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讲究饮食健康,也越来越注意食品的营养成分。在购买包装食品时,是否曾经确实检视成分标示?看得懂标示吗?经常有食品的成分标示误导人们购买,以为对健康更好,实则不然。健康饮食的第一步是选择对的食物,不被包装噱头混淆视听,才能吃得安心。以下是9种常见且不可不知的食品标示陷阱:
1. 纯天然:「天然」意指食物没有人造成分,因此较有益于健康,但实际并非如此。例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并没有严格管理这个用词,许多声称「天然」的食品却添加了化学剂及人造物质。控管肉类及家禽的美国农业部(USDA)对「天然」有比较明确的定义──没有人造成分以及最少的加工处理,但是被允许在成长过程中施以抗生素或荷尔蒙的肉类、家禽制品,也允许贴上「天然」(natural)标示。
2. 有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有机生产的食物一定比一般食物更健康,因此,即使标示为「有机」也不能保证对食用者更好。「有机」产品总是比一般产品更贵,但很可能只是比一般产品的盐、糖、热量等成分的比重较低,纤维及营养成分较高而已。
3. 低卡:市面上诉求「低卡」看起来十分诱人,以为可以安心尽情享用。消费者可能不知道,在计算热量时,以100公克或100毫升代表1人份,因此食品标示表应注明这是「几人份」。一般贩卖机和便利超商贩卖的饮料或零食很容易被误以为是1人份,看到「热量20大卡」便放心、开心地吃掉整包零食,却疏忽了另一关键标示──本包装含「15人份」,结果却吃进了300大卡。
4. 多谷类:从面包到洋芋片等越来越多食品,往往会夸大声明是「多谷」食品。「多谷」(Multigrain)可能会被认为是全谷(wholegrain)或「全麦」(wholewheat)的同义字,让人联想到有减少心脏病、糖尿病及饮食疾病的功效。其实,多谷只是指食物由少数几种谷类做成,可能全部由少数几种谷类制成,也可能是取自加工精炼的部分。
5. 不含反式脂肪:液态的植物油虽然比较健康,但是不利于运送及制作甜点,因此,通常会将植物油「氢化加工」转为固态植物奶油,便于使用及保存,但是却改变了部分脂肪酸结构成为「反式脂肪」。医学上发现,反式脂肪可能引起胆固醇偏高,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许多国家都严格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的比例,例如:丹麦规定不得超过油脂的2%,瑞典是5%,法国是3.8%,台湾规定100公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必须低于0.3公克或0.3毫升。业者声称的「不含反式脂肪」,其实,并非「完全不含」,除非这项食品「没有氢化油」,反式脂肪的含量才是零。
6. 高纤、高钙:「高纤」表示每100公克固体食物至少包含3公克天然膳食纤维,「高钙」表示每100公克固体食物不少于240毫克钙质。食品包装注明「高纤」不一定含有高素质的天然纤维素,因为菊苣纤维(inulin)、麦芽糊精(maltodextrin)及葡聚糖(polydextrose)也被业者算入纤维,但这三种是次等纤维,无法证明和水果、蔬菜及全谷天然纤维有一样的健康效果,食用过量的菊苣纤维也会导致肠胃不适。此外,食品成分表大致上以含量由高至低排列。业者虽然声称高纤、高钙,但其排序可能只是在中间或更后面,可想而知其成分「高得很有限」。
7. 含有海盐:食品中含有海盐,乍听之下似乎非常天然,有益健康,实际上并没有明显证据显示其优于精盐。同重量的海盐和精盐含有相同数量的钠,只是海盐测出有镁、铜等矿物质,但是含量很低,没有实质营养效益。
8. 增强免疫系统:有些产品会笼统地标示可以「增强免疫系统」,事实上,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种功效。较正确的说法应是「维持」或「强化」身体的何种机能,例如:降低高血压、降低胆固醇等。如果没有明确提出含有甚么成分,因而可以治疗或预防甚么情况,就表示标示有漏洞,业者也不会有任何责任。这类含糊字眼最好都不要采信。
9. 含丰富Omega-3脂肪酸:研究证实,鱼油对心脏很好,于是自美乃滋到花生酱等食品都声称添加了Omega-3来吸引买气。Omega-3的主要来源是鱼油,可是很多食品里添加的却是取自植物亚麻仁(flaxseed)的亚麻酸(alpha-linolenicacid,ALA),这类的Omega-3含量低,无法证实具有任何实效。摄取Omega-3最好的来源是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