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許多身處外地的人會回到家鄉和家人一起過個溫馨的中秋夜。中秋節除了全家人一起賞月外,不外乎吃月餅、文旦以及烤肉。除了台灣特有的過節方式──烤肉之外,吃月餅與文旦可是由來已久的習俗,尤其是月餅,即是古代留下來的傳統。
為甚麼中秋節要吃餅?吃的是文旦而不是其他水果呢?其實這背後都有一些小故事和歷史緣由。
餅內藏訊息 中秋起義
關於月餅的起源,大家可能會立刻想到「八月十五殺韃子」這個歷史故事。
相傳元朝末年,朝廷的腐敗統治使得漢人苦不堪言,當時還是反抗軍將領的朱元璋,準備在中秋起義聚集百姓抗元,但是元軍防守慎密,訊息難以傳遞;於是劉伯溫獻計,放出謠言,在中秋節當日若不吃特製的小圓餅將會患上瘟疫,民眾聽聞便爭先恐後購買。後來大家要吃月餅時發現裡面夾著紙條,上面寫著「八月十五殺韃子」,此為起義的訊號。後來果然起義成功、推翻元朝。
傳說畢竟只是傳說,朱元璋反元朝也不是一夜之事,歷史上也無確實記載,甚至還有張士誠的版本。或許因為「內藏訊息」的點子很有趣,加上人們對於朱元璋的親切感,所以才會成為流傳最廣的故事吧。
月餅祭月 象徵團圓
月餅的由來甚早,大約在漢代時期就有,不過一開始並不是中秋賞月用,而是來自西域的食品,那是一種以芝麻、胡桃、胡桃仁為餡的圓餅,又稱胡餅。
為何之後稱為月餅?有這麼個說法:唐朝玄宗年代,某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時,以胡餅為點心,唐玄宗覺得胡餅雖好吃,但是「胡」字缺乏美感;楊貴妃聽到玄宗的話,仰望天上明月,感覺小圓餅與滿月相似,便說:「稱月餅如何?」從此之後,胡餅又被稱為月餅了。當然,這只是傳說,但是月餅與月亮、中秋確實有意義上的關聯。
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明代文人劉桐所著之《帝京景物略》中寫到:「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華……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從上文可知,月餅象徵著團圓。古代也以月餅祭月,因此月餅的形狀都以圓形為主。古代習俗中,月餅祭月後,必須由長者將餅分切成塊,以家族人數分配,如有人不在家也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闔家團圓。
文旦:紀念林旦孝心感動天
中秋節吃柚子是台灣特有的文化。柚子又稱文旦,為何稱作文旦,背後也有一段傳說,而且還跟耳熟能詳的「嘉慶君遊台灣」有關呢。
相傳清代乾隆年間,台灣麻豆地方有一孝子名叫林旦,他的母親非常喜歡吃柚子,每年林旦都會買柚子孝敬母親。某年冬天,林旦的母親生了重病,遍尋名醫也醫不好,某日,長期昏迷的母親醒了過來,告訴林旦自己想吃柚子,但當時乃是冬季,柚子樹連花都還沒開,更別提柚子果實。林旦找尋多日,都找不到柚子可買,也摘不到。
眼看母親就快不行了,卻連最喜歡吃的東西都吃不到,林旦悲從中來,跪在柚子樹下向上天祈禱,傷心的淚水滴落在柚樹上,這時,樹枝上突然長出了柚子,一個接著一個,沒多久整棵樹都長滿了柚子。林旦喜出望外馬上摘了好幾顆回去,林旦的母親吃了這些柚子,病情立即好轉,之後竟不藥而癒。
這件奇事就在市井間流傳開來,後來傳到遠在中國的乾隆耳裡,乾隆皇對此事很感興趣,想見識一下柚子的神奇之處,於是派了太子來台灣找柚子。這位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君,來到麻豆後,從百姓口中瞭解整件事情,相當感動;為了紀念這孝心感動天的事蹟,就以林旦的「旦」字命名,將柚子稱作「文旦」,這便是日後麻豆文旦的由來。
這個傳說類似二十四孝的「孟宗哭竹」。雖然不是有根據的記載,但或許正因為有這個故事背景,台灣人因而習慣在中秋節這個與家人團圓的日子,以文旦來表示孝心也說不定。
不管這些食物的傳說真假,它們都代表著中秋節家族團圓溫馨的意義。現代人習慣在中秋夜賞月烤肉,也是因為喜歡那種大家團聚在一起的感覺。出門在外的朋友,有多久沒回家?不妨趁這中秋佳節回家一趟,與家人團聚,賞月吃餅同歡慶。