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婚」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婚姻制度,位於中國雲南的少數民族「摩梭族」曾經盛行過走婚。這個制度的特殊性在於男性不娶妻,只是夜晚到喜歡的女方房間居住,隔天天亮後則返回自己母親家裡生活。
走婚的男女雙方不會正式結婚,情投意合的男女透過男方到女方家走婚,維持感情與生養下一代的方式。生下的小孩歸女方家撫養,生父不會與子女同住,也不需要負責撫養小孩,只在重要節日時會參加女方的活動,以承認親屬關係。
這種男方完全不用負責的走婚,似乎對現代男性有高度的吸引力。當一篇關於走婚的論文在台大經濟系報告時,參加的男學生們異常專注,而且發問異常踴躍。(教授評語:平常上課能有這麼認真就好了!)
母系社會
摩梭族之所以盛行「走婚」,應該跟他們是母系社會有關。摩梭族由女性當家,家族中最年長的女性為家族之首,主持家族事務,並且是耕種、勞力、消費等重大家族決定的決策者。家族的男性不用撫養自己的子女,而是負責撫養自己姐妹與其他男子走婚生下的子女,因此「舅權」非常重要。
與父系社會男尊女卑的現象相反,在母系社會中的女性享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各社會成員對性別角色的期待也與父系社會不一樣。同時,女性對於性別角色的「自我認知」也不同,例如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女性也相對比較敢冒險、願意競爭等。
經濟學研究的機會
摩梭族這個特殊的族群,不但是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長期注意的研究對象,他們也得到經濟學家的關注。美國休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Elaine Liu和中國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Sharon Zuo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即將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就是以摩梭族為研究對象。
多數的現代社會中,男性與女性的風險態度往往有顯著的差異,通常是女性比男性傾向趨避風險(risk averse)。兩位教授在這篇論文中提出的問題是:這樣的風險態度差異是天生的呢?還是後天環境養成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多數國家都長期存在著男女平均薪資差異。以美國為例,男女薪資差異雖然在1980年代以前不斷地縮減,卻在1990年代以後不再縮小,女性的平均薪資長期保持著男性薪資70〜75%左右的水準。
如果男女天生就有風險態度上的差別,這就為長期男女薪資差異提供了一種解釋。而且既然這樣的態度是天生的,也就無法用公共政策來改變。反之,如果風險態度是後天養成的,那麼教育內容、社會環境的改變,就可以透過改變風險態度來進一步縮小男女薪資差異。
▲摩梭族與漢族小學生的風險態度。樊家忠提供
先天vs.後天
為了這個研究計畫,兩位教授前往雲南省寧蒗自治縣裡的永寧鄉,去當地的小學進行研究與實驗。永寧鄉是摩梭族與漢族居民都有的地區,所以當地的小學裡兩個種族的學生都有,而且混同在同一個班級裡上課。由於漢族是父系社會,在文化上受傳統儒家的薰陶,男尊女卑的觀念很重,所以漢族的小孩在這個研究中扮演了很好的「對照組」的角色。
兩位教授透過實驗遊戲取得了每個學生的「風險態度」,然後觀察從小學一年級到七年級男女學生在風險態度上的差異。
上圖是從該篇論文中拷貝出來的,顯示了該論文主要的研究結果。圖中每個直柱顯示的是不同性別學生在各年級的平均風險態度,愈長的直柱表示愈喜歡風險(risk loving)。
該圖最有趣的現象是在一、二、三年級的時候,摩梭族女生比男生還要喜愛風險,這反映了摩梭族性別文化上特色。可是隨著摩梭族女生跟漢族的同學相處愈來愈久,她們的風險態度也慢慢向漢族接近。到了11歲以後,摩梭族女生就變得比男生更風險趨避了。
另一方面,透過漢族男女生的比較可以發現,漢族女生比漢族男生更風險趨避,而且這個差異從一年級一直到七年級都沒有改變過。
室友實驗
為了進一步驗證因果關係,兩位學者進行了一個針對室友的實驗。這個實驗的設計十分簡單:由於每個住宿的學生所分配的房間是隨機分發的,個人不能自由選擇。因此每個學生的室友當中有多少是摩梭人也是隨機決定的。
針對每個住宿的摩梭族男生,兩位學者計算出他的室友中漢族人的比例,然後透過迴歸分析來估計漢族室友比例的影響。她們發現漢人室友比例愈高,摩梭族男生的風險態度則會愈來愈接近漢族男生。換句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室友的同儕效果為「環境影響力」提供了一個清楚的證據。
這份論文的研究成果充分顯示了個人的風險態度,會受到社會的性別環境很大的影響。顯然性別意識是文化的產物,天性所造成的差異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