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對鴉片戰爭的歷史背景耳熟能詳:清朝當年吸食鴉片盛行,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命於1839年禁煙,結果引發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一敗塗地。
鴉片在當時的中國十分盛行,清朝作為鴉片的進口與消費國,下場蠻悲慘的,不但眾多的百姓對毒品上癮,而且偷渡進來的鴉片導致大量白銀外流。
比較少人知道的是當時鴉片的出口地是當年英國的殖民地──印度。那大量生產鴉片的印度下場如何呢?是否像中南美洲的毒梟一樣賺得荷包滿滿?還發展出黑手黨組織,甚至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鴉片在印度
在19世紀上半葉統治印度的不是英國政府本身,而是英屬東印度公司。這個公司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公司,它不但可以發行貨幣、擁有軍隊,而且具有獨占英國外貿的權力。從這些條件看來,它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國家。
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開始廣泛種植鴉片,然後「出口」到清國。說是出口,還不如說是偷渡,因為當時清朝政府禁止販賣與吸食鴉片,鴉片根本不能合法進口。不過,由於管制鬆散與官員貪腐,鴉片仍然大量進入清國。
在英國人之前,印度並沒有種植鴉片,而東印度公司將之規模化,並且壟斷了鴉片的加工與貿易。圖1顯示當年印度一家鴉片工廠的倉庫內景,宏偉的規模令人咋舌。
儘管倉庫的規模很大,種植鴉片的農地最多只占了印度農地的0.29%。但是鴉片貿易卻占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收益的22%,可見其利潤高昂。
種鴉片對長期發展的影響
法國巴黎經濟學院的博士生Jonathan Lehne用大量的歷史資料來探索印度種植鴉片的長遠影響。這個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正面,另一個負面。
正面的影響是,種植鴉片使得當地政府設置更完備的灌溉系統,也設立更多的警察局。由於種植鴉片需要大量的水,不能只依靠雨水,所以政府增設了很多灌溉系統。而為了防止走私,警力的需求就會提高。這兩點都對經濟的發展有正面貢獻。
至於負面的影響,跟電影裡面看到的黑幫火拼情節可不相同。作者發現種植鴉片導致該地區降低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學校密度減少、健康照護減少以及識字率下降。
更糟的是,這個影響就像詛咒一樣沒有在短期內消失,不但一直延伸到印度獨立之後,也一直延伸到現代。
鴉片與教育
種植鴉片為何會導致這些負面影響呢?首先,一個最可能的解釋是,種植鴉片的地方人們可能也會吸食鴉片,同時犯罪率上升,所以比較不重視教育。但作者發現當地吸食鴉片的現象並不常見,所以這個解釋很難成立。
其次,重視教育的人可能會搬家,從種植鴉片的地區遷移到別的地方。長此以往,留下來種鴉片的人就偏向不重視教育,於是顯示出較低的教育程度。但是同樣地,作者發現種植鴉片的地區並沒有呈現出人口長期外流的現象,所以這個解釋也很難有說服力。
最後,作者發現種植鴉片的地區在印度獨立後的各項選舉中投票率偏低,也比較常選出具有犯罪背景的政治人物。因此,種植鴉片很可能導致地方政治敗壞,而這樣的政治環境導致了對教育長期的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