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但近年女性獲獎趨勢持續上升;在國別上,仍以美國為最大贏家。
女性獲獎數提升
據歷年統計,聲譽卓越的美國名校科學家始終是歷次獲獎數最多者。自1901年首次頒獎以來,共計710名研究人員單獨或與他人共同獲頒諾貝爾獎。其中,在美國出生而具美國籍人士占比達35%;若計入其他國籍人士在美國的研究成果,且於獲獎時與美國的大學有所關聯者,比例高達57%。而在美國大學中,又以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累計獲得38座諾貝爾科學獎項居冠,其次是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33座。
女性獲獎人數僅及6.2%,但比例穩定上升,由2000至2009年的9.2%增至2010至2019年的11.1%。本年度有4名女性獲獎,其中,法國學者夏彭提耶和美國學者道納榮獲化學獎(見下文),是諾貝爾科學獎項首度頒給全為女性的組合。
以下為各獎項獲獎摘要(資料來源:《中央社》)。
醫學獎─發現C型肝炎病毒
獲獎人:阿特爾(Harvey J. Alter)、萊斯(Charles M. Rice)、賀頓(Michael Houghton)
獲獎內容:世衛估計,全球有超過7,000萬人感染C肝,每年造成約40萬人死亡。C肝雖然不像B肝一樣有疫苗可預防,但已有新藥可以治癒,這都要歸功於發現C肝病毒的專家,了解C肝致病機轉,讓C肝病毒可以進行高敏感度血液檢測,消除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並有助於後續藥物研發,有效防範感染後演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大幅改善全球健康。
物理獎─探索黑洞奧秘
獲獎人:潘羅斯(Roger Penrose)、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吉茲(Andrea Ghez)
獲獎內容:潘羅斯於1965年利用數學模型證明黑洞能形成,且沒有任何東西能逃離黑洞,即使光線也不例外。他與已故物理學家霍金發表「奇點定理」,證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根策爾和吉茲透過觀測驗證理論,找出黑洞存在的證據,兩人同時研究出影像穿透與校正方法,促使天文界於2019年4月揭露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化學獎─DNA剪刀
獲獎人: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道納(Jennifer A. Doudna)
獲獎內容:兩人致力於研究如何以細菌的Cas9酵素,加上一段與DNA互補的引導RNA,成為一把DNA剪刀,精準剪下DNA片段。2011年兩人對DNA剪刀重編碼,以便在預定位置切割任何DNA分子。此一基因編輯技術能改變農作物的遺傳密碼,大幅提高農作物的抵抗力,並催生出新的癌症療法,以及有效治療遺傳性疾病。這也是諾貝爾科學獎首頒給全女性組合。
文學獎─改變與重生的詩作
獲獎人: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uck)
獲獎內容:她的12本詩集作品精準且敏感地描繪孤獨、家庭關係、離婚及死亡,也常常借用神話、史詩典故,讓私人主題更具普世共鳴,著迷於生活的偶然性與大自然不斷變化的狀態,在《野鳶尾》(The Wild Iris)詩集裡,她以「雪花蓮」(Snowdrops)描述冬天過後奇蹟般的生命又逐漸回歸。1992年,該詩集獲得美國普立茲獎,也在2003年度被加冕為美國桂冠詩人(Poet Laureate)。
和平獎─改善飢餓
獲獎人: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
獲獎內容:1961年世界糧食計畫署在美國總統艾森豪要求下成立,透過聯合國體系提供糧食援助,有2/3的工作放在受衝突影響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人民營養不良的可能性是其他地方的3倍。據估算,全球有逾8.21億人長期飢餓,還有1.35億人面臨嚴重飢餓或挨餓。2019年,世界糧食計畫署援助了88個國家、將近1億人。由於2019年武漢肺炎疫情,2020年結束前可能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
經濟學獎─創新拍賣模式
獲獎人:米格羅姆(Paul R. Milgrom)、威爾森(Robert B. Wilson)
獲獎內容:「贏家魔咒」是指在競標場上,得標者最後因付出的金額過高反而成了輸家。獲獎的師徒二人試圖了解不同競標規定的拍賣結果和最終價格,找出二者平衡的拍賣模式。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採用他們設計的頻譜拍賣機制,找出最適價格、最適買家的平衡點,於1994年到2014年為納稅人帶來1,200億美元的收益。此機制更被Google採用來拍賣線上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