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分工角色是如何形塑的?

「男主外、女主內」這樣的性別角色分工在現代社會中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遷。Fotolia
第190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筆者曾在《看》雜誌176期討論過人類社會的演變過程中,農業技術的變革如何改變女性的社會角色分工,例如「男主外、女主內」這樣的性別分工。當時我介紹了Alesina、Giuliano與Nunn(2013)三位經濟學家發現「犁」的發明與其在農業上的運用加強了「男主外、女主內」這樣的性別分工角色。我也介紹了Qian(2013)對於中國改革開放後茶葉的種植發展提高了女性生產力,進而增加了農村家庭中女孩的存活率。

除了農業生產力的變化,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會對一個社會的性別角色分工產生重大影響呢?針對這個問題,許多經濟學家嘗試用實證資料來探討各種重大歷史事件的影響力。


 

非洲奴隸販運

16世紀至19世紀時期,美國與歐洲等國大約從非洲運送了1,200萬的奴隸到美洲。加上在航運過程中死亡人,非洲在這段期間內的人口損失可能超過2,000萬。由於被販運的奴隸當中男性遠多於女性,這就造成了母國的性別失衡,許多地區出現嚴重的女多於男的情況。

這樣的性別失衡會對男女分工角色產生甚麼影響呢?哈佛大學經濟系今年的博士候選人Edoardo Teso的最新研究發現,男性大量減少,導致女性必須取代男性的地位,去從事傳統男性從事的工作,包括農耕、打漁以及物品的買賣,這些工作經驗在文化上以及社會規範上,改變了社會對於女性角色的期待,以及女性自身對於自己性別角色的期待。

更有趣的是,當非洲奴隸販運結束後,雖然性別比很快地恢復到平衡的水準,可是文化上以及社會規範上的改變卻「回不去了」。Teso(2018)分析非洲不同地區的奴隸販運數量發現,那些當初奴隸販運占人口比例愈高的地區,在現今社會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愈高,而且擔任的工作職務層級愈高。同時,奴隸販運比例對現今男性的勞動參與率則沒有影響。

除了勞動參與之外,學者也發現奴隸販運也改變了婚姻制度,而且也是長期的影響。John Dalton和Tin Cheuk Leung兩位經濟學家發現,當初奴隸販運占人口比例愈高的地區,現今愈盛行一夫多妻制,而且這很大程度可以解釋為何現在一夫多妻制在西非比較盛行。

 


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動員了多達1,600萬名男性參與戰爭。Daron Acemoglu,David Autor和David Lyle(2004)發現,大量男性被動員的結果造成美國勞動市場上男性勞動力供給的減少,並導致了女性勞動參與率的上升,這跟前述非洲奴隸販運的情況類似。

更有趣的是,這個影響並未隨著二戰結束後消失。作者們發現,在戰爭結束後的1950年,那些原在戰爭期間男性被動員比例較高的州,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也較高。這是因為那些在戰爭期間就開始工作的女性,並沒有在戰後離開職場的緣故。換句話說,有許多女性一旦開始工作就「回不去了」,這又是跟非洲奴隸販運的影響類似。

Raquel Fernández, Alessandra Fogli和Claudia Olivetti(2004)三位經濟學家進一步探討這種「進步女性觀念」如何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他們同樣利用二次世界大戰增加了女性勞動參與這個「自然實驗」來進行估計,發現美國男性的性別觀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母親:母親如果是職業婦女,她的兒子長大後也比較可能會跟職業婦女結婚。這份研究找到了性別觀念會跨代傳遞的一個管道,同時也對一個社會的性別觀念往往長期不變提供了一個解釋。


 

共產體制

20世紀共產主義在各共產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各類傳統體制與價值在短時間之內都被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共產主義的價值觀。其中,傳統的家庭關係與男女角色往往被顛覆,女性普遍被鼓勵參與勞動。

Pamela Campa和Michel Serafinelli(2015)兩位經濟學家利用實證資料來探討共產體制對於男女性別角色的影響。她們透過問卷訪查來比較東德與西德的差異,發現兩德統一之後,那些原本曾經在東德生活的女性,不論統一後是否搬遷到西德,比較高比例的受訪女性表示職涯的成功對女性的福利跟生活的滿足感很重要。

兩位作者進一步利用戰後歐洲到美國的移民以及她們的後代來進行比較。1945~1990年間,許多移民到美國的人來自歐洲不同的國家。一部分來自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前共產國家,另外一部分來自西班牙、義大利、荷蘭等非共產國家。統過嚴謹的統計分析,作者發現那些來自前共產國家的移民對於女性應該工作的態度更為支持。

Alison Booth、Elliott Fan、Xin Meng和Dandan Zhang(2018)則是透過實驗的方法來探討共產體制對於性別態度的影響。透過實驗遊戲,作者們取得了受試者的「競爭態度」,也就是面對競爭時會採取正面挑戰還是迴避的選擇。他們在北京找了1958、1966、以及1977出生的男女性來進行比較,發現1958年出生的女性不但比同年出生的男性競爭態度還要強,也比1966、1977年出生的女性競爭態度要強。作者認為1958這個出生世代這麼特別,主要是因為這個世代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剛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為了進一步驗證他們的發現,作者們在台北也找了1958、1966、以及1977出生的人來參與實驗,結果並未發現1958出生的台灣女性有甚麼特別之處。


 

性別角色的動態發展

近十年來有許多經濟學的實證研究都發現,性別角色有長期的穩定性,例如「男主外、女主內」這種角色分工期待,在很多社會維持了上千年之久。但是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性別角色會受到某種外在的衝擊而產生劇烈的改變,改變之後又呈現長期穩定的趨勢。本文介紹了近年來經濟學界利用特殊的歷史事件來探討性別角色變遷過程的研究,可以預見這股熱潮將引領更多經濟學家投入相關主題的研究,包括利用台灣資料進行的研究,敬請各位讀者期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香港回憶錄之「涉入股市」
(續前期)到香港後,我一直想進入媒體工作,那是我的興趣,也是理想,尤其是到中國版。那時只有《明報》有中國版,但是沒有請人。…
從「綠壩風波」看中國政府的信心危機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為「工信部」)於5月19日發布了一個通知,規定自7月1日始,個人電腦製造商必須為在華銷售的個人電腦上預裝「綠壩-…
公眾人物婚外情頻傳!如何潔身自愛?
被公認為好男人代表的旅美棒球好手王建民,4月底召開記者會,哽咽述說兩年前曾發生外遇,向家人、國人道歉做了最壞示範。成龍、李鴻源、吳育昇、…
北京重拾「韜光養晦」之策
對北京來說,2011年最晦氣的還不是內部那隨時可能爆發的重重矛盾,而是外交上接踵而至的失利。最讓中共憋氣的是,對於美國的步步進逼,…
來自經濟運作的靈感:我的孟子養生原理
想寫這方面的文章已經很久了,卻猶豫再三,因為談養生,很容易流於「電台賣藥」的江湖氣,潔身自愛者多半自動避開;另一方面,…
北京300萬枚黑心粽 打工妹曝光
今年6月8日端午節前,大陸《新京報》6月3日報導了首部《粽子國家標準》將進入起草論證階段。新華網4日接著報導,…
美國高等教育的新戰場
美國的高等教育和台灣不同,乃以數量龐大的私立大學為主體,競爭激烈是這個領域的特色之一。由於近二十年來,教育投資帶來的所得回饋不斷提高,…
MR JAMIE林之晨 先做了再說
提起林之晨,不見得人人聽過,但若提到「MR JAMIE」這號人物,想必常接觸網路產業或行動軟體創新服務應用的人一定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