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以文會友」雅集趣特展 瞧瞧古人如何比優雅、比才華

清朝畫家冷枚〈春夜宴桃李園〉。局部特寫圖。
第207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目前正在展出的「以文會友」雅集趣特展,彙集了晉代到清朝文人的聚會模樣,有書法、繪畫、緙絲等形式共28件珍品,後人從中得以想像古代文人的生活樣貌。聽似無趣,但細細審視畫面細節,愉快的面容、豐富的筵席用具、僮僕林立,真想跳進畫中,享受一下古人的文人雅趣。

在沒有3C用品的古代,古人與朋友交遊,有戶外的曲水流觴,室內的美食品嚐、吟詩、鼓琴、品茗、賞畫等,豐富有趣,這樣的聚會稱為「雅集」,這個名詞也一直沿用至今。

除晉朝王羲之曾主辦過的修禊集會,北宋皇室駙馬王詵(娶寶安公主)也有「西園雅集」,元朝富商顧瑛的玉山雅集,今人則有「清翫雅集」,為華人界最大的收藏團體。

▲清朝畫家冷枚〈春夜宴桃李園〉取材自李白詩作〈春夜宴桃李園序〉。畫上有文士飲酒、女士逗弄小狗、僮僕打盹等趣味細節。此畫顏色穠麗、工整嚴謹,是清宮繪畫中華美細膩風格的典型佳作。

▲傳宋徽宗〈十八學士圖〉共有四件作品,圖中用器、家具描繪精詳,造型內斂,用色典雅,展現文人低調奢華的品味。畫中僮僕有的臂鷹控騎、捧硯執卷、奏樂備茶,氣氛十分熱鬧。  

晉唐之後,文人雅集蔚然成風,秦王(唐太宗)就曾設立文學館,敦聘十八位學士,每日分三班輪值與秦王討論經史。唐太宗登基後,十八位學士都獲禮遇。在宋元明清,也曾舉辦過許多不同主題的聚會。魏晉之後,因佛教之故,生日才受到重視,也才開始舉辦生日聚會。

▲書法家王羲之曾經寫下〈蘭亭序〉,記載舉辦的蘭亭修禊活動,九世紀才出現了以文字為本的蘭亭圖繪。該幅畫為明朝末年畫家李宗謨所繪製的〈蘭亭修褉圖〉,與會者列坐於曲水兩岸,旁邊有榜題錄出名銜與所賦詩文。人物描繪精緻,設色秀雅,場景細節豐富,饒富觀賞趣味。

▲王羲之〈蘭亭序〉原跡雖已失傳,但仍有石刻等作品,「定武版」為宋代拓本的一支,也是品質最佳的刻版。除有明確的宋、元人鑑藏記錄,還有元文宗鑑藏印,可見作品曾於重要集會中被藏家觀賞過。  

這些活動既是文人展現才華的舞台,也能相互切磋技法,還有競詩罰酒等趣味活動,是當代的重要活動。文人畫友聚會,當然也會留下相關的書畫作品,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米芾的〈西園雅集圖記〉。

幾經戰亂,許多作品都已經亡佚,後人再依文字記載而重新繪製的作品也不少。這次「以文會友」雅集圖特展中,分為六大主題:晉唐風流、雅集典範、想像雅集、亂世唱和、慶生為名、皇權宴會。

其中有幾幅有趣的作品描述了文人苦思的場景,例如:傳李公麟〈苦吟圖〉的畫中有三名文人,各自斜倚、沈吟、苦思、托腮,案上的白卷向觀者說明了「文思並非時時泉湧」,實在苦惱。

黃公望則為始終不仕的楊維禎繪畫的〈九珠峰翠〉,以三到五位好友描繪了楊維禎居住的松江地區附近風光。

清朝董邦達的〈灞橋覓句〉,描繪習以歇後語諷刺朝政的唐代鄭綮,在拜相後,因政事而心事重重,無心做詩,回覆友人詢問時,一句「詩思在灞橋風雪驢子上」成為典故,也成為後人作畫靈感。

「以文會友」雅集趣特展將在故宮展至12月25日,有興趣的讀者不要忘記攜帶望遠鏡前往觀賞,將可從畫中細細體會雅集樂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華為進軍美電信業 美國會憂國家安全
《華盛頓時報》10月20日報導,過去這4個月來,美國國家反間諜主任布萊特(Robert Bryant)已經向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簡報,…
轉型正義將席捲中國
轉型正義始於德國,指的是一個社會在民主轉型之後,對過去的極權或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迫害、違法濫權,以及因壓迫而導致的社會分裂,所做的善後工作…
3.港中矛盾白熱化 港人堅決反洗腦
2012年是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後的第15年,但該年中港間的矛盾激化,層面之多、程度之大,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香港人,忍夠了!」…
陳傑豪三十歲前身價千萬的奧祕
網路時代的來臨,造就了許多年輕巨富。多少年輕人也嚮往像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與佩吉(Larry Page),…
達賴喇嘛的絕望促台灣人覺醒
在台灣的馬英九總統說要在任內和北京簽《和平協定》之際,流亡的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卻準備放棄與中共和談的「中間道路」政策,…
全球化更須努力發展在地經濟
「一石二鳥」是很愉快的想像,但在現實上很少可能實現,要打到兩隻鳥通常至少要兩顆石頭。「摸蜆仔兼洗褲」也許不錯,但通常也洗不乾淨。…
亞洲米價創20年新高 恐致社會動盪
受全球食物價格飆漲波及,亞洲人的主食稻米價格近期攀高至1公噸500美元,創下近20年歷史新高。…
小職員求生記
早晨的捷運車廂,上班族侷促地爭取立足之地、搶奪著求生的把手,像雞籠裡擠得無法動彈的飼料雞,像擱淺的魚絕望地呼吸。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