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南方書店 祖母級書店經歷了些什麼?

▲陳峻昕在社群上與粉絲互動、增加電子支付與訂餐服務等
第229期
文、攝影⊙謝平平

一分鐘內,就能從彰化火車站走到南方書店。這是一家超過一甲子的書店,全盛時期有7名員工,發行過刊物《銀星》,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物價管制政策、無版權與純文學盛行的年代。書店中的出版品隨著社會風氣更迭,第三代陳峻昕以獨立書店的方式,將原本即將關店的書店以嶄新模樣,重新活在車水馬龍的彰化市區。

回不去的營業額

南方書店由陳峻昕的祖父所創立,原先設立於光復路的木作建築中。陳峻昕父親陳潤星曾聽母親提過,開業第一天,營業額就有800元,而當時一碗切仔麵才一塊五毛錢;南方書店還設有會計、業務、店員等7人,頗負盛名,每日營業額可達到上萬元。

1968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民眾對書籍的需求殷切,書店塞滿剛上市的書籍、教科書,人聲鼎沸。那時的暢銷書是五術(山、醫、命、相、卜)、通書(農民曆)、工具書等,「還有月曆,那最好賣。」開學期間則以參考書為主力商品,當時是南方書店的極盛時期。

隨著大環境轉為工商社會,經商思維愈來愈多元,連書店也必須向前迎戰。

出版社與經銷商大戰

1990年代末期,教科書出版商跳過書店通路、直接與學校接洽,光火之餘,南方書店趕緊引進電影、奇幻叢書搶攻另一波市場,《魔戒》、《哈利波特》在當時都是暢銷書;情勢尚未穩定,第二集、第三集推出時,竟又遇到中盤商自行開設門市,新書壓到六折銷售,讓書店直跳腳。

而後漫畫成為書店銷售主力,《航海王》炙手可熱,「我們都瞄準這個市場,一到過年,小孩就會拿壓歲錢來買一整套。」

這場戰爭打得辛苦,畢竟對手還在明處,但在智慧型手機問世、4G普及化後,書店業績幾乎每日愈下,陳潤星夫婦原本打算關店,最後決定交給兒子陳峻昕打理。

 

南方書店第二代經營者陳潤星(左)與第三代陳峻昕(右)。

▲南方書店第二代經營者陳潤星(左)與第三代陳峻昕(右)。

 

書店現場的年輕世代

陳峻昕大學修習日文,斜槓身分是漫畫家,接下書店後,選書哲學以彰化在地、人文、劇場等為主,「個人喜好三分,顧客喜好七分。」與父親同樣在書店長大的他,非常明白書籍銷售是商業行為。

科幻小說巨作《沙丘》,是否還受到民眾青睞?還是大家更想看電影?陳峻昕還沒有答案,但已有長期抗戰的心裡準備。但他表示,價格是民眾入手的重要因素,即便在漫迷心中地位崇高的鄭問,開創格局的《阿鼻劍》三十週年紀念合訂本售價一千元,還是讓很多民眾頻頻觀望。

其實,陳峻昕面臨的挑戰已與父執輩不同,他透過漫畫為南方書店添上人文味道,在社群上與粉絲互動、增加電子支付與訂餐服務、提供場地出租,希冀貼近年輕世代的生活習慣。

但年輕世代還看書嗎?他直言,學生走進書店,那眼神似是走進異次元空間般,也讓陳峻昕大吃一驚,例如他們以為實體麻將是「麻將」電子遊戲熱銷後、推出的周邊商品,「象棋、羅盤,他們都沒看過,只在電腦上玩過,所以不知道現實世界真的有『象棋』。」

退休前是美商專業經理人的陳潤星也曾是創業家,見多識廣,他叮囑兒子,要辦活動、扮小丑都行,「就是別讓書店變成枯木。」

南方書店13年前才搬到此處,書店內裝重新改為寬敞的空間,增設座位,好友鄰居不時進店來聊天,書店內有種彰化專屬的樸實,「小時候書店養我,現在我養他。」陳潤星的默默支持,也讓第三代的陳峻昕在經營上,可以更放手一搏。

 

彰化‧南方書店(67歲)

主理人:陳峻昕

員工:0人

資本額:5,000元(1955年)

店址:彰化縣彰化市三民路9-1號

 

 

相關文章: 

台灣書店四次革命 獨立書店接棒實體、網路書店

南投籃城書房 宛如遊客服務中心的獨立書店

有備而來的Z世代 女大生圓夢創辦基隆樂心書室

書店不死,只是漂泊!新手書店開業8年最害怕的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四):自我評估(中)
在上一期專欄當中,我們開始介紹加拿大滑鐵盧(Waterloo)大學職涯規劃手冊中提供的自我評估方法,其中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寫下「…
老爸傳絕藝 兒子承衣缽
清晨4點鐘不到,邱益華就與兒子邱國彰一起巡視魚塭、整理漁獲出貨。邱益華很高興兒子邱國彰可以繼承衣缽:「我們父子像兄弟,第二代有決心要接班,…
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悄然試航
8月10日凌晨,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Varyag)在夜幕和濃霧掩護下,由拖船悄悄拖出大連港灣,再自行首航。由於有濃霧,…
ISIS囊中羞澀 籌資手法讓人瞠目
由於美國所領導的聯軍接連不斷的空襲,伊斯蘭國(ISIS)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金緊張。ISIS控制的石油精煉廠、油輪、…
台灣未來四年的重點是內政而非外敵
台灣大選仍然是維持現狀,這從美國代表團赴台,重申美國堅守本身基於《台灣關係法》(三項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泰國素輦象節 看大象顯絕活
泰國曼谷東北部的素輦(Surin)古以「大象之城」聞名,許多人家都養象。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是當地的素輦象節,…
荷蘭村生態園區 盡攬北歐浪漫景緻
荷蘭村生態休閒園區以荷蘭風車為地標,在台南柳營德元埤的荒蕪之地,精心打造梵谷吊橋、渡船碼頭、建物等設施,並架起白色圍籬圈養乳牛,…
攻入精品咖啡市場 「咖啡杯杯」打造綠能商用餐車
咖啡,是人文的表徵,也是溫馨的意象。台灣近二十年來的咖啡市場,從平價咖啡戰到精品咖啡,經營模式從店面拓展到行動咖啡館,「雨後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