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力:该教吗?如何学?(之一)

就业力:该教吗?如何学?(之一)
在学校教育当中,真的有办法教就业力吗?学生又要如何学?Getting Images
第9期
刘孟奇

前上公视一个谈话节目,节目当中主持人拿出一个广告牌,数据源是某个媒体对于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个广告牌分成两栏,在右边那一栏,学生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是「提升大学教育质量」,在左边这一栏,学生最关心的青年议题则是「就业与失业问题」。

我没有看到这个调查的详细内容,也不知道它的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准确程度姑且不论。无论如何,就我个人与年轻人的接触经验来说,这个调查结果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说,有许多年轻人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如何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在毕业以后,能够面对现实职场的竞争与挑战。

我自己在一些演讲或对话的场合,也会提出上面的观点。不过,在我的经验当中,这样的观点经常会面对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是,在教育中强调就业力,会不会使教育成为「以就业为导向」,因而窄化教育内容、扭曲教育本质?第二个疑问是,「强化就业力」的理念很好,但是课堂毕竟不是职场。在学校教育当中,真的有办法教就业力吗?学生又要如何学?

接下来,我想试着来回答这两个疑问。

迷思与事实──强调就业力会扭曲教育吗?

我认为不少人会担心「强调就业力会扭曲教育」,其实是基于以下三种迷思。

迷思一:强调就业力会使得学生过于功利取向,丧失求知热情。

事实是:许多年轻人会失去学习及上课的动力,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以及「学这个要如何用」?相反的,在我的调查经验中,从没有见过一个「对于自己的职涯发展有清楚方向及规划」的年轻人,会因而丧失求知热情。如果一个学生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亦即知道现在所学与自己未来的理想生涯发展有何相关,同时知道如何「学以致用」,也就是知道课堂所学与现实世界如何产生关连,这样的学生通常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学习态度与求知意愿。

举例来说,目前国内有一些实习制度做得相当不错的学校,他们就发现,实习制度最重要的效益之一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大幅提升」。同样的,授课的老师也会学到一件事:面对有过实习经验再回来上课的学生,要特别用心备课,因为这些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听讲、缺乏反应,而是会主动发问,并且希望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答在实务经验中产生的疑惑。在这种情境中,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提升,连老师的教学也会「被迫」进步。

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主动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是最重要的核心就业能力之一。在知识经济中,恐怕也并没有「失去求知热情,但拥有就业能力」这种事情。

迷思二:强调就业力会窄化教育,学校教育应该更为全面,而不应只是教导「一技之长」。

事实是:培养核心就业力,本来就是要避免学生只会一技之长。简单地说,在知识经济与全球竞争的潮流中,现在年轻人要面对的就业环境是:产业结构快速变迁,工作内容日新月异,转业转职也司空见惯。要在这种就业环境中生存发展,年轻人不只需要专业技术,更需要一组可以在不同工作岗位上都能让其胜任工作的「可转换、可携带的」核心就业能力,例如:表达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习新知的能力、稳定抗压的能力等等。

如果一个年轻人只具备专业技术,但缺乏核心就业能力,恐怕就很难把工作做好。举例而言,一个工程师的工作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完成,这就要求他必须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制造业越来越重视客制化与服务营销的时代,与客户打交道的能力也会变得相当重要。而不管是要在团队中发挥所长,或是要让客户感到满意,都需要表达沟通及稳定抗压的能力。这些能力显然都是学校教育应当培养的基本与全面的能力。

迷思三:在教育中强调就业发展,会让年轻人轻忽了更基本的生命价值,有违「全人教育」的理想。

事实是:成功的生涯教育,第一步就是要让年轻人先了解自己的基本生命价值何在。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发现要找到一个工作不难,但是却很快就感到彷徨焦虑,通常不是因为薪资太低,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也就是说,他们或者未曾认真厘清过自己的基本生命价值,或者不知如何将自己所重视的生命价值,透过现实的就业发展路径予以实现。相反的,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所重视的生命价值,通常也就会有成功的生涯发展。

现实一点来说,年轻人离开学校后,大部份终究要进入就业市场。他们不只在就业中达成经济独立、负起公民责任(纳税),更要从中找出能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能力,而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能贡献社会。如果一个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却发现自己达不到上面这些目标,我们实在很难想象,这样的「全人」可以说是没有严重缺憾的。(待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福州菜新利大雅 懷舊中尋找新感受
台北西門町在一般人眼中是個屬於年輕人聚集的場所,各式燒烤店、西式餐廳比鄰而居,為的就是能夠抓住總是在求新求變的年輕人的胃口。然而在峨嵋街口…
甘銘源研發「竹桁架」系統 台灣首座大跨距竹構建築啟用
許多人對竹子的印象不是美味的竹筍、就是高山上瘦削的箭竹,與建築鮮少有關聯,但近年以竹來創作的建築師都有令人驚豔的作品。…
我們,擋得住嗎? 西施與孔方兄的誘惑
西元前494年,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所敗。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之後,派出絕色美女西施到夫差身邊。夫差從此日漸荒廢朝政,沉湎溫柔鄉。…
李白醉酒,中華詩歌大開另扇門
大幕拉開,舞台上是一種東方式的古老,一輪皓月在西,音樂悠揚,一隻高舉的手臂攫取了觀眾的目光。一罈酒、一名清瘦的書生,在舞台上起身的原來是「…
從企業策略看中共五大政治錯誤
治理國家好比經營企業,在全球經濟緊密以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民間企業及公民社會力量抬頭,轉變了傳統政府體制及國際權力政治。…
義美高總:政府要加強「溯源管理」
談到這次掀起軒然大波的塑化劑食品風暴,義美總經理高志明不自覺地加重語氣,強調政府應該要做好「溯源管理」。 「從製造廠商著手,…
美日中房價收入比 誰最高?
中國的房價已經上漲多年,但4個月以來,中國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開始感受到真正的泡沫壓力。近來,有學者把中國與美日的房價相比,…
「上訪」尋找戲劇裡的包青天
北宋名臣包拯,也就是戲曲裡廣為人知的「包公」、「包青天」,古代小說《七俠五義》裡的主人翁,如墨的鐵面加上額上的一彎蒼白明月,又被暱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