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s/watchinese.com/files/article/2019/05/0200/b200p82.jpg)
一名外籍行動電話網路技術分析師馬修‧布倫南(Matthew Brennan)日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體驗「臉部識別系統」,並發推文說,「中國機場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幫助您,檢查您的航班狀態並找到前往登機門的路。請注意,我沒有輸入任何資料,它卻準確地從我的臉部,確認了我的完整航班資訊!」
布倫南同時還上傳一條視頻,顯示布倫南走到一台臉部識別機前,該系統提示「請正視右攝像頭」。幾秒鐘後,系統便識別出布倫南的身分及其航班資訊,並用語音提示告知布倫南的航班已開始登機。
不到兩天,這段視頻的點擊量已超過200萬,多數大陸網民認為它令人感到不安。網民與布倫南討論後得出的一致結論是,在機場報到時,旅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被輸入臉部識別系統了。有網民說,從這個視頻來看,中國政府已經可以掌握進出大陸人士的個資。
網民紛紛表示,「可以確認的是,我永遠不會去中國了。」「這就是所謂的法西斯主義,這是不道德或者不好的行為。」「所有這些看起來都非常酷,直到個人數據被用於其它被指定的或者非預期的用途時為止。」
四川雙流國際機場並非中國首個啟動臉部識別系統的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在2018年10月推出了中國首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自助乘機通關系統。
事實上,不只機場,「刷臉」的相關應用早已在大陸各地使用。在中國政府的「大數據」下,火車站、地鐵、商場、劇院、學校、景區、公車、飯店、出租車等處,都在使用臉部辨識功能。
大陸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大陸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已超1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1年將高達約51億元。
「刷臉」在大陸的廣泛應用引發外界諸多疑慮。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中國研究員倪偉平曾指出,中國政府或將這一技術用於打壓維權人士。目前已有證據顯示,維權人士和少數民族群體可能因此受到個別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