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生影响全台的馊水油事件,各家媒体不论红蓝绿,对此是一路喊打,打到都快出汁了。因为这个包实在太大,不跳出来一起骂,铁定会被认为和卖废油的有一腿,只有蠢到某种程度的政客,才敢帮忙硬坳或企图低调。
不过,理论上应该持较高道德标准的宗教电视台新闻,对此却是轻轻放下。因为出事的企业中,正好有此团体的长期金主。甚至在上一波的「混油」事件后,还曾替这家(同样也出包的)企业发过公关漂白新闻。
这不能完全归责于钱的推力,还可能有宗教高层的「人情力」,这也引发了一个深层新闻伦理问题。过去政治或商业力量企图影响新闻,是透过钱或具体利益(与威胁),基本上还算属于「外在善」(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层次的问题。但宗教高层影响新闻内容,就会涉及「内在善」(钱买不到的东西)的层次了。
这在道德上的缺陷比一般新闻台的业配新闻还严重,因为这不只是新闻的腐化,也涉及了自身宗教制度系统的腐化。
就当代伦理学的论点,一个健全的道德观可建构在无「宗教预设」的状况下。简单来说,就是分辨好人坏人,对事错事,可不透过神佛的指引教导,你自己有脑就办得到。当然,这类发自人心的道德观,在控制力量上可能还是比建构在宗教之上道德观要来得弱。
而建构在宗教之上的道德观,往往将死后的奖惩纳入道德约制之中,所以「管得比较宽一点」,内在控制效力比较强,道德标准也可能较高。非信徒通常也认为这些宗教背景的道德观对各类道德议题都会抱持较严格的观点。
举例来说,无宗教基础的道德观所认定的「不可说谎」范围,就会比宗教道德观小许多。当早餐店老板娘对你喊「帅哥,一样照旧吗!」「正妹,今天要吃什么?」一般人认为为这种谎言无伤大雅,只是抢生意花招,但宗教人士或许认为此举已可称诈欺,是「打妄语」。
话题拉回新闻。普通新闻台做业配新闻,和宗教新闻台做业配新闻,当然后者受到的道德谴责会更多,因为你宗教电视台更应该排除金钱的压力,以高标准自律,不然从宗教团体的资助就会失去意义。
而前述那种坦护自己金主的行为呢?这又比业配更严重了,已到了类似处理「涉己」新闻不当的程度。当然,宗教新闻台播点赞叹师父的新闻也无不可,但新闻与一般拍马屁传教节目的不同,在于其「本真性」,也就是其存在本质包括了「传递真相」,少了真相,新闻节目和广告、综艺、连续剧就没差别了。
所以,如果自己人真的好,当然要报,但自己人吃大便呢?或是自己人喂大家吃大便呢?那当然也是要报。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好,求真才是求好。
同样的,食品企业确有贡献,那报没有关系。如果食品企业出了大包呢?佛祖耶稣活着也看不下去的大包呢?你应该遮盖吗?
一般的媒体盖这种新闻,那就算了,因为有些媒体就是自认市侩,走卖身路线。如果是自封为圣,标榜崇高价值,拿着高标准东量西比的宗教媒体还这样搞,只代表主事者走向腐化与堕落了。
提出内外在善里论的麦金泰(A. MacIntyre)曾指出,当制度(高层的管理模式)开始影响一个实践活动(如「新闻媒体」),使其转向外在善(钱)而放弃内在善(新闻的本真价值)时,就代表这制度开始腐化了。
当主事者试图为金主的恶行漂白,且同时觉得「这没什么」、「应该的」、「不影响修道」,甚至还「对宗教事业发展有帮助」,就代表主事者的道德判断机制已经开始崩解。当别人指出这问题,他们却拼命反驳、不肯承认时,又会加深这种腐化。
腐化到了极端,这个实践活动就会开始崩溃。不只是新闻,整个信仰体系也会崩解,因为他们已经不再为了内在善(钱买不到的幸福感)而存在,而是为了外在善(钱)来运作。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自省,不但主事者要自省,也该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自省。新闻媒体本来就是种反省的机制,不但可以帮助更大的社群反省,也可用以自我反省。所以,最可贵的新闻,不是来自没有意识形态的媒体,而是勇于承认错误,把宝贵的频道或版面资源用以检讨自我的媒体。而最好的宗教,也是把道德大炮指向自己的宗教。
宗教当然可以办电视台播新闻,但这面明镜不只照美,也该照丑。若是镜中有美而无丑,那就该小心,这或许已默默变成魔镜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人渣文本Ninjia Text」,2014年9月30日,作者为周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