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太阳花学运反黑箱服贸行动历经24天,在4月10日学生们从议场内走出后宣告落幕。
318占领立法院行动是网络串连的产物
台湾早已是网络化社会,网络化的公共领域,让公众得以藉由社群媒体,对公共议题进行信息分享、意见交流。
318占领立法院行动,正是网络串连的产物。先看看3月18日晚上,也就是学运的第一天──从反服贸抗议晚会,到攻进立法院,学生与民众不断透过Facebook、PTT(台湾知名电子布告栏论坛)等媒介,传递信息、广为号召。「如果不是及时讯息的传播,怎么可能越晚聚集的人潮越多,又怎么可能确保立院内的学生不被驱离?」新媒体「沃草」(Watchout)发言人林祖仪说。而当晚乃至隔日,许多传统媒体的报导并不全面,甚至带着观望的态度,报导的篇幅也十分有限。
基于对主流媒体报导不信任等因素,在运动发生的过程中,「新媒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利用UGC(使用者原创内容)、社群平台,随时发布文字、影片,展现群众集体创作的力量。
中正大学传播系副教授胡元辉,因此称这类「新媒体」为「第三类媒体」。第一类为商业媒体,第二类为公视、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国营媒体,第三类媒体则包括独立、公民、小区、草根、学生媒体等。第三类的「新媒体」在台湾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因社会运动或重大事件出现,包括此次太阳花学运的英文网站「4am.tw」──24小时内完工,半天已吸引超过50万浏览人次,其中三成来自海外。
第二种新媒体,不属于任何财团,也不是由政府支持或纳税人支付,在这次太阳花学运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沃草、零时政府(g0v)、新头壳、苦劳网、台湾民报、公民行动影音数据库等媒体,报导取向本就和传统媒体有所差异,尤其反应了社会的多元价值。
第三种一般称作「公民媒体」,举凡个人的部落格,或投稿到以部落格型态汇集地区新闻的「PeoPo公民新闻」、优质新闻发展协会筹划的「We公民新闻」网络平台、「新头壳」的公民联机等,皆可称作「公民媒体」。这几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发挥不同的功能,传达出独立视野和另类观点。
不到3小时就募资完成,3月29日登上全球发行量24万的《纽约时报》国际版广告:「Democracy at 4am」。4am.tw提供
中正大学传播系副教授胡元辉认为这次太阳花学运兴起的「新媒体」可归类为「第三类媒体」。丹尼尔摄影
推动4月10日于《苹果日报》、《自由时报》刊登太阳花学运全页纪录的沃草(Watchout)发言人林祖仪。曾允盈摄影
新媒体的优势 每一个公民都是内容制作人
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自己生产、自己传播、自己响应,每一个公民都是内容制作人。
胡元辉提到,「观点」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传统商业媒体的所有权是财团,媒体多与财团、政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而容易影响观点。而公共媒体(如公视)虽是由政府拨预算独立经营,但由于经营结构的因素,收视规模也没那么大,同时为了寻求多数人的接受,会趋向相对保守的观点。
因此,「新媒体」是因个人或某一群人认为现有的媒体报导不能满足,必须把不同于主流的声音传达出去而出现的产物。
以太阳花学运为例,「台大新闻E论坛」最初主要的成员是台大新闻所的学生,事件发生时,他们正巧在现场实习采访。当抗议学生冲进立法院,他们跟随学生进入并进行报导。从那一天起,台大新闻E论坛开始传递来自立法院学生的所有消息。他们曾说:「主流媒体不做事实报导,我们自己做。」抗争最激烈时,几乎每十几分钟就会发出一则第一线的报导,确保立法院议场内外的消息,能忠实被民众看见。
来自「新媒体」的信息,在此次运动中被广泛吸收和分享。其实2008年野草莓学运时,也有现场LIVE直播,并不是新鲜事,但是当时技术尚未成熟,频宽也不大,平均只有约三万人收看。太阳花学运直播的浏览量高达几十万人,除了网络技术成熟,群众对新媒体的接受度也正在提高,另类媒体或独立媒体的影响力,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大。
新媒体影响媒体生态 改变媒体结构是关键
新媒体的影响力在太阳花运动中充分发挥,并不代表传统媒体不再受到阅听者的关注。根据收视率调查公司「AGB Nielsen」数据调查,在学运的带动下,电视新闻频道平均收视成长了35.5%,其中以年代新闻台成长96.32%为最,其次为壹新闻的86.83%、三立39.22%;收视下滑的有TVBSN新闻台18.84%、东森新闻7.75%。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的特质正影响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无论是直播式的,或者随采随发,都使得传统媒体开始思考,如何让新闻更加实时化反应事件的进展。传统媒体开始操作24小时LIVE新闻转播、政论节目与名人观点轮播等,这是「传统媒体的进化」。胡元辉认为:「面对所有人的检验,新媒体会对传统媒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约制和加乘作用。」
立法院外各种诉求传达民众心声。李唐峰摄影
立法院议场内,学生设立「媒体组」负责响应媒体的提问。李唐峰摄影
传统媒体失职 是学运发生的根本问题
回过头看传统媒体在太阳花学运的效应,占领立法院事件发生之后,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场民众对宪政体制不满,进而行使抵抗权的公民不服从运动;同时却有媒体解读为暴力的抗争活动。
为甚么有这么不同的解读?肇因于经营者的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关连。
太阳花学运显示与民众声音贴近,展现多元价值的「新媒体」时代早已来临。Getty Images
抗议学生拿着「报导不实、拒看中天」的标语。刘祖澔提供
立法院议场内媒体轮班守候,学生用便利贴排成「你们不孤单」相互打气。李唐峰摄影
太阳花学运期间,传统媒体SNG车随时在立法院待命。李唐峰摄影
4月4日,中天新闻台「新闻龙卷风」节目播出后,NCC接获近六千件申诉,民众陈情该节目物化女性、使用不当言语抹黄学运。中天新闻台被认定违反公序良俗,遭开罚50万元。太阳花学运退场前一晚,中天新闻台导播柯明志,在议场内对学生说:「你们很棒,我做到这个礼拜天!」此段影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柯明志虽称离职是家庭因素,但引发的热烈回响,正与学生、民众反对媒体的强烈预设立场有关。
若只有单元声音,无疑违背了新闻媒体「求真」的本质。2012年,因为担忧中国政府控制台湾媒体,危害台湾言论自由与民主发展,学生团体「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提出反对「旺中案」(旺旺中时媒体集团,2011年起向NCC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提出并购国内主要有线电视系统业者之一的中嘉网络),并声援《苹果日报》工会,提出团体协约与编辑室公约,自主形成有力的抗争力量,也让更多人关注「反媒体垄断」的价值。太阳花学运中,不少学生曾有反媒体垄断的社会运动经验,深知媒体结构问题亟待改变。
胡元辉进一步谈媒体的失职:「早在两岸签署ECFA时,商业媒体如果可以很快反应,提供民众信息,并提出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也许我们国家就免受这场民主政治上的消耗。所以从某个角度上讲,这是台湾媒体失职衍生出来的后果。当然不是单一因素,但为甚么媒体不能发挥更好的功能,让民主政治走得更稳?」
如果媒体总是忽视甚至扭曲两岸议题、产业发展、多元声音的传播,无疑失职。民众平时根本无从关注,因此传统媒体怎么能在此时反问:「你知道两岸服贸是甚么?」因为找出有意义的题材,引起民众的讨论,本就是媒介应该发挥的功能。
经过这场精采的公民运动,许多团体和学生开始意识到,媒体对于一个议题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更多人觉醒去诉求媒体结构的改变。「我们应该让台湾媒体维持多元竞争,能在其中起到正面作用的多元生态。」胡元辉谈道。
与民众声音贴近,展现多元价值的「新媒体」时代早已来临,在这场太阳花学运声势惊人。然而与此同时,仍然必须继续促成《反媒体垄断法》等相关法案,才能进一步推动媒体结构的改变,深化台湾民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