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东往北出了关山镇,右转进入南横公路的起点。不远,一座印有布农族图腾的加油站映入眼帘,再往前,横跨马路的天桥上,「欢迎莅临海端乡」几个大字热情招呼着来宾!
海端,是布农族的原乡!顺着竖立在天桥正中央指向空中的巨箭仰望,蓝天白云如此清澈,环顾四周,鲜黄翠绿相间的台湾栾树、原住民图腾石雕以及路灯上猎人射箭的标志,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布农风情!
布农文物馆和布农传统文化园区,就座落在天桥两侧。这里保存了布农族的传统文物,是认识布农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南横公路从这儿往前延伸,经雾鹿、利稻、向阳、垭口,直到高雄县。只要不赶时间,经过这儿,都值得停下脚步,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纯朴自然风光。
怀旧照片,记录布农生活足迹
布农文物馆园区入口处,竖着拉马他星星石雕像,碑文上详细记录了这位布农族抗日英雄的故事。原本散居在高山深谷中的布农族,日据期间因日人强迫下山而激起抗暴行动,拉马他星星是其中的代表,也写下这一页血泪交织的奋斗史,流传下来让子孙知道,布农族祖先有着维护族群命脉而永不屈服的无私和勇敢。
布农文物馆是一栋三层楼高、内外布满木雕图腾的雄伟建筑。一楼是南横旅游服务导览中心,提供完整的旅游咨询服务。二楼故事馆,每年会依不同的主题办特展。三楼的常态展示区和视听室,展示布农传统生活器具衣饰等。
从一楼到三楼斜坡走道的两边墙面,挂满了怀旧老照片,记录着海端乡布农族人从日治到光复初期,再到四、五十年代的生活点滴。照片让过去的足迹并没有随着耆老的凋零而消逝,反而鲜活呈现,让人恍若走进时光隧道。
浏览时,馆内工作人员指着照片告诉我:「那是我的阿嬷,我在这里。」照片中的小小女孩,经过时光洗礼,化身眼前成熟丰润又美丽的布农妇女。
打耳祭、收获祭、新年祭,在广场上完整呈现
拥有乐天豪爽性格的布农族,传统生活以农业和狩猎为主。文物馆两侧,分立着射箭的勇士和以杵捣臼的妇女,正前方的大型表演广场,是举行活动的场所。传统的祭典文化如打耳祭、收获祭、新年祭等,在这块广场上完整呈现。
布农族是优秀的猎人,善于猎狩又取之有道,狩猎回来后还要报战功。游客想体验猎人射箭的英姿,可以请文物馆安排,学习布农族猎人举起弓箭的豪迈。
坐在广场阶梯上,静静倾听,远方似乎传来布农族独特的八部合音,没有歌词、逐渐上升的和音,是向天神传达最真诚的敬意。在这儿可以感受到传统其实并不遥远,只是被时空隔开了;布农族人透过静态文物和动态活动,将传统和现代连结,让文化不断层。
各族群创作,展现深层文化
2010年岁末来到文物馆,正逢「『缘』来我们在一起」特展开幕。很幸运的,我们亲耳聆听到海端小区布农族传统古调吟唱班天籁般的歌声,歌词充满颂赞天地的欢欣。这群演唱者都是耆老辈分,却有着如赤子般的纯真自然,十分动人。
免费参观的特展,结合了不同族群的创作。海端乡余尚志乡长特别强调,虽然族群不同,但生命的来源是一样的,大家因缘分而相聚,一起努力传承文化。风趣幽默的余乡长,热情亲切地和乡民互动,展现大家长的风范和慈爱。
精致的特展呈现作品背后的深层文化,有人说能看到真是幸福。其中最远有来自兰屿雅美族国宝级造舟工艺师张马群、张世凯父子的拼板舟。张世凯的问候语十分温馨:「各位家人好!」没有华丽的词语,有的是把大家当作家人的纯朴和真挚。
广场上排队射箭的小朋友,让平日沉静的文物馆,寒冬中洋溢着欢乐和阳光。承办人高金兰告诉大家,这是祖先传下来的文化,将展到2011年3月27日,可以预约导览,或安排部落深度旅游。
咪呼咪尚,我的布农族朋友
布农族人十分热情,一位初见面的妇女用布农族语跟我说:「很高兴认识你!」当我学习用布农语讲这句话时,她又告诉我,下回再来时,要改说:「很高兴遇见你!因为我们已经认识了。」
虽然记不住这么多种的问候语,但「咪呼咪尚!你好吗?」却是简单又亲切的布农族问候,其中也有「祝你平安」、「祝福你」的意思。在离开文物馆的路上,充满感动的心里想着:「咪呼咪尚!我的布农族朋友,下回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