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看書

琅琅讀書聲中, 拉近了與書的距離
第3期
岳玹
琅琅讀書聲中,
拉近了與書的距離,
書中的世界將不再高深莫測。

說到看書經驗,人人都有。可是,看書之道,其道大哉!先寫一個偈子再說。

迷時書關我。悟時我觀書。會心識密碼。圖文有玄機。且來張口頌。

或看留白處。尋跡逆流上。看是何人做。若解書中意。無字亦可通。

朱熹教門人讀書時曾說:「讀書是求學問者的第二事」。那第一事何在呢?這個朱熹不講。不講的用意何在?因為,那是憑讀者自己去取的,每個人看書的收穫,不在字面上的東西,而在每個人的領會。這個領會無法學,古代只教人要誠意、正心、篤敬等心地上下功夫,然後讓書本身說話,他要說多少,讀者能聽懂多少,沒有一定的。

朱熹用另一種方式說:「聖賢的言語與意思,須常常拿到眼前過,口頭轉,心中運;使道理與自家意思互相點頭,才算是功夫到了家。一言以蔽之,讀書就是要讀到自家道理浹洽透徹,才肯罷休。」

這個和我們現代人的讀書方式很不同吧!

站在另一個角度看書

從看的角度來說,一般人都著重在「說了什麼」、「寫了什麼」;可是有幾個人留意「沒說什麼」、「沒寫什麼」。然後再自問:「為什麼沒說」、「為什麼沒寫」。再思索一下:「沒說的是什麼」、「沒寫的是什麼」。然後,懂得從已知的「有」去領悟與展現更多藏在「無中的有」,那就是智慧。

從某種角度講,書像是一種高級智慧的能量儲存與傳遞裝置。文字就是其使用的密碼,讀書就是學習解開密碼,打開裡面的能量與智慧,並與之「交通」與「同化」。換句話說,讀書的深淺決定了讀者可以打開的層次與面向。

讀書如同唱歌般

解碼的方式沒有定法。但是,大抵上可以從「聲音」切入,古人叫做「因聲求氣」,從你讀書的音節頓挫,從你的音正不正,你的神氣如何,都可以察覺你和書交通的程度。

古代童子啟蒙就是背下來每日朗誦。這是讀懂古代經書最好的基本功。先生從童子的讀書聲便可知道這個孩子的領會程度。因為,童子的天性純、心地澄澈,他們讀書跟唱歌沒什麼兩樣。他們看字與看畫也沒什麼兩樣。他們沒有成見來障礙自己,因此她們更能貼近書的精神。

當然,有些書是有圖像的。古代有什麼推背圖,當代書中大多有插圖插畫,講究編排,這些都是有其獨特內涵的。這是從視覺部分切入,讓書的別樣生命形貌向您說話,你懂了,無妨和他們說聲:哈囉!

用心解碼 與書相溶

從根本上來講,文字是神給人留下來的密碼。用另一種語言講,就是符,透過文字傳遞神的作用。用另一種語言講,他就是咒,正念唸動咒語可與宇宙共振。古代的童蒙教育讓孩子念,然後有特殊使命來投胎的孩子之神念便與經書共振,然後這個孩子植入的就是那個文化的程式。

然後,孩子長大成人,隨口而出而行都是「聖人之言」。其中特優者或可透過神的啟示,讓他留下雪泥鴻爪,更豐富文化的內涵。古代中國的半神文化便是如此在人間生生不息。

書即是符,即是咒。他是不同層次生命濃縮在人間的展現形式。他像是一道門,有人以為開門就是一切了。但是讀書是第二義的,第一義都不談,都靠人自己悟。然而,對於第一義的理解與實踐反過來決定了你是不是能夠走過不同層次的門。還是反過來被文字障礙了呢?

當沒有門的時候,往往設門的都是讀者自己。那要如何讀懂、悟通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甚麼是好工作?職涯顧問告訴你
時機歹歹,面對22K的青年低薪就業環境,年輕人該如何選擇工作?而怎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好的機會又在哪裡?…
日劇《社長不是人》 職場新鮮人必看
每個人內心總有些真心話。只是敢講真心話的人不多,敢聽真心話的人更少。因為真心話很容易戳破人們習以為常的迷思,挑戰人們的固有觀念。日劇《…
從全球金融大海嘯談起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
研究生創辦網站 將有毒食品「擲出窗外」
近日,中國大陸出現了一個專門曝光有毒食品的網站──「擲出窗外」,推出後非常火爆,點擊高到網站一度癱瘓。該網站共記錄了2004年以來,…
護髮大戰
小時候最喜歡猜謎語。有一道謎題:和尚撑傘。謎底是:無法無天。 三千煩惱絲要照顧好煞費周章,最常見的是掉髮、禿頭、頭髮很油及白髮等。中醫認為…
懷舊與復古
即將入秋了,這陣子的氣候還是熱得叫人受不了。 在埔里圖書館翻看一本《老台灣柑仔店》。這樣的書或許只是茶餘飯後的娛樂消閒。…
中國機場人臉識別令人不安
一名外籍行動電話網路技術分析師馬修‧布倫南(Matthew Brennan)日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體驗「臉部識別系統」,並發推文說,「…
從夜市攤車到加盟體系 串燒品牌「焦糖楓」串出2億營收
全家便利商店也吃得到的熟食「焦糖楓」串燒,漢方回甘,口味獨特,讓全家高層主動找上門談合作。焦糖楓創立15年,如今是台灣平價串燒連鎖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