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海上的澎湖大型地景「双心石沪」,双层爱心妆点着澎湖群岛的沿海。每一块就地取材的石沪都来自渔民心血的堆积,是他们一生的命脉。然而年复一年,靠石沪养家的曾经已是回不去的从前,石沪逐渐成为文化遗迹,观光的重要景点。
许多人对澎湖的第一印象,是那座伫立在海上的大型地景──「双心石沪」,双层爱心的形状,妆点着澎湖群岛的沿海。
进一步了解石沪的由来,才发现原来它诉说着人与海洋的历史关系,见证了讨海人与海长年来深切的依存。然而在捕鱼方式不断更迭的今日,石沪的历史意义已大于生存意义,「澎湖石沪群」则成为世界遗产潜力点之一。
▲吉贝屿的双沪房石沪。
▲「澎湖生活博物馆」展示澎湖人善用石沪的面貌。
海上的财富来源
早在百年前,那是还没有机动船的年代,「以海为田」的澎湖先民会由几个家庭一起搭建一座大型石沪,互相分配渔获资源,维持生计。
石沪位于潮间带上,用石块推砌而成,涨潮时带进鱼群,退潮时则阻断洄游鱼群的退路,把鱼群围困在石堤内。石沪就是澎湖先民的冰箱,也是海上的财富来源,想吃甚么就拿起渔具走向潮间带,在不同季节使用不同工具,就可以捕捉到不同尺寸的鱼种。
那么怎么在石沪捕鱼?有些渔民会拿竹篙把鱼赶进「沪房」,再拿大小不同的网子到沪房里抓鱼,抓到一些后先放进石沪上的小洞「鱼井」,等要回去时再一起带走。抓鱼的时机大潮比小潮好,冬季又比夏季好,因为澎湖地势低平,秋冬时东北季风强,鱼群会被大风浪推进沪里。
全世界的石沪不到六百口,其中五百多口集中在澎湖,吉贝岛就占了八十八口,可以说是石沪的故乡。除了位于七美岛最知名的双心石沪,澎湖本岛西屿乡的「池西虎目沪」从日治时期建造至今,是池西保存最完整的石沪,形状也很引人注目。
▲石沪因为地形、方向、潮流等因素的不同,其形状也不尽相同,图为弧形石沪。
▲「澎湖生活博物馆」将澎湖的居民生活、环境生态、历史文化做最佳的展现。
池西虎目沪让人联想到孙悟空的紧箍咒,一端连结礁岸,方便渔民走过去。石沪搭建得非常扎实,走在石沪上就像在陆地上行走一般。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渔民捕鱼的过程,游客却可以踩踏感受这门传统技艺的智慧,低回不已。
虎目沪上白白的点缀是野生石蚵,石沪搭建一段时间后,附生贝壳类就会在石沪上繁衍,镶嵌在玄武岩里,刚巧可以增加结构的强度,也因此石沪并未使用任何人工黏着剂,却镶嵌得颇为牢固。由于有稳定的食物与孔隙,石沪也变成稚鱼成长的最佳场所。
就地取材的智慧
石沪捕鱼是澎湖先民的生存法则,在「澎湖生活博物馆」里有清楚的解析。博物馆内透过石沪造景的展示,演绎先民就地取材的生活方式。
「就地取材」的材料其实选择性不多,在工法设计上,就必须让大自然的力量与天然的材料紧密结合。石沪是以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块堆砌而成,利用各种形状镶嵌、堆栈出最密合又稳固的角度,形成具有抗压力的整体,让每颗石头平均承受同样的压力。
石材包括当地「黑石」玄武岩,还有「白石」硓--石。玄武岩覆盖在外,硓--石包覆在内。硓--石是珊瑚礁石灰岩,富含碳酸钙,遇到酸雨便会分解为碳酸氢钙留在岩缝内,碳酸氢钙还原时,就可固结黑石,让石沪坚固不已,不畏风雨。
石沪的每一方组合都来自渔民心血的堆积,渔民从决定共同搭建石沪开始,选定股东、沪位、取得石材、载运石材、施工、维护到渔获分配,都需要紧密的沟通和彼此的信任,有的石沪甚至历经十几年才可以完工。
「澎湖生活博物馆」里还有历史数据的整理展示,作为早年的经济来源,1950年澎湖全县的渔获量,石沪的产值就占了77%,相当惊人。当时的石沪与田、厝一样是不动产,可以抵押、买卖,甚至做为遗产分家或嫁娶的基准。因此,石沪连结起的不只是人与海,更是人与人的情感。
许多在地渔民住在澎湖一辈子,石沪就是他们一生的命脉。然而年复一年,看尽石沪的盛与衰,如今靠石沪养活一家大小的曾经,已是回不去的从前。繁华落尽之后,得力于许多文史工作者的努力,石沪逐渐成为文化遗迹被修复保存下来,成为今日观光的重要景点。
如今,俯瞰这些彷佛海上项链的美丽身影,不知它们是否也在海域中轻轻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