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需要人力、土地、和資本等生產要素以及技術,所以經濟成長主要須靠人力和資本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我國從二十多年前出生率開始下降,如今每年新生嬰兒人數已不到二十多年前的一半。二十多年前少生的結果,未來二十幾年我國每年可新進入勞動市場的人力將逐年減少到剩下不到一半。這種人力供給的減少必將拉低未來經濟成長的潛力。
而過去幾年我國資本增加的速度竟也大幅降低,這勢必會使經濟成長更為困難。然而政府卻不只未注意資本成長率降低的問題,並謀求正確的對策,還一再以不正確的數字和理由誇口說投資將會大增,而讓人民忽略資本成長變慢的事實。
「淨投資」的增加才見真章
資本的增加或成長是靠投資。當人們購買新機器設備或完成新建築,資本的總量就會增加。簡單來看,資本是以往投資的累積,每年的投資則是當年資本存量的增加。不過已經存在的資本會因使用、自然折耗以及技術的改變而逐漸降低其效益或生產力,最後還要報廢。這就是所謂的「折舊」。因此每年的投資要扣除折舊之後剩下的才是資本存量真正的增加。
為了做區隔,通常把一段期間所做的投資稱為「毛投資」,由其中把這期間的折舊扣掉之後才得到「淨投資」。在國民所得統計中的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即是對固定資本的毛投資,固定資本消耗則是折舊,前者減掉後者所得到的固定資本形成淨額,才是這期間內固定資本真正的增加,也就是淨投資。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的資料,我國的固定資本形成淨額呈長期下降之勢,2010年僅有2004年的69%(參見圖1)。由於歷年的淨投資都是正的,表示資本存量持續在增加,因此淨投資的大幅下降即表示計算資本成長率時的分母持續增加而分子持續下降,成長率必定更大幅下降。換言之,投資或資本成長所能帶來的經濟成長已逐漸減少。這是我國這幾年經濟成長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政府卻忽視這項重大警訊,反而故意強調虛假但漂亮的數字。政府宣傳說投資大量增加。若只由圖2中固定資本形成毛額(按2006年價格計算)來看,它由21,415.92億增加到26,367.8億,增加了23%。投資似乎大量增加,但仔細看就可發現這項增加是由於2008和2009年投資減少所造成,若和以前相比,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其實已少於2004至2007各年的金額。
政府甚至拿未經物價變化調整,也就是包含物價上漲之效果在內的數字來宣傳。圖1中的民間固定投資(當年價格)就是最近政府愛用的數字,投資金額由2009年的16,405億增加到22,049億,成長率達34%,好像政府已經做得很好。
政府高層官員和媒體甚至曾以民間投資「首破」2兆來形容2010年的投資成果。但實際情況如圖3所顯示,民間投資自2004年就都超過2兆,只有2009年低於2兆。2011年的金額預測還低於2010年。
而若把物價上漲的因素扣掉,用2006年的固定價格來呈現時,主計處的資料更顯示2010年的民間投資僅19,936億元,低於2004至2007各年(圖4)。而在政府大肆宣傳ECFA的利多的情況下,主計處預測2011年的民間投資(圖3)和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圖2)也都低於2010年,當然也就更低於2004年以來的水準。
而2010和2011年的投資中有一些還是企業為得到促產條例的租稅獎勵,在促產條例落日前先登記要在這幾年提前投資的項目,所以真正的投資意願可能更低。這麼多數據顯示投資的減少,馬政府卻一直拿2010年毛投資比嚴重不景氣的2009年成長來宣傳,若非不誠實,難道是真的不懂統計資料和經濟學?
過於看重GDP與成長率
政府不重視淨投資的原因除了是為了宣傳之外,也是因為政府太重視國內生產毛額(GDP)和經濟成長率。我在《看》雜誌上(79)期已指出,GDP衡量的是生產,忽略了出口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或貿易條件惡化的問題,而且未把折舊扣除,因此並不代表人民真正的所得。
但我們太重視GDP的結果,一方面變成追求產量的成長而忽視價格下降的問題,才有上期指出的表面上經濟成長率高,而實際上人民所得幾乎沒增加的現象。重視GDP和其成長另一方面也使政府對投資的目的產生偏差。投資的主要目的應是要增加未來的生產能力,可是因為投資是一種內需,是GDP的組成分子之一,所以政府似乎只重視投資增加馬上使當期GDP增加的作用。
其可能結果就是我們會做一些使該年需求和GDP增加,但卻不太能幫助提高未來生產和未來所得的投資。許多政府公共投資,特別是為振興景氣的公共建設,都常有這種問題,有些根本是沒有用的蚊子館或斷頭橋。
政府為提升本期GDP和經濟成長率而鼓勵的民間投資,特別是用泡沫經濟鼓勵出來的房屋等投資,也常有不太能幫助未來生產或者是缺乏真正價值的問題。這種為當期GDP和泡沫利益所做的投資,從國家的立場來看其實是一種浪費,而不是真正有用之資本的增加。
然而在這重視GDP的情況下,這種浪費卻不容易被發現,因為它們不只是提高了投資那年的GDP,將來它們折舊和報廢時,折舊金額又一次算到GDP和企業毛利之中,好像又貢獻一次。因此即使它們是一種浪費,它們在統計上竟好像有兩倍的貢獻。
只重視GDP的心態使政府不只忽略投資是幫助生產這個根本目的,甚至使政府重視投資毛額而忽視淨投資。所以用主計處的資料來看,我國的淨投資呈長期下降的趨勢,近年下降尤快(圖1),主計處預測2011年的淨投資只剩2004年的59%。但政府仍未察覺,還在大聲宣傳說投資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