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掀起的這場金融風暴,促使一些海外人士回國去找工作。這些從海外歸來的專業人士,在中國被戲稱為「海龜」(意指海歸);那些未曾出國的人,便有了「土鱉」的稱謂。海龜們畢業後留在國外工作多年,如今回國後發現,他們對中國的環境很不適應。
一位在2008年年初就談好中國國內工作,而非被解雇回來的華爾街海歸在網上談到他回國後的感受:「回到國內的金融企業,感覺國企的團隊合作很差,對有不錯工作經歷的海龜是既尊重也排斥。部門領導和同事對海龜還是有很多敵意,有時連基本工作介紹都有意遮掩。很多70年代的海龜可能還要被80後的土鱉欺負。國內同事間不暗地捅你一刀就算是對你不錯了。別指望這裡有國際大銀行裡面同事間的團隊合作。80後的人眼裡時刻放射出對出人頭地的慾望,他們對慾望的追求不講甚麼道德。你教他們一些東西,他們馬上到處當著你的面說這些都是他做的。」
「總體感覺,適應過程很痛苦,所謂適應就是不斷降低預期。海龜們最好別拿自己當回事,別以為回國就能做出甚麼事情來,在國內要做出甚麼事情來,要付出很多很多後也不一定能成。」
在加拿大工作多年的伊娃女士說,加拿大在工作單位中簡單良好的人事關係令她留戀。在國外,人們大多全心工作少有互相傾軋,只要賣力做出成果就會被重用、加薪晉級;不像在國內單位,得費心去搞人事關係,除了本職工作外還得考慮如何巴結領導、應付同事。中國人本來就擅長「窩裡鬥」,面對國內不景氣和激烈競爭的就業環境,海龜回國就是和土鱉搶飯碗。在工商界,海龜和土鱉的競爭大致還是比較平等,只是手段功夫海龜不是土鱉的對手。
而在學術界呢?目前在中國學術界中掌握權力的人士以土鱉為主,他們習慣於中國學術界的官僚化體制,本質就是保護既得利益。他們實際上討厭海龜回國,但利用海龜又能從政策上得到某些好處。
把海龜進入中國學術界的門檻加高是一貫作法,而那些功成名就的海外大腕們,根本不可能回到中國工作,卻反倒成了搶手貨。他們被高薪聘請到中國打短工,由於容易立項,招收單位的學術水平在名義上也得到提高,土鱉的地位也得到保障。這就是土鱉的高明之處,他們不會聘任回國紮根的海龜來堵自己的前程。
許多海外中國人表示,在中國,自然環境和國外難相比,工作競爭又激烈,僧多粥少,人際關係複雜,還是在國外活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