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和教育是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很重要的事,國人也已努力多年,但面對世界新的發展,仍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我們要釐清終身教育的各種可能目標,再討論該用那些手段方法來進行,才能做好目前和未來該做的終身教育。
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多樣化學習
先就大目標來說,大家對為何現在更需要終身教育的看法可能相當一致。從生產面來看,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而且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極為快速,所以人民必須要持續學習新的知識,產業和國家才能有國際競爭力來維持高度的生產和所得。而從生活面來看,人類的壽命、所得和休閒時間都在增加之中,人們也要學習更多文化、藝術、運動、科學和人文知識乃至各種新技術,才能充分享受人生。
而這些知識能力很多樣化,很多甚至是新發展出來的,所以不可能在求學階段就全部學會,很多是要到工作乃至退休後,因應當時的需求和興趣及新發展再去學習。所以終身學習和教育變得比以前重要很多。我們要思考終身教育問題時,最須記得的就是終身教育的內容非常多樣化,而且有些是很新甚至還不確定的新知識,所以不可能一種機構、一種制度就可以決定和包辦所有終身教育的需要。多樣化和自由化是必要的做法。
很多人談到終身教育時常想到現在學校因少子化而經營不下去的問題,因此建議現存學校要走向終身教育。現存教育機構擁有的設備、人員和知識,當然可以改來從事終身教育,但由於新知識發展很快且多樣化,其中有很多可能不是現存機構所能勝任和快速反應。因此終身教育雖是某些現存教育機構可以發展的方向,但終身教育的目的是改善國家未來的發展及人民的生活,我們不能為了給某些現存機構活路,而阻礙更適合的機構加入終身教育。
現在終身教育的內容、合適的教育方式以及所需的時間都很多樣化,不宜只能由既有學校等特定機構來提供。讓公益團體、熱心人士乃至營利事業及外國機構,都能用實體和網路等等不同方式提供終身教育,可以使教育的內容更多樣化,更迅速提供必要的知識,也更有效率。這並不是說要完全自由放任不需任何政府規範和管理,而是希望政府和人民想做任何規範時,都要想到是否會對終身教育的及時性、多樣化以及效率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政府在終身教育問題上,同樣重要的是學校教育要如何配合。Adobe Stock
政府應扮演的角色
而由於生產研發事業是最須快速跟上新知識的組織,其員工或想成為其員工的人常需要不少新知識的教育,因此這些事業自己或與人合作來做相關的新知識教育,常是一種較能精準掌握最新知識的做法。我們不只在制度上要讓這些事業可以從事這類教育,也應該提供資訊及一些服務機構或機制來協助他們辦理這類教育。而機構和員工在這類教育中分別要得到的權利和義務,也要政府和有心人研究適當的制度規範,以及合理的合作模式,以讓雙方都可得到公平的報酬和保障。
1. 釐清文憑和證照的利弊
政府除了要小心別讓終身教育的權利專屬於現存機構或有限的特權單位之外,也要注意某些善意而且有不少人支持的做法可能產生的不良副作用。一個已經出現很久的問題就是文憑和證照的利弊。文憑主義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於是有些在職或終身教育變成學生以取得文憑、而學校以取得利益為目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內容不只被忽視,甚至產生廣泛的抄襲等弊端。想要維持文憑之品質的政策雖可能有其利益,但也可能進一步鼓勵文憑主義,施行上必須小心做到真正防止弊端,而不是給不良的文憑更多保證。終身教育多出於實在的需求和利益,因此不宜再用文憑來鼓勵,也不宜隨便對文憑給加薪升等等獎勵。
證照像是學校後教育的文憑,不少工作也確實有藉要求擁有證照來確保工作品質的必要。證照在目前的終身教育中已扮演重要的誘因甚至強制性的作用。但證照文憑主義也在發展之中。終身教育中哪些要證照,或哪些人員要定期強制教育,該有仔細的研究,不要讓證照和強制教育變成形式和文憑主義,而失去原本教育的目的,甚至成為某些單位的賺錢生意而已。
2. 政府宜審慎補貼經費
很多人在談終身教育時也常提到政府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出錢。在理想中,政府若花更多經費來鼓勵甚至直接從事終身教育,終身教育應該可有更多的成果。終身教育現在既然這麼重要,當然有很多人認為政府應該給終身教育更多經費。然而經濟學理指出,各種活動應該在其帶給社會的總利益大於帶給活動者私人的利益時,才適合由政府出錢負擔其間的差異。而由於學校後的終身教育多半出於受教育者工作或生活上的需求,常有明顯的私人利益,所以只要政府和社會能提供教育機會,受教者多半有能力且願意自己負擔成本,需要政府補貼的情況不像學校和基礎教育那麼多,政府不宜隨便多花錢。
由於終身教育有多樣化、短期性、小規模以及新發展甚至效益仍不確定等等特性,因此較不便於政府的管理監督。政府較多的經費支持有可能引來較多的競租也就是爭取政府補助之利益的行為,甚至有更多虛假或詐騙式的終身教育活動來爭取經費,以致反而扭曲了教育的方向。這是對終身教育的經費支持必須更小心的另一個原因。
3. 學校教育的配合
政府在終身教育問題上,同樣重要的是學校教育要如何配合。終身教育更重要了,表示學校教育不能也不必把所有未來可能要的知識都教給學生,而是只要先教一定需要且在學校時就學習會更適當的知識,並且一定要培養學生將來能再學習必要知識的能力。因此學校教育也要改革。而這部分政府的權力和責任比在學校後教育更大,該做的事更多。
古早時代的知識或政府認為重要的知識有限,例如只有四書五經,於是常要學生先把它背下來,不懂也沒關係,好像以後自然會懂。這種填鴨的思想一直流傳到現在,不少知識都要硬塞到學生的課程中。學更多當然也很不錯,但知識快速進步而使終身教育變成更重要這個現象,也表示現在學校教育要學生學的東西有一些可能會過時而變成白學的,也有一些可能未來要用時再學會更合用及有效率。而為了培養將來的再學習能力,有更多基本的知識也許又須在學校中就學會。有太多東西該學,學校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卻無法全部容納,所以學校教育內容必須仔細檢討而有所取捨。這問題必有很多不同看法和爭議,但我們必須面對它做必要的改革。
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是在學生更小時就開始注意其能力和性向,而嘗試做學習重點的分流,不符合其能力及未來發展需要的課程可以減少,而增加其有興趣和潛力的課程。這樣讓不同方向的學生有不同課程,或可減少多年來一律要背多少文言文及學多少數學這類爭議。但對學生能力和性向的判斷或學習方向的選擇也可能在後來又改變,因此也要有讓學生可以改變方向的教育途徑。終身教育變重要之後,教育應該變成一個多路線前進且有交流道可變換路線的路網,而不是以前只有一條或少數幾條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