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163期的專欄文章中討論過〈消失的女嬰在台灣〉這個題目,文中介紹了台灣在1985年墮胎合法化之後,父母透過那時剛引進的超音波掃描進行差別墮胎的現象,讓許多原本該出生的女孩「消失」了。
在數量上,這些1985年之後消失的女孩,跟日本時代初期「被消失」的女孩數量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這期的文章就來談一談這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現象。
性別比
性別比的定義是一個社會的男性人口除以女性人口再乘以100。性別比在大多數的正常社會裡接近100,因為自然的生育率會導致新生兒的男女比接近105,男孩會比較多。但是男性在成長與工作過程中的死亡率較高,兩者平衡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的男女比接近100。
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性別比會嚴重失衡。例如十七世紀時非洲奴隸販運非常盛行,由於被擄走的奴隸多數是男性,大量販運的結果導致性別比大幅下降,在西非甚至低到只有60。澳洲早期是英國流放犯人的地方,由於罪犯也是男多女少,因此澳洲社會早年的男女比非常高,曾經達到130。國民黨政府在戰後流亡台灣,短時間內大約有一百萬的軍民湧入台灣。由於這批移民男多女少,也導致台灣的男女比顯著上升。
「消失的女性」這個詞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提出的。他發現亞洲國家普遍有性別比偏高的現象,而且光是中國與印度兩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就「短少」了一億名女性。
▲圖一:日治時期男女比的年齡變化趨勢。樊家忠提供
清朝末年男女比
清朝末年的台灣就呈現沈恩所描述的嚴重男多女少的狀態,而且是社會的常態,並非戰爭等特殊重大衝擊所造成的結果。但是,在日本統治台灣的頭20年,全台灣的男女比都快速下降,使得很多女性不再「消失」。
由於日本殖民政府留下了大量的人口統計資料,包括多次人口普查資料,使我們得以窺探當時男女比的快速變遷過程,並進一步來了解清朝女性「消失」的原因。
台大經濟系的魏凱立教授曾經撰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圖一是他整理出來的日治時期男女比的年齡變化趨勢。圖中黑線呈現的是1905年每個年齡的男女比,值得注意的是當年16~20歲的男女比高達125,這些人都是清朝末年出生的人。這個比例雖然隨著年齡上升而下降,但在40歲之前都保持在118以上,這顯示清朝時期更早出生的人男多女少的情況同樣非常嚴重。
到了1915年,16~20歲的男女比大幅下降到115左右,這些人都是日治時期初期出生的人。然後,綠線顯示這個比例在1925年進一步下降到108左右。這顯示在日本時代出生愈晚的人男女比愈低,也就愈接近「正常」狀態。
▲圖二:台灣在三個時期中,每個年齡男女相對的死亡率。樊家忠提供
▲圖三:美國、印度、日本,在特定時期每個年齡男女相對的死亡率。樊家忠提供
清治時期發生什麼事?
為什麼清朝出生的人男女比會這麼懸殊?魏凱立認為主要是因為台灣傳統社會重男輕女,使得年幼的女孩得不到等同於男孩的營養與照護,所以幼年死亡率遠比男孩高。
關於這一點,美國學者George Barclay在他1954年出版的書中提出非常明確的證據。圖二顯示的是每個年齡男女相對的死亡率,也就是每個年齡的男性年死亡率除以同齡女性的年死亡率。這個「相對死亡率」如果大於一,代表該年齡男性的死亡率高於女性;如果小於一,則代表女性的死亡率較高。
圖二顯示,1906~07那兩年以及1919~20那兩年的曲線非常接近,而且都顯示除了出生的第一年之外,從2歲開始一直到23歲這段很長的期間,女性的死亡率都比男性高。1936~40那條曲線顯示情況有所改善,但2~7歲這段期間女性的死亡率仍然較高。
在幼年時代女孩的死亡率較高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現象,因為在那個年齡階段男孩的健康天生較差,所以在同樣生活水準的情況下,男孩的死亡率會偏高才對。對比之下,圖三的黑線顯示美國在1929~31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從出生到晚年的任何一個年齡,男性的死亡率都比女性高。
更令人驚訝的是,台灣的情況也跟1921~30的印度不同:圖三的虛線顯示印度女孩在1~10歲這段期間的死亡率也比男孩低。透過這些跨國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台灣女孩在清朝時期的悲慘處境。
日治時期又發生什麼事?
日本統治台灣後,為什麼男女比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快速下降?魏凱立提出來的假說是:女性的生產力在日治初期大幅提高,增加了女孩「未來的價值」,使得父母增加了對女孩「健康資本」的投資,改善了女孩的營養與照護。
針對這一點他提出了兩個證據。第一、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在1905到1915這十年大幅增加,十歲以上的女孩做全職工作的比例從8.7%上升到16.2%;第二、同樣在1905到1915年,女性纏足率從50.3%減少到24.3%。這兩者都顯示了女性的工作機會大幅增加,生產力顯著提高。
魏凱立的「生產力假說」是不是故事的全部呢?這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來探討這個問題。可以確定的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豐富統計資料給了我們很多進一步探討「消失的女性」的機會。
參考資料:
Olds, Kelly B., 2006. "Female produ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early-20th-century Taiwan," Economics & Human Biology 4(2): 206~221.
圖二與圖三的來源:"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George Watson Barcla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