為田」的澎湖先民會由幾個家庭一起搭建一座大型石滬,互相分配漁獲資源,維持生計。
石滬位於潮間帶上,用石塊推砌而成,漲潮時帶進魚群,退潮時則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群圍困在石堤內。石滬就是澎湖先民的冰箱,也是海上的財富來源,想吃甚麼就拿起漁具走向潮間帶,在不同季節使用不同工具,就可以捕捉到不同尺寸的魚種。
那麼怎麼在石滬捕魚?有些漁民會拿竹篙把魚趕進「滬房」,再拿大小不同的網子到滬房裡抓魚,抓到一些後先放進石滬上的小洞「魚井」,等要回去時再一起帶走。抓魚的時機大潮比小潮好,冬季又比夏季好,因為澎湖地勢低平,秋冬時東北季風強,魚群會被大風浪推進滬裡。
全世界的石滬不到六百口,其中五百多口集中在澎湖,吉貝島就占了八十八口,可以說是石滬的故鄉。除了位於七美島最知名的雙心石滬,澎湖本島西嶼鄉的「池西虎目滬」從日治時期建造至今,是池西保存最完整的石滬,形狀也很引人注目。
▲石滬因為地形、方向、潮流等因素的不同,其形狀也不盡相同,圖為弧形石滬。
▲「澎湖生活博物館」將澎湖的居民生活、環境生態、歷史文化做最佳的展現。
池西虎目滬讓人聯想到孫悟空的緊箍咒,一端連結礁岸,方便漁民走過去。石滬搭建得非常紮實,走在石滬上就像在陸地上行走一般。雖然沒有親眼看到漁民捕魚的過程,遊客卻可以踩踏感受這門傳統技藝的智慧,低迴不已。
虎目滬上白白的點綴是野生石蚵,石滬搭建一段時間後,附生貝殼類就會在石滬上繁衍,鑲嵌在玄武岩裡,剛巧可以增加結構的強度,也因此石滬並未使用任何人工黏著劑,卻鑲嵌得頗為牢固。由於有穩定的食物與孔隙,石滬也變成稚魚成長的最佳場所。
就地取材的智慧
石滬捕魚是澎湖先民的生存法則,在「澎湖生活博物館」裡有清楚的解析。博物館內透過石滬造景的展示,演繹先民就地取材的生活方式。
「就地取材」的材料其實選擇性不多,在工法設計上,就必須讓大自然的力量與天然的材料緊密結合。石滬是以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塊堆砌而成,利用各種形狀鑲嵌、堆疊出最密合又穩固的角度,形成具有抗壓力的整體,讓每顆石頭平均承受同樣的壓力。
石材包括當地「黑石」玄武岩,還有「白石」硓--石。玄武岩覆蓋在外,硓--石包覆在內。硓--石是珊瑚礁石灰岩,富含碳酸鈣,遇到酸雨便會分解為碳酸氫鈣留在岩縫內,碳酸氫鈣還原時,就可固結黑石,讓石滬堅固不已,不畏風雨。
石滬的每一方組合都來自漁民心血的堆積,漁民從決定共同搭建石滬開始,選定股東、滬位、取得石材、載運石材、施工、維護到漁獲分配,都需要緊密的溝通和彼此的信任,有的石滬甚至歷經十幾年才可以完工。
「澎湖生活博物館」裡還有歷史數據的整理展示,作為早年的經濟來源,1950年澎湖全縣的漁獲量,石滬的產值就占了77%,相當驚人。當時的石滬與田、厝一樣是不動產,可以抵押、買賣,甚至做為遺產分家或嫁娶的基準。因此,石滬連結起的不只是人與海,更是人與人的情感。
許多在地漁民住在澎湖一輩子,石滬就是他們一生的命脈。然而年復一年,看盡石滬的盛與衰,如今靠石滬養活一家大小的曾經,已是回不去的從前。繁華落盡之後,得力於許多文史工作者的努力,石滬逐漸成為文化遺跡被修復保存下來,成為今日觀光的重要景點。
如今,俯瞰這些彷彿海上項鍊的美麗身影,不知它們是否也在海域中輕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