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推銷是成功必要的環節。如何把自己賣出去,而且賣個好價錢,是立身於世的必備技能。攀龍附鳳固然趨之下流,且看戰國時代的縱橫家,如何鼓起如簧之舌,縱橫天下。
商鞅遊說秦君 逆民情下場淒涼
商鞅是衛國人,是衞國國君的後裔,故稱為衛鞅。當時因為衛國太小無法承擔他的抱負,於是他先入魏國。商鞅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是:要找人引路。商鞅找的推薦人是魏國相公叔痤。公叔痤深知商鞅之才,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又說:「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這兩個意見,魏惠王都不採納。
後來,商鞅往秦國。這次商鞅依舊找人牽線,走的是秦孝公寵幸的閹臣景監的後門。當時秦孝公出求賢令,商鞅三次應召,第一次說以「帝王之道」,結果秦王睡著了。第二次進以「王道」,秦王嫌他迂腐。經過兩次試探,商鞅清楚了秦王的心意,於是第三次講「伯術」。孝公聞「伯術」二字,正中其懷,命景監即召商鞅。
孝公問曰:「聽說你有伯道,為啥不早說?」商鞅回答:「不是我不想說。而是伯者之術,和帝王之道不一樣。帝王之道,在順民情;伯者之道,必逆民情。」
孝公變色說道:「伯者之道,哪有一定逆人情的。」商鞅說:「小老百姓習慣眼前的小確幸,才不管百世之利。好比管仲相齊,把齊國的內政用軍政式的管理,制國為二十五鄉,然後士農工商定得死死,把齊國典章制度與生活習慣整個給改了。小老百姓哪會乖乖地樂於遵循?等到齊國強大了,君享其名,民受其利,才知道管仲的大本領。」
商鞅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是:試探對方的心意。如同他三次說秦君,前兩次是試探,最後一次精準擊中目標。一般人往往只考慮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覺強加於人,商鞅不愧是遊說高手,並不一味鼓吹「帝道」與「王道」,你喜歡稱霸諸侯而已,我就教你如何稱霸。
只有遊說術,當然還不夠。商鞅的確有大手段,他實行的就是軍國主義政策,全都是為了打造秦國為軍事大國,犧牲秦國原有的傳統。早在百里奚與蹇叔時代,秦國雖霸,但並不「虎狼」。商鞅透過「徙木立信」豎立民眾對於政府的信;然後,他為了讓百姓不敢「妄議中央」,搞了一次政治鬥爭。他藉口太子觸犯新法,讓太子的兩位老師代為受過,一個砍腳,一個在臉上刻字塗墨,於是「秦人皆趨令」,再也不敢批評新法。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商鞅不許你議政,既不准你批評政府,也不許你說好。當時部分批評變法的人,又改口說變法的好話,商鞅卻將這些「亂化之民」全部發配遠方,從此秦「民莫敢議令」。
商鞅後來被五牛分屍,下場淒涼。書上說:「商鞅之死,百姓歌舞於道,如釋重負。六國聞之,亦皆相慶。」商鞅給我們的第三個啟示是:商鞅只顧著遊說國君一人,沒有說服貴族與平民百姓。順君心,逆民情,招殺身之禍。
百里奚當年相秦,教秦穆公的是「王道」。百里奚告訴穆公:「秦國現在的都城在雍(今西安一帶),這是周朝的發跡地與祖廟。秦國有這塊王氣之地,哪天中原有變,我們就可以成就王業!」百里奚幾句話就說到了秦穆公的心裡。
秦國之有這塊地,是當年犬戎攻陷鎬京,平王東遷至今天的洛陽。於是把被犬戎占據的祖地封給了秦。百里奚教給秦王的王道,正是商湯與武王之道,順天應人,開朝立代,不僅順天意,而且順民心。
商鞅所進者為稱霸術,而且是軍國極權。如果商鞅遇見的不是眼光狹小的孝公,而是英明許多的穆公,商鞅進以「帝道」,歷史可能就改寫。所以,商鞅給我們的第四個啟示是:推銷自己可以,但是要眼光長遠,不要賣掉自己的道德底線。
蘇秦與張儀 合縱連橫有妙招
蘇秦,洛陽人。蘇與張儀同事鬼谷子門下,學縱橫之術。兩人不是修道之器,於是拜別師父,下山去尋個出仕之路。張儀回到魏國,蘇秦回到洛陽家中。蘇秦想出遊列國,於是變賣家財,為資身之費。他的母親、嫂子及妻子,都阻攔他。女人們說:「你不好好工作,賺點錢,竟想要以口舌之能,博取富貴。放棄既有的產業,去謀求還看不著的利益,有一天沒有生計謀生,後悔也來不及。」蘇秦被一家人阻擋,於是求見周顯王,說以自強之術。其實,戰國時期,周是小國,不可能有大作為。蘇秦停留在家鄉,不會有前途。而且,沒有人願意保舉蘇秦,就這一點看來,這時的蘇秦還不成熟。
後來,蘇秦發憤,再度回家,盡破其產,得黃金百鎰,製黑貂裘為衣,治車馬僕從,遨遊列國,訪求山川地形,人民風土,盡得天下利害之詳。這樣過去數年,還是沒辦法遇見賞識他的君主。
當時,蘇秦聽說衛鞅封商君,而且得秦孝公之心。於是便跑到咸陽。可惜的是,孝公已薨,而且商鞅剛剛被分屍。於是蘇秦去見惠文王。不過,這時的惠文王無心爭天下,蘇秦的策謀雖好,而且將三王五霸攻戰而得天下之術,彙成一書獻給秦王。不過,還是無法打動惠文王。他第一次遊說不是策劃不好,而是主君對於時勢的判斷。這次失利,蘇秦幾乎花光了財產。他又回到洛陽家中。
蘇秦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遊說的時機很重要。這時的惠文王,剛剛處死了商鞅,對於這些外國來的遊說之客,惠文王可說是心生厭惡。歷經激烈的改革,惠文王自己曾是受害者,因此無論蘇秦之策如何高明,他缺乏採用的動機。秦惠文王毫無稱霸的意圖。
蘇秦總結失敗的教訓,第二次出山就調整方向。既然秦王不買單,那麼他便向六國君主兜售另一套國際戰略。他利用秦國的武力崛起,恐嚇其他國家,提出合縱之策。簡單講,就是聯合六國以對抗西邊的強秦。他這套果然成功。蘇秦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是:不拘泥成法,衡量時勢,調整自己的策略。進一步來說,當遊說不成,反過來遊說其敵人,不失為妙招。
後來,蘇秦的同學張儀出場了。當初張儀去找蘇秦,因為蘇秦已經發達。張儀上門來,蘇秦一看,高興得不得了。因為,他需要有人和他唱對台,兩人唱雙簧,這合縱之策才會演得下去。於是,蘇秦用激將法,故意冷落張儀,令張儀拂袖而去。之後,蘇秦再派人去資助張儀,拿出當初進獻秦王的連橫之計。當時秦王不納,現在局勢丕變,六國一起抗秦。所以,張儀這時遊說秦王對抗六國之計,正中秦王下懷!
蘇秦和張儀這段故事,成為千古以來謀略的經典。他們給我們的最後一個啟示是,同學不是大家都站同一邊,都一個立場,一個角度。同學就是你唱一邊,我唱這邊,看似對立,其中暗合,大家各唱各的調,一起把局面做大,全天下都是咱師兄弟布下的場。遊說到這種程度,可謂入神矣!
當然,這講的是成功之例。至於失敗的例子就不舉了。韓非子寫〈說難〉,論述遊說國君如何之難!這文章說得在理,引用最後一句做結尾:「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