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國大團結 巴黎氣候協定抗暖化

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第21次會議,終於達成歷史性協議。峰會主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中)雙手比出大拇指表示慶賀。
Getty Images
第163期
許家棟

2015年12月12日,在一片掌聲中,全球氣候峰會終於通過了由195個參與國共同協商完成的氣候協議草案。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綜合性的氣候協議草案,旨在解決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暖化危機。

這場在巴黎舉行、歷經14天挑燈夜戰的峰會在不斷協商後,由峰會主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遞交31頁的協議提案給各國首腦,在隨後幾小時內取得各國的同意。

 

法國總統:歷史就在這裡

在與會者的吶喊和歡呼聲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敲響法槌,宣布本份《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在無異議下獲得正式通過。法比尤斯先前被提醒,在通過之前,需要他為協議敲響法槌。他在儀式上表示:「我被提醒應該敲響法槌。這是一個小木槌,但它意味著要完成大量的工作。」

這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初稿在12月12日遞交給大會,經由接受這份31頁草案報告的國家確認。該項協議有望將全球暖化升溫限制於工業化前2℃以內的程度。

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與代表們欣然接受這份「雄心勃勃」、直到12月11日挑燈夜戰後才敲定的協議草案。他說:「你將為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大陸、同時也為世界做出一個選擇。這將是人類的一大飛躍。」他補充說:「歷史正在來臨。事實上,歷史就在這裡。」

《巴黎協定》公布後,由134個發展中國家組成的「G7」(七國集團),包括中國在內,都對這個救援協議表示同意。南非談判代表、G7發言人迪賽克(Nozipho Mxakato-Diseko)說:「我們都團結在一起,我們很高興能帶著這份文件回家了。」集團還表示,這份最終草案的協議過程中,發出了包括發展中國家、歐洲聯盟和最不發達國家的聲音。

 

協議要點:降溫、承諾與金援

這份協議的重點為:

1. 2100年前維持全球氣溫與前工業時代的差距在2℃以內,並致力將其差距縮短至1.5℃,同時認定這將有助於大幅降低氣候變遷的危機和衝擊。

2. 各國代表認為,發展中國家須花更長時間來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因此承諾將盡快達標。各國將利用現有最佳的技術來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3. 2020年起,發展中國家每年至少可獲得1,000億美元,用以改善氣候變遷問題。但考慮到開發中國家的需求和優先解決的工作順序,在2025年前須重新訂定門檻。

這項協議是四年來幾乎所有國家共同協商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阻止地球氣候變暖的歷史性協商結果。

以下看看巴黎氣候協議對一些代表性區域或國家的影響:

小島嶼國家:這份協議中最大的贏家可說是最小的國家。吐瓦魯、馬紹爾群島、馬爾地夫、吉里巴斯和其他島國極力推動兩件事。首先是一個全球性的、盡量限制未來全球溫升低於工業化時代以前1.5℃(2.7℉)的承諾;其次,承認需要幫助這些島嶼國家處理因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等其他影響帶來的損害。雖然仍有一些但書,但最終得到了這兩點承諾。

美國:從某些方面來講,這份協議像是美國的談判意願清單。沒有設立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或財務目標,這使美國總統歐巴馬能在未得到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批准下先行接受它。這份協議允許各國制定自己的排放目標而非與他國協商,且需保持行為的透明性。

法國:幾乎參與談判的國家代表都高度讚揚法國為達成這項協議做出的貢獻。憑藉高超的外交手段,法國建構了各國交流的橋樑,讓各國相信他們的聲音會被聽到。會議前幾週,法國還遭受了恐怖襲擊,法國也因為堅持到底而贏得了尊重。

中國:中國身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汙染國家,沒有踰越任何紅線。雖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原本存在嚴格的界限消失了,但這項協議仍然反映出在貧富不同的現實下,所能達成的能力差異。不像六年前在哥本哈根舉行氣候峰會時的混亂局面,中國在本次會議中並沒有被視為阻撓者。

印度:印度在「巴黎協議」達成後,發表了不褒不貶的意見,表明其「百感交集」。在清楚知道自身排放量預計會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印度不得不承認,這份協議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還留有一些餘地,因此最終勉強接受了1.5℃的目標。

歐盟:在氣候變化議題上,歐洲人並沒有站出來成為領導者。他們幫助建立了富國和窮國的「壯志聯盟」(high-ambition coalition),但目前還不清楚聯盟要幹甚麼,只是具有象徵意義。歐盟成功地引入了旨在一段時間內逐漸達到排放指標的協議機制,不足之處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沙烏地阿拉伯:盛產石油的沙烏地阿拉伯強烈反對1.5℃的溫度目標和逐步停止排放溫室氣體的長期目標。從全球減碳共識的整體觀點,可說是失去了整場戰鬥。然而,長期目標並未特別提及來自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對沙烏地阿拉伯來說算是「短視近利」的小贏。

化石燃料行業:化石燃料行業可能是最大的輸家。這項協議標誌著,各國政府將制定新的能源政策,促進企業轉向清潔能源,例如風力和太陽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摸石過河」掛牌
啟動自貿區引發「網路特區」輿論戰 與此前高調宣傳相反,自貿區掛牌儀式出乎意料地格外低調。出席自貿區啟動儀式的最高中央官員為商務部長高虎城。…
侵犯民權 英國將廢除身分證
英國政府宣布,前任工黨政府推出的「全國身分證」制度,將在100天內廢除,所有已經發出的卡片將無效。…
米的魔法師 余政隆引領傳香飯糰走向世界
自2000年開始,耗費十餘年親至世界各地收集超過一千種米,余政隆位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的「魔米」廠房,陳列著色彩斑斕、長圓各異的米種。…
「阿信主播」陳雅琳的勵志故事
在台灣,提起新聞電視台女主播,「陳雅琳」的名字與其認真幹練、氣質清新的形象,一定會閃過許多人的腦海。即便如今已是三立電視新聞台的總編輯,…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37歲湯政翔 10年有成建立可近聯合事業團隊
沒有漂亮的學歷、沒有富爸爸、不懂得算計與心機,這樣的人,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上,真能打下一片天嗎?答案是肯定的。37歲的湯政翔就是一個例子。…
傳統信件式微 美郵局年虧80億
您有多久沒「寫信」了? 對於生活在網際網路Y世代年輕人來說,「寫信」大概是指「傳簡訊」,要不然就是寫E-mail或利用MSN、Skype、…
陌生的面孔 電影中的少數族群
不只是復仇──《神鬼獵人》(The Revenant)(新片)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