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家族》這部電影改編自小津安二郎所執導的《東京物語》。導演山田洋次向逝世滿50週年的小津導演致敬,於是翻拍了他的代表作。
用食物來打個比方,這是樸素淡雅的懷石料理,其中有禪味。就在平凡不過的生活中,山田導演再一次逼使我落淚,哭得不能自已。構成的要素很簡單,二個字而已:親情。
兩老孤單閒逛東京街頭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平山夫婦獨自住在瀨戶內海的小島上。兩個兒子與一個女兒都住在東京。大兒子幸一是醫生,在家開業,與妻子生了兩個兒子,都面臨升學的壓力。女兒滋子是老二,比較自私,經營理髮店。小兒子昌次,沒有固定的工作,也沒有結婚,最令父母擔心。與老大幸一的優秀相比,小兒子昌次從小被父親忽視。
兩位老夫婦到東京看兒女與孫兒們。本來老大要帶兩老與小兒子去玩,因為臨時有急診要看,便打消了行程。後來老夫婦倆到了女兒、女婿家。女兒要忙著美容院的事,只能由女婿帶丈人去附近泡溫泉。這時,女兒向大哥提出,兩人湊點錢,送父母去住飯店。
兩個老人家無奈地在飯店裡發呆,看天空。只住了一天飯店,兩老就受不了了,便回到女兒家。百般無奈下,老夫妻只能在街上逛來逛去。老先生脫口而出:「啊,我們終於流落街頭了。」
抽不出空陪父母?
看到這裡,我的心裡好難過。導演鋪陳的氣氛,正是我們很多人熟悉的:每日的生活已經滿檔了,我們奔忙其中,這時鄉下的父母來,本該是闔家團圓,大家卻抽不出身來陪伴父母,互相推來推去。說是忙嗎?也不是全然忙得一點都抽不出空。其實,應該說是沒有心去孝順遠道而來的父母親。
另一方面,兩個老人家想來探望子女,也不想造成兒女的負擔。他們何嘗不想自己解決這一切,不勞子女費心。不過,年紀大了,又來到繁華的東京,老人家實在沒有精力打理好自己。山田導演把都市中老人的無奈拍得很細緻,很感人。
後來,父親去找以前的老朋友敘舊。兩個老人一喝酒,講起往事都是不勝唏噓。也不知道下次能否再見,兩人喝得盡興。結果,喝醉的父親夜間歸來,吐得店裡都是污穢。女兒邊清理邊抱怨,老爸只閉口不言。
失去老伴 拒絕孩子照顧晚年
另一方面,母親去住在小兒子昌次那兒,本打算幫他整理住處。不料,小兒子帶回來一個溫柔有禮的女孩──紀子。老媽媽心裡好高興,一見面心裡便有譜了。趁著小兒子不在時,偷偷與紀子交心相談,還偷偷塞錢給紀子。老媽媽滿足地說自己放心了。其實,她心裡已把紀子當未來的媳婦了。
後來,母親回長子幸一的家,上樓梯時忽然暈倒。幸一雖然是醫生,也只能趕快叫救護車。一夜間,母親便過世了。這一刻,我的眼眶濕了。山田導演點滴累積的情緒,此時洩洪似地爆發。大家都哭了。唯一沒哭的是父親,他在頂樓看著夕陽,對昌次說:「媽媽死了啊。」淡淡的一句話,襯托出他內心的寂寞。這一趟東京之旅,他喪失了唯一相伴的妻子。
山田導演還留了一手餘韻。兒女們回故鄉參加喪禮,告別式結束後,兒女與媳婦坐一塊,討論老爸今後的生活由誰來照顧的問題。長子提出要迎父親到東京同住,不過房屋得加蓋,不然空間不夠。媳婦顯然有難處。這時,父親說:「我不會再到東京去了。」語氣非常決絕,似乎抗議著這趟東京之旅。女兒插嘴要老爸同意,結果老爸說,他不會要孩子來照顧他的晚年。
劇情樸素卻有滋有味
他很喜歡紀子,把她叫來,送她老伴戴了30年的手錶。他說,他一直以為昌次是個軟弱的人,所以從不假以詞色。這幾天看他們相處,他才發現,昌次遺傳到母親的善良。很遺憾的是直到現在才發現。他把兒子托付給紀子,希望他們能攜手走過。
這部電影如高級的懷石料理,而且只是清粥與白豆腐。可是,那平淡無奇的滋味卻令人痛哭。其中的滋味是得用心去感覺的,尤其是被現代化生活雜染了五官的人們,嗜欲太深,體會不到父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無止盡的。我們卻一直以為那理所當然。
這電影非常樸素。導演平淡地勾勒兩代之間的互動方式,用老年人的視野,對比出現代社會缺乏人情溫暖的現實狀態。老去的雙親與兒孫們相隔兩地,親緣的紐帶被都市化分隔開。兒子非常有出息,是醫學博士,在東京執業當醫生。可是,除了讓鄰居羨慕,卻連一天也無法相陪。小兒子雖然看似軟弱,卻個性善良。
山田導演拍出了很多老人家的心聲。父親最後選擇一個人住在家鄉,那沒有老伴的家鄉。這三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他深深了解他們。天下父母心,他也沒多講甚麼。不過,老人家心裡清楚著,一點也不糊塗。夫妻就是老伴,他一個人等著與妻子相會在天國。當一半先走了,就更明白自己也來日無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