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史詩交流:「梵蒂岡宗座圖書館」輝映「明清宮廷」藏書

▲畫家文森佐.馬爾基於1860年左右繪製《西斯汀大廳視圖》左側呈現教宗庇護九世(Pius IX,1846~1878年在位)被樞機主教及高階神職人員圍繞接受贈禮的場景。繪畫技巧傑出,圖像裝飾的色彩栩栩如生,亦令人驚嘆。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第243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荷馬《伊里亞德》雙語版本,左為希臘文,右為未譯完成的拉丁文,上有樞機主教Francesco Gonzaga牧徽。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荷馬《伊里亞德》雙語版本,左為希臘文,右為未譯完成的拉丁文,上有樞機主教Francesco Gonzaga牧徽。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今年疫情解封,文藝界歡聲雷動,其中一項終於成行的大展即是「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由教廷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暨宗座檔案館借出42件原件、31件影像輸出作品,原件包括十五世紀《羅馬史》抄本、托勒密《地理學指南》譯本、荷馬史詩《伊里亞德》抄本;而故宮則提供明清類書與宗教圖書等,與教廷宗座圖書館相互輝映。

 

清乾隆武英殿朱絲欄寫本《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為國寶級文物。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乾隆武英殿朱絲欄寫本《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為國寶級文物。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修道院保存歐洲文史哲

羅馬帝國崩塌(時約五世紀)後,基督教從被羅馬皇帝尼祿打壓,轉而成為西人心靈歸屬;各地修道院陸續興起,執起手抄經文、收錄當地文史作品任務,加上豐富繪圖,是歐洲中古世紀歷史的最佳保存處所,也是圖書館的濫觴。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拉丁語:Bibliotheca Apostolica Vaticana)由教宗尼閣五世(Nicholas V,又名尼古拉五世)以「協助學者研究」為前提,於十五世紀,約明朝中葉之時著手興建。繼位之教宗西斯篤四世(Sixtus IV,又名思道四世)繼續擴大圖書館宮殿建築,並編制正規人員與經費,使圖書館得以永續經營。

與文藝復興同在之教宗

西斯篤四世是西斯汀小堂(義大利語:Cappella Sistina)的興建者,與富可敵國的麥迪奇家族(義大利語:Medici)有所往來——雖然不愉快者較多,因此在文藝復興相關影集中,經常會看到他的出現。

麥迪奇是因貿易而致富的平凡家族,但心思一點也不平凡,不但與貴族聯姻、創設銀行、爭取議會席次,並令家族子弟進入教會,成為教宗,握有佛羅倫斯(翡冷翠)大權長達三百年。

但撇除人性的一面,他們贊助不少藝術家、建立雕塑學校,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更為後人留下不少傳世作品,包括建築。

而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在西斯篤四世推動下,擁有許多希臘文與拉丁文的手抄本、善本圖書、圖繪材料、歷史照片、錢幣、紀念章等,收藏領域跨及神學、文史哲、法學、科學等著作,尤其舊抄本、古印本更是許多學者申請進入研究的主因,被譽為「文明寶庫」。

教廷建國 雙方友好交流

基督教成為正教後,四散的家庭教會慢慢形成信仰中心所在地——梵蒂岡,教宗可以詮釋《聖經》,權力超過世間君王。距今一百多年前,義大利統一,教宗所在的梵蒂岡遂在1929年獨立為新國家,稱為羅馬教廷(Holy See),中華民國在1942年與其正式建交。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每年與海外博物館合作數十場展覽活動,2016年「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歷任教宗在重要場合穿著之祭衣、聖器等,開啟了雙方交流的篇章。

 

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Titus Livius)巨著《羅馬史》,本篇有八位顯貴坐定,另有一人站立,地上還有許多金戒指,是描寫第二次布匿戰爭。頁面旁飾有花綵、植物百卉等元素。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Titus Livius)巨著《羅馬史》,本篇有八位顯貴坐定,另有一人站立,地上還有許多金戒指,是描寫第二次布匿戰爭。頁面旁飾有花綵、植物百卉等元素。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必看之珍貴手抄繪本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收藏大量中世紀彩繪抄本,依照其規定,只能借出三至五件,但此次手抄繪本展品相當豐富,不得不提的是,這些展品是由故宮憑藉辦展實力,多次爭取而來。

其中必看之精品原件包括研究羅馬史必讀巨作《羅馬史》,作者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Titus Livius)生活在凱撒大帝年代,該書詳述了羅馬建城到征戰過程,時序橫跨西元前八世紀至西元後一世紀,此次展品為十五世紀華麗的羊皮紙手抄本。

 

托勒密作品《地理學指南》,他提出的投影法就繪製在內容中:彎曲子午線向上匯聚,並有彎曲的平行線。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托勒密作品《地理學指南》,他提出的投影法就繪製在內容中:彎曲子午線向上匯聚,並有彎曲的平行線。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提供

 

雖無古輿圖 但得托勒密大作

科學方法興起之前,西方就有地圖製作,古希臘科學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可說是先驅,而這次早期地圖、航海大時代地圖雖未能到台展出,但有托勒密以經緯度繪製歐亞非地圖的《地理學指南》,也有影像輸出之《黃道十二宮》。

托勒密生長在埃及,有亞歷山大圖書館作為研究基底,三本重量級著作包括天文、地理到占星,尤其《占星四書》到現代還被不斷翻譯與學習。

《地理學指南》上有投影法繪製,在文藝復興年代被發現,讓歐洲人可以重新繪製地圖。大航海時代初期即以托勒密地圖為本,而他在西元二世紀所提出的看法,透過實測與儀器,今人也進行部分修正。

地圖部分,有〈梵蒂岡與花園〉、〈巴黎〉等精緻銅版畫原件展出,或稍可彌補遺憾之情。其他精彩原件還有希伯來文與拉丁文的《摩西五經》、西塞羅《論演說家、演說家、布魯圖斯、論最好的演說家》、佩脫拉克《俗事詩片》、十三世紀後相當普及的《時禱書》、荷馬史詩《伊里亞德》十五世紀雙語抄本、南懷仁《新製儀象圖》,另也有西元前五世紀的銀幣等。

而影像輸出作品則有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最早作品之《維吉爾作品集》、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為但丁《神曲》繪製的插圖、水彩《西斯汀大廳視圖》等。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編之《康熙字典》。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編之《康熙字典》。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元朝劉因《四書集義精要》印行字體秀美、裝幀雅緻。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元朝劉因《四書集義精要》印行字體秀美、裝幀雅緻。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清皇室典藏宗教珍品

紫禁城大量收藏明、清二朝皇家稀世珍品,故宮這次也挑選具有國寶身分的《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另有《康熙字典》等文物進行展出。

除了類書(以類相從之系列書籍)之外,清光緒皇帝曾將乾隆皇帝設立之藏書閣「天祿琳琅」重新點校,並發現許多珍本,例如南宋蜀刊之《新刊唐昌黎先生論語筆解》、元朝劉因《四書集義精要》等,印行字體秀美、裝幀雅緻,均在此次展出之列。

 

國寶文物清康熙朝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是清朝首部藏文《大藏經》。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國寶文物清康熙朝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是清朝首部藏文《大藏經》。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為呼應梵蒂岡之宗教身分,故宮選出鑲嵌珠寶、以泥金寫成之國寶文物《龍藏經》,總集釋迦牟尼佛畢生「教法」與「律典」之藏文譯本,也是清朝首部藏文《大藏經》,製作嚴謹、裝幀富麗堂皇。

現場還有明清重要善本圖書,如宋朝《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孔氏六帖》、明朝《文淵閣書目》等,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往觀賞。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時間:2023年3月11日起至2023年7月16日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103、104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天國世界」究竟存不存在?
「天國世界」或是「天堂」是否存在,對於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來說,永遠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兩極。對於眼見為憑的人來說,…
彭斯命中了四大歷史謊言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月4日發表震撼性演講,回顧了美中關係歷史,表示美中關係曾有著很好的過去,…
先知諸葛亮 順應天象造就文化
世事如棋,天下三分,兵爭天下,王者治國。一千七百多年前,漢代氣數已衰,群雄並起,逐鹿天下。亂世,正是人才馳騁的舞台:有英主、有奸雄、有賢相…
預言中的大瘟疫
一場不明原因的武漢肺炎疫情,將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攪得天翻地覆。隨著疫情擴散、多地封城,無數的人在無助、在恐慌中度過每一天。…
如魚不得水
人人臉上寫著一個「苦」。即便他平時用多麼昂貴的保養品呵護,用多麼高超的化妝技巧裝飾,甚至動刀整型致身傷命喪,這張臉──兩側草頭眉、…
中國股市:政府與國企的提款機
北京一直聲稱要大力推行金融改革,成為「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與國際接軌。但今年的中國股市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因為政府政策作用,…
IMF 砸400 億美元 烏克蘭亂局有解
在德國、法國、烏克蘭與俄羅斯歷經14個小時的周旋後,烏克蘭和平談判終於在2月12日上午10時於白俄羅斯的明斯克(Minsk)達成協議,…
花博統計數字的玄機
台北市政府花了130億以上的經費辦理國際花卉博覽會,但很多人批評它浪費而且規劃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